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灵山县那隆镇中心小学
进入新时代,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信息技术所构建的丰富教学生态,创设的生动教学情境,既符合小学学生的认知实际,又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寻求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并不断优化教学措施、拓宽教学路径、构建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更好学习语文知识,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一、利用信息技术,开展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着手培育的基本语文素养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的阅读习惯、意识、兴趣等品质直接影响着其语文学习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以信息技术为辅助,使信息技术手段、资源有效渗透至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科学性、灵活性、丰富性的阅读指导,为学生阅读素养培育、阅读能力提高而提供指导。1.利用信息技术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
将阅读内容内所呈现的抽象化意境、生动性素材、丰富性语言、复杂化信息予以灵活呈现与整合,在集声音、图画、色彩、视频等多样化感官刺激下进入阅读文本,以饱满的学习热情、浓厚的阅读兴趣理解课文思想、情感、主题,实现语文阅读兴趣的充分激活与切实调动。例如,在进行《黄山奇石》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课文内所呈现的不同“奇石”形态、构造、特点等借助多媒体逐个展示,实现学生思维由抽象向具体的灵活切换,让学生在更为直观的图画和视频刺激下去感知“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的特性与构型,以身临其近式感知理解课文语言的精美与巧妙,实现阅读兴趣的全面提升。2.使用信息技术化解学生的阅读疑惑。
很多小学学生往往会因为理解力不足、思维力不强、想象力不强而面对一些阅读“难点”、“问题”、“目标”而不知所措,直接影响其阅读能力的提升。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对信息技术的恰当引入,有效结合,灵活使用,实现阅读模式的切实转换,让学生用更利于自己接受和认识的方式进入阅读情境,突破阅读难点,理解阅读关键,提高阅读效率。例如,在进行《狼牙山五壮士》阅读时,为了指导学生深刻理解五位“壮士”视死如归的英雄本色,对于人民、国家、社会献身精神和对于敌人充满蔑视的英雄气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狼牙山五壮士》片段,并将不同片段与课文内容有效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进入阅读情境,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课文情感基调,实现对阅读难点的突破。二、借助信息技术,进行作文教学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很多学生经常会因为生活经历比较匮乏、语文知识积淀不足、思想情感不够丰富而苦于无从动笔,难以写出更好习作而深感苦恼。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与借助,将学生写作需要和网络资源、写作素材有效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全新写作氛围的激活、诱导、刺激下用自己笔触表达思想和情感,全面提高写作教学指导的科学性、有效性、针对性。一方面,在学生习作评价上,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构建不同班级、学生之间的“电子作文库”,将所有学生习作分类、分层上传,并面向学生开放,让不同学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互相赏析、彼此参考、对比评价,切实提升写作评价的实效性。另一方面,在学生写作指导上,教师应该充分彰显信息技术的优势与价值,结合写作主题或者话题,组织学生就自己的写作构想、素材、资源等用网络图画、色彩、音频等开展剖析,让学生结合不同事物特性、内涵、风采等开展写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写出更好作品。三、依托信息技术,组织教学活动
很多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与教师的组织、引导有着密切关系,更直接受到学生对活动意义和价值的理解情况影响。因此,为了更好达成活动目标,提高活动实效。教师应该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在活动开启之前,用信息技术出示活动目标、要求、流程等,使学生深刻理解活动导向,为活动顺利开展提供指导。在活动过程中,用信息技术就学生需要注意的重点、关键等进行强调,必要时,可以设计针对性教学微课或者播放具体性活动视频,为活动效能得以充分实现而奠定基础。在活动结束后,用信息技术开展评价与剖析,为实现语文活动与学生发展更好融合、相互驱动而提供给保证。四、结论
信息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是多方面、全方位的。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结合教学需要、学生实际,切实寻求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并不断拓宽教学路径、优化教学措施、组织教学活动,以促使学生在更为积极、多元、丰富的教学体验生态内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语文能力,为语文教学科学开展、切实提效而注入新鲜血液,给予更多帮助。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