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
王昕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教师幼儿园
在幼儿教学中,游戏活动是一门重要的“课程”。要做好游戏活动,让幼儿自主选择喜欢的游戏,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孩子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以激发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教师要加强对幼儿的指导,克服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教学;游戏;作用
游戏渗透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因此,游戏化教学是幼儿园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喜欢玩是所有孩子的天性,游戏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因为最能发挥幼儿活动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如何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游戏的功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合作意识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充分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作用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是能让幼儿获得快乐的、满足需要和愿望的、自发的、不同寻常的一种行为。幼儿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游戏是促进学龄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在游戏活动中,儿童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品质发展能够得到更快地发展。游戏是幼儿自发的活动,是想像和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结合,是幼儿学习和发展最自然、最有效的手段。在游戏中,幼儿可以自由操作、探索、自我表现,进行创造性活动;同时还能表现自己的目的,执行自己的决定,施展各种才能等。在游戏活动中幼儿经常会展示自己的作品、想法。教师应肯定他们的想法,不能否定或进行反面的评价。这样才能激发幼儿创造的积极性。在游戏中,教师应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让幼儿主动控制活动进程,自主决定活动的方式方法。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应用心去了解幼儿是如何想的,不要轻易地打断幼儿的游戏,更不能包办代替或导演幼儿的游戏,因为,幼儿才是游戏活动真正的主人。如:游戏的玩具、材料投放要以幼儿需要兴趣为出发点;游戏的情节、内容是幼儿自己经验的再现;游戏中出现矛盾、纠纷要以幼儿的方式来解决;游戏中的环境布置也是幼儿自己的事情;游戏中的规则是根据幼儿的游戏需要确定的,而不是外界强加的,这样幼儿才愿意自觉遵守。
幼儿的心理特点决定了教师应使用正面评价性的语言。当幼儿在活动中,不管出现了什么情况,教师都应该使用肯定性的语言,加以表扬和激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同时教师应撒开手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的去选择游戏的方式方法、规则要求、角色材料,能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关键,同时也是锻炼幼儿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注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通过自由、自主、开放的游戏活动,既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又能促进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孩子们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手脑并用,亲自感受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了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团结友爱、相互合作的精神得到了加强。因此,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各种游戏活动时,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游戏结束,要提醒幼儿整理好玩具,逐步引导幼儿学会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建立良好的活动规则。制定必要的游戏规则,能使幼儿在宽松、友好、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游戏。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自主性活动,而不是成人强加的逼迫性活动,幼儿有权决定游戏中的一切。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有权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由展开、自发交流游戏的情节、内容等;有权以自己的方式、方法来解决游戏中出现的矛盾、纠纷等。但这并不意味着让幼儿自由、随便地玩耍,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只要不伤害身心健康就行了,教师应在幼儿自主游戏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促使游戏顺利进行。
教师在游戏中要扮演正确的角色。游戏的主导者应该是幼儿,幼儿游戏的主题、玩具的选择及游戏的进行都应由幼儿自己来确定,教师只需为幼儿自主的顺利进行提供一些必要的准备和帮助,幼儿才是自主游戏的真正主人。通过孩子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对他们的不良生活习惯进行纠正,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三、充分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游戏对幼儿的诱惑,会使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遵守规则,也让幼儿从新的角度看问题。例如:游戏“网鱼”,它的规则是,每个幼儿边念儿歌边一个一个从“渔网”下钻过。但是,顽皮的幼儿难以遵守,老师请幼儿讲讲游戏的规则。顽皮的孩子为了能再次参加游戏而只能遵守游戏规则。游戏的规则,有的是明显的规则,有的是隐藏的规则,幼儿必须按照规则控制自己的行为,学会用规则协调关系。游戏的兴趣使幼儿愉快的服从游戏规则,约束自己,从而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与人交往、协商、谦让、解决纠纷、遵守规则等社会行为,可以弥补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缺少同龄伙伴的不足。在游戏的实践过程中,要培养幼儿在游戏中相互交往、相互合作的能力,使他们逐渐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丑恶的,什么是美好的。幼儿在游戏中,与同伴交往,幼儿才能真正体会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学会站在他人立场上看自己,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关系,逐渐学会服从人们之间关系的准则,从而克服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形成适应社会需要的社会性行为,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在游戏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思维习惯,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并根据幼儿发展的能力和兴趣,制定适宜的游戏,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同时给予他们探索和尝试的机会,这样,才会使游戏成为幼儿们最好的学习载体。通过游戏,自由的选择、大胆的创设、快乐的合作,这才真正的将游戏在幼儿教学活动中发挥到最大的价值,提高幼儿教学的质量。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