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兴莲初级中学
音乐教学是初中课程开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音乐的作用往往被学校和教师所忽略,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只能被动地带领学生们探究音乐课程,让学生在教师的对催促下进行学习,长此以往,学生们必将失去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们对音乐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学习,不断的将歌曲内容与学生个人性格合二为一,甚至是让学生对作曲家创造的音乐产生情感共鸣,使学生们能够真正的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一、回归自然本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要想要真正的打开学生们的心扉,教师就需要回归自然的本质,在生活中创造有效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们能够对音乐内容进行深度的倾听,从而不断地对学生们进行熏陶,让他们能够理解不同风格的音乐形式,提高自己对音乐的欣赏能力。[1]例如,教师在向学生们传播民族音乐的时候,首先教师可以回归自然生活,利用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们展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风俗,无论是傣族的泼水节还是维吾尔族的赛马节日,都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帮助学生们提高文化自信心,更好地融入到音乐的学习当中。紧接着,教师在向学生们播放《达坂城的姑娘》,让学生们根据这首歌的旋律,唱法和音调,来猜测这个歌曲来自于我国的哪个地区,这时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就会发现这是一首新疆民谣歌曲。然后,教师在与学生们一起学习《青春舞曲》,让学生们能够再一次地感受到新疆音乐的欢乐氛围,并且能够掌握歌曲的4/4 节拍,教会学生们能够运用身体的摇摆,来表达对音乐的喜爱,运用自己的丹田来进行发声,从而能够用更加自然圆润的声音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不断地提高学生们在课堂中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鉴赏意识
音乐是艺术可以把人类的思想情感不断的进行踊跃和发挥,从而呈现出生活中的真实场面,对学生们的鉴赏意识有着高度的培养。因此,教师需要利用多媒体的技术,把生活化的场景向学生们展示,让学生们可以通过多个因素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看法,全方位地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2]例如,为了能够提高学生们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展现不同音乐器材所表现出来的音乐声音,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们展示由琵琶弹奏的《春江花月夜》,让学生们能够感受到琵琶古曲所带来的古典之美,紧接着,教师在利用古筝的形式向学生们播放《高山流水》和《草原英雄小姐妹》,让学生们能够在歌曲当中置身其境,不断地感受到作曲人在潺潺的流水当中和奔跑的大草原当中,找寻生活的快乐使学生们可以更好,体会作曲家所表象的思想情感,当学生们对古典的音乐有了多元化的认知时,教师在把班级分成合作小组的模式,让学生们能够互相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向大家们推荐自己喜欢的音乐器材,不断地提高学生们对音乐课程的交流。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把自己掌握的音乐器材带到班级里,在下一节课的时候与大家进行表演,在不同的音乐器材当中,不断地进行文化的传承,使整个教学能够充满音乐氛围,引导学生们去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形式,找准自己的音乐方向,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三、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音乐的共鸣
在音乐课堂的教学中,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因为单一的风格和作曲形式,并不能够满足初中生现有的视野,因为教师需要提高专业素养,为学生们进行专业化的指导,通过多元化的课程,帮助学生们丰富音乐课程的体验。例如,教师在音乐课程当中,首先,先提出相关的问题:音乐有着两种属性,分别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请每组成员查阅相关资料,谈一谈自己的想法,让学生们能够查阅相关的资料,通过有组织的音符和形象的艺术表现,深刻地体会到音乐把人类的思想情感最大程度地表现了出来,是对自然生活的一种反映。紧接着,教师在利用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们播放森林狂想曲,让学生们闭上眼睛认真地聆听能够感受到,音乐符号当中所出现的茂密的大森林、清脆的鸟叫声以及动物的奔跑声,在感受到泥土的气息和花朵的芬芳后,融入到音乐课堂的学习当中,这首歌曲所表现出来的自然音乐符号,使每一个学生可以自由地展开音乐课程的学习。最后,教师要在课堂上给予学生们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能够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畅所欲言,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总体来说,在音乐课程的教学中,初中生需要在多种教学引导下,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德育理念更好地融入到课堂当中,让学生们可以在充满生活气息的音乐课程中,把自己的日常生活与音乐联系起来,不断地提高自己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