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新乐市堽头中学
?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结尾艺术
陈剑茹
河北省新乐市堽头中学
本文简要论述了课堂教学结尾的作用、一般形式和应注意的问题,旨在增加课堂教学的魅力,提高教学实效,实现教育目的。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结尾艺术
每一堂数学课的教学,良好的开端固然重要,但结尾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下面笔者谈谈课堂结尾的教学艺术。
一、课堂教学结尾的作用
针对不同的课堂教学类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精心设计出与之匹配的结尾,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归纳整理知识方法的功能。
在一堂课的结尾之际,通过教师有意识地穿针引线,提纲挚领地将本节课甚至前几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简明扼要的梳理、概括,便于学生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并能使新知识方法牢固地注人学生的认知结构中,使之在学生头脑里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让学生体验到掌握新知识的喜悦。因此,可以这么说,如果把一堂课喻为一幅画,那么结尾就犹如画龙点睛之笔。
2.反馈教学信息的功能。
学生对老师所教新知识的理解往往只是表面的,若在课堂结尾时,从不同的角度精心设计几个针对新知识的小问题让学生回答,可充分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有利于教师及时地进行教学调控,为下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确立和教学方法改进提供研究素材。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讲评的过程,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和理解新知识,从而真正圆满地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
3.迁移知识的功能。
教学知识内在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决定了教学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有序过程。在课堂教学行将结束时,提出与本节和后续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浓厚的问题离开课堂,对活跃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能,都是很有价值的。联系课堂内外,因势利导,把课堂上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使学生充分探究、深人分析直至最终解决问题,并获得成功的喜悦,也有利于学生把好的学习方法迁移到新的知识上。从这个意义上讲,课堂教学的目标就是“为迁移而教,为迁移而学”。
二、课堂教学结尾的一般形式
1.归纳总结式。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方法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和认识,教师往往在课堂结尾时利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文字、表格或图示将一堂课(或包括前几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知识结构进行总结归纳。这种小结应能准确地抓住每一个知识点的外在实质和内在的完整性,从而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和知识的系统性。
2.问题练习式。
新课结束后,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和传授的内容,抓住重点难点,精心设计一些习题,通过组织学生练习的形式结束本课。这样,既能使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得到应用和强化,又可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及时反馈,便于教师具体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3.对比比较式。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比较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也是进行识记的有效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从事物之间的联系上来掌握记忆对象。对比比较式的结尾方法,一般是将教学内容中那些意义相近或相异的内容进行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培养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4.预设悬念式。
好的结尾,可以使学生急于想知道下面的内容,如章回小说,当情节发展到关键时刻时戛然而止,给读者造成强烈的悬念。教学结尾时运用此法,效果颇佳譬如,讲了“反比例函数”一课结束时,设计小结为:
(1)怎样判断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
(2)比较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既然,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之间有着这样一些联系与不同,那么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与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又会有哪些异同呢?
在前两问的比较小结基础上,从函数知识的发展规律,巧设第(3)问,给学生留下悬念,引起学生欲罢不能的探究欲望,收到课虽尽而趣无穷的效果。
三、设计课堂结尾时应注意的问题
1.精要性原则。就是课堂结尾要做到内容精练,总结精彩。在时间安排上,要提倡向40分钟要效益,结尾一般以3-4分钟为宜,不能拖沓。在内容上,要牢牢把握住本节课的重点,设法通过我们的设计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重点问题上,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引导性原则。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学习的内因,它决定了学生学习的质量。结尾有目标,但教师不是目标的“复述者”,不能包办代替,要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上。只有想方设法让学生多思考、多分析、多讨论,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发挥课堂结尾的作用。
3.激励性原则。
课堂结尾,不应是简单的知识和方法的再现,而应是把学生引向新的目标,鼓励学生开展归纳和概括或尝试和探究。教师通过给出问题,将本节课的内容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把问题作为课外研究的小的数学课题,因此能激起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孕育学生数学学习的良好的情感态度。
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而这种艺术的表现手法没有固定的公式可循。数学课教学的结尾也是如此,教无定法,教材内容的丰富多样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只要我们勤于探索,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就能够创造出更多更新的结尾形式,增加课堂教学的魅力,提高教学实效。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