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析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百家 热度: 10337
胡 文

  龙岗区园山实验学校

  语文是一副别致淡雅、清新脱俗的水墨画,时而驻足聆听,时而翘首以望。意境深远,耐人寻味;语文是一片一望无际、温情浪漫的大海,时而欢声雀跃,时而惆怅叹息,深邃幽远,令人遐想;语文是一位多愁善感,柔情似水的少女,时而浅露笑靥,时而紧蹙双眉,美丽动人,不胜娇羞。

一、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1.学生缺乏语文学习兴趣。

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因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即便不听讲也可以考个几十分,不至于像英语一样,不学基本不会动笔,所以语文学习的兴趣就不浓厚。

2.教师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枯燥无趣。

这样的课堂就像“一沟绝望的死水,微风吹不起半点涟漪”。教师在无奈的唱着独角戏,学生睡眼朦胧、昏昏欲睡。

二、语文教学艺术的意义

语文教学艺术,可以让语文课堂精彩纷呈,推陈出新,惊喜不断。在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中让学生去快乐高效地获得语文知识,感受语文的魅力。因此语文教学艺术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扎扎实实的语文训练,让教学在快乐民主,平等对话的气氛中进行。

三、语文教学艺术的方法

1.导入的艺术。

一节成功的课的开场道白,犹如乐器定调。奥地利乐团指挥韦勒说,这个调定得如何,将决定全部演奏的成败。语文课上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的导语,就是一首交响乐中美妙绝伦的序曲。

  导入的方法有很多种:故事导入、情景导入、设疑导入、提问导入……导入艺术要遵循目的性,适应性,启发性,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科学有效的导入方法。利用导入为我们的教学奠定情感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学生思维。

  我在上《在上的那边》的时候,考虑到学校坐落在小南山上,我们从窗户往外看,四周全是山,学校就坐落在大山的怀抱中,而这些孩子也有着绚丽多彩的梦,他们对外面的世界也充满了好奇与幻想。所以教师可以利用这种相似的环境来激起学生与作者感情的共鸣,让学生更好的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我是这样导入的,问他们有什么梦想,刚开始孩子们都很羞涩不敢说,有一个孩子小心翼翼的说他想当厨师,顿时全班哄堂大笑,这时我真诚地跟他握手并说:“民以食为天,大家掌声鼓励我们未来的大厨,希望你今后为大家做出更多色香味俱全,健康美味的食物!”还有一个孩子说他的梦想是当一名军人,我向他敬了一个礼,并跟他握手说:“让我们全班所有同学向将为我们保家卫国的军人致敬,敬礼!”课堂立刻变得活跃起来,受到鼓励后的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举手说自己的梦想,当他们说出自己的梦想后,我跟他们一一握手并祝福鼓励他们。

2.教学语言的艺术。

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可以把学生带入作者设定的情景中去,让学生与作者合二为一,融为一体,给人身临其境般的感觉。教学语言分为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前者是通过口头发音表现出来的,后者包括手、足、面部表情等。教师的语言要根据作者情感的变化而变化,当作者忧伤时,我们的口头语言是低沉的,肢体语言是缓慢的,面部表情是难过的;当作者高兴时,我们的口头语言是欢快的,肢体语言是欢呼雀跃的,面部表情是愉快的;当作者激昂时,我们的口头语言是慷慨的,肢体语言是手舞足蹈的,面部表情是亢奋的。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语言是丰富多彩的。教学语言要简洁明了、松弛有度、引而不发、声情并茂、幽默风趣。让学生随着我们的教学语言展开激情的双翼,在语文的碧海蓝天中自由翱翔。

3.教学设计的艺术。

语文教学就好像是制作一道美食,同样的食材却可以做出不一样的美味,调料不一样,做工不一样,做的人心情不一样,做出来的味道也会有天壤之别。教师的引导艺术就是美食中的调料,调料恰到好处,食物就可口,老师的引导到位就能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因此教师要循循善诱。做工就好比是语文课堂中的教学设计,做工精细,食物就诱人,教学设计新颖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文体,不同的课文内容制定不同的教学设计,不能千篇一律的先介绍作者,再分析课文,然后总结思想,那样只会让人食而无味。而教师点石成金的艺术也有利于营造民主轻松的学习氛围。

  (1)新颖独特的教学设计。新颖独特的教学设计会直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活泼的的学习氛围。

