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北区龙塔实验学校
小学生刚刚步入正规的学习阶段,受其年龄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这对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有一定优势。但是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中,因为教师忽视了与学生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导致班级管理效果不佳。因此在现阶段班级管理中,教师需要重视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通过与学生建立有效的沟通来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再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与性格等方面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由此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做好铺垫。
一、构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的和谐关系的重要性
就目前的教育形式,我们可以看出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的综合教育已经越来越重视了,不再只是单纯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重视学生的综合发展,从德、智、体、美四个方面积极引导学生的健康发展。但是,只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重视小学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地发展,只有,学生与班主任建立起和谐友好地相处关系,才能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构建桥梁。构建这种师生之间和谐友好的相处关系可以帮助老师能够时时刻刻督促自己积极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避免存在一种侥幸心理,让老师能够实实在在地为学生地健康发展而着想。小学阶段对于每一个学生而言都是一个对知识有着初步探索和萌芽的阶段,也是对学生十分重要的阶段,我们可以在这个阶段可以向老师请教学习和处理个人生活上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个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所以,学生应该积极和老师搞好关系,而不是对老师存在畏惧心理,这样老师和学生之间不能互相了解,也就会存在隔阂,不利于师生之间的共同发展。二、小学班主任和学生关系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影响师生和谐关系建立的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班主任往往以成绩好坏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指标,把学生一刀切地分为好学生和差学生。这是班主任管理中经常出现也常常被忽视的一个重要事实。这之所以成为阻碍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一个问题,主要在于班主任忽略甚至是搞混了班级管理的主体,即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成绩好的学生。在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这同样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不单单仅以学习成绩来衡量,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指标纳入到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中并贯彻始终。而传统的班主任管理思维则与之背道而驰,自然成为了师生和谐关系建立的重要障碍;二是班主任对学生缺乏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意识、行为习惯以及是非观念等还处于不成熟的发展阶段,班主任往往不能充分地站在学生的立场对学生进行管理,影响到了和谐师生关系的确立。三、构建小学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和谐关系的策略
1.尊重小学生个性化发展,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念。
在实践中,班主任要转变以往教学管理中领导者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树立学生的核心地位,构建平等的师生观。同时班主任应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从个人出发,严格要求自己,做好自身情绪管理,时刻保持积极乐观、和蔼可亲的正面形象,通过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对学生进行教育及管理。班主任要成为学生们生活、学习中的伙伴、朋友,对学生学习状态、心理健康状况保持高度的重视,以平等的态度对全班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全面且具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班主任应尊重小学生个性化发展,通过平等的交流,确认小学生地个性特点,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班级管理。同时在班级管理中,加入小学生提出的可行性措施,制定得到小学生认同的管理制度,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班级主人的地位,积极参与进来。2.增加同学生之间的交流频率。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双方共同完成的事,沟通交流是完成教学的关键性步骤。所以,班主任在进行教学与学生管理时应当适当的抽出时间同学生进行交流,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其提供帮助与引导,从而帮助学生顺利的克服当前遇到的困难,强化对于班主任的敬佩之情。除此之外,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深入的了解到学生的个性以及学习习惯,从而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不同个性调整相应的教学方案,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当学生存在发生违规行为的倾向时能够及时的制止,帮助学生明事理、辨黑白,从而形成端正的人生观,为以后贡献社会创造良好的基础。四、结束语
从小学生的角度来讲,对自身和班主任之间的关系会格外的关注和重视,如果班主任对学生好,学生自然也愿意和班主任亲近;相反,如果班主任对学生不好,学生就会对班主任敬而远之,甚至还存在恐惧的心理,进而形成比较孤僻的性格。所以,小学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整体教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会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样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是需要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不断付出努力的。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