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内外阅读衔接策略探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百家 热度: 9150
陈康俊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尚嵇镇泸江小学

  对于小学生而言,提升其阅读兴趣最好的方法便是利用学生自身的好奇心,寻找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式,以此为基础科学合理的设计教学活动,促进大量阅读更高效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为此,需要将课外的内容引入课堂中吸引学生的注意。但目前课内外阅读结合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导致学生难以体会到阅读学习过程中的美感和乐趣,逐渐丧失学习的动力,作为教师应当查找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和改善,让阅读帮助学生打下坚定的文学基础。

一、以课内阅读为基础,合理拓展课外阅读

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需要从最基础的识字开始学起,所接触到的文章更多的关注基础知识培养,所能接触到的知识也极为有限,教师可从这点入手展开课外阅读材料学习,寻找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材料的选择需要贴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科学性和现实性的特点,这也是实现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的关键所在。

  小学低年级教材中都是一些浅显易懂的知识,因此出现了一批简单的古诗文知识,学生再开始接触古诗时会被其中的音律所吸引,感觉像是顺口溜一样的有趣。比如在学习《春晓》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与之类似的《春夜喜雨》作为课外学习材料,这两首诗都是描写春天的景色,《春晓》是针对初春时节的景色进行细致的景观描写,从其中“处处闻啼鸟”可以看出春天带给动物的愉悦,更能从后面的“花落知多少”感悟作者心中的愁思。而《春雨》中描述的景观给人感觉处处充满生机,充满活力,从细雨带给土地的变化就能感觉到春雨贵如油的感触。同样两首诗都是对春的描述,但前者借雨抒发自己的惆怅,后者则借雨描述春雨滋养万物,给人内心舒爽的感觉。通过两首诗的对比学习,学生能有效的汲取到更多的阅读技巧,从同样的事物、不同的描写方式所展示的情感不同就能带给学生心灵上的刺激,让学生感受古人的智慧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关注学生学习兴趣,整合课内外阅读资源

兴趣培养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结合小学生的好奇心和好动心理对于任何的新鲜事物都充满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选择富有趣味性的文本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处于对未知的好奇心,趣味性的阅读内容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需要注意在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时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寻找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课外阅读材料进行教学。

  例如,在学习神话故事《后羿射日》后可以趁势引出《女娲补天》,该文章也是一篇神话故事,向人们讲述了天神女娲在人类面临危机时帮助人们度过苦难的故事。在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故事,利用色彩鲜艳的景物和惟妙惟肖的神话人物将学生带入那个神奇的故事中,在观看时学生仿佛成为故事中的一员,能够感受到天神的伟大和人类的渺小。当然为了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有关女娲的故事,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女娲造人》的故事,该故事就相当于前者的前传一样,向人们解释了为什么女娲要补天救人,那是因为人类就是她造出来的,这样富有奇幻色彩的故事情节完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沉浸在神奇的世界中。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来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告诉学生仔细的阅读文章内容,在下节课中与视频内容相对比看是否有什么不一样,这无疑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调动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三、创设多元教学方式,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大量的知识中获得更好的提升和改变,获得情感、价值方面的熏陶。为此,单一的教学模式是无法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需要积极的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化阅读需求,从而达到锻炼学生思维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三个儿子》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仔细阅读,然后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文中的三个儿子,让学生亲自体验不同角色演绎时的不同之处,在演绎的过程中学生会感悟到阅读时不一样的感悟,这样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习惯将有很好的培养。同时针对不同小组学生的表演,引导其余学生进行评价打分,并给予最优小组奖励,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另外,鼓励学生寻找与之相同的故事,并在课余时间进行排练,最终将小组的成果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促进学生自己去寻找课外知识与课内文章的之间的联系。

四、结语

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内外知识的有效衔接是十分必要的。借助各种教学资源和活动设计,将课堂氛围营造的更加适合学生参与,鼓励学生自我提升,通过自己的能力寻找课内外知识的有效衔接,以此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方式。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