  在上《吆喝》的时候,我拿了橘子、面包、糖果……到教室,叫了几名同学到讲台前负责叫卖这些东西,其他同学如果你觉得谁的吆喝声好就排队站在谁的摊位前,以对长者获胜。顿时教室就响起了各式各样叫卖声:“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这边走,这边瞧,新鲜甘甜的橘子哟!看着别流口水哟!”卖棒棒糖的同学看见人都排到买橘子的前面了,赶紧使出了杀手锏:“含着不一定最帅,但是比较可爱——香甜可口的棒棒糖买一送一咧!”还左手叉腰,右手一捋额前的头发,做了一个扮酷的招牌动作,顿时大部分同学又排到了他的队伍里。负责卖面包的同学也不甘示弱,还说起了龙港方言:“看我的,哎......又香又鲜的面包,跳楼大甩卖亏血本大甩卖,亲爹亲娘的价格咯!”最后结果是这几对都不相上下……然后根据作者的描写,同学们又模仿了老北京的各种吆喝。

  整个课堂活泼有序,孩子们在真实的吆喝声中真切的感受到了吆喝这种传统文化的可贵,也唤醒了大家对这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

  (2)形式多样的教学设计。在学习情感体验,人生历程这一类记叙文单元课文的时候,空洞的说教对教学无济于事。更重要的是去探寻作者的足迹,体验作者的情感,捕捉作者的内心。所以在上《再塑生命》最后一课时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海伦凯勒的那种对光明的渴望,我要求学生每人带来了一个布条,在上那节课的时候所有的学生都用布条蒙上了眼睛,刚开始学生觉得很新鲜很好奇,可是经过这四十五分钟对黑暗的独特感悟,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了海伦内心的孤独与无助,对光明的极度渴望以及对莎莉文老师的无限感激,仿佛自己就是海伦。所以学生在朗读:“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这句话时把这种渴望的心理表现的淋漓尽致,让人震撼。最后大家有说不完的体验与感悟。

  小说单元教学由于篇幅较长讲解和学习起来都比较吃力,我尝试着用话剧这种形式去演绎经典,在上《智取生辰纲》时,我要求学生把这个故事改编成话剧,然后上台表演。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创造与学习的过程,而且他们还忙的不亦乐乎。最后大家轻松愉快的像看电影一样的从参演学生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更好的了解了整个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在上《屈原》的时候,孩子们也非常开心的进行了话剧的表演,有一个演屈原的男孩子,指天骂地,跺足捶胸,情到悲痛之处泪如雨下,把一个历史上的屈原活脱脱的演活了,他对屈原的演绎完全可以和专业演员相媲美,甚至不亚于任何一个演员。学生在他的倾情演绎中更好的把握和理解了屈原的情感。

  科学社会,求知探索类议论文单元课文包括事理说明文都可以尝试使用辩论,综合性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在讨论事物的正确答案是否只有一个的时候,可以就“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不止一个”这一辩题进行辩论,在激烈的辩论中让学生明白所要阐述的道理。

  名胜古迹,建筑园林等事物类说文明则可以采取观光游览,写导游词的形式进行。例如:《故宫》、《苏中园林》,我和孩子们在学习这2 篇文章的时候,我让孩子们尝试自己是故宫和苏中园林的导游,班上其他孩子是游客,给大家介绍故宫和苏中园林的格局、特点等相关知识或者选取文段中故宫和苏中园林中最有特色的一处景观来介绍,并且根据口头表达能力、肢体语言、导游风格等方面评选出最佳导演。

  诗歌散文类课文教学就可以跟美术、音乐、舞蹈结合起来。根据诗歌散文的画面描写画一幅画;根据诗歌散文的音律谱写成歌曲进行演唱;根据诗歌散文的优美语言改编成舞蹈。在上《雨的四季》的时候,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通过采取电影画面的形式,假如学生自己是导演,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对每一幅图的理解。第一小组用舞蹈来展示了春雨的美丽娇艳;第二小组用改编诗歌来展示夏雨的热烈粗犷;第三小组用现场绘画来展示秋雨的端庄沉静;第四小组用情境剧来展示冬雨的自然平静。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和鉴赏能力,激发了大家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课堂氛围活跃,教学效果良好。在阅读过程中应强调批注式阅读。

  当然,语文教学艺术实施的前提是进行反复的训练,让学生扎实高效的掌握语文知识,否则语文教学艺术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每次在教一篇新的课文或者教过的课文再次教的时候,我就在思索,怎样教才能有所不同,有所突破。所以初中语文教学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去尝试,去摸索,去感悟,去更新。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