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淡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百家 热度: 8306
赵艳丽河北省围场县政府幼儿园

  浅淡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赵艳丽
河北省围场县政府幼儿园

  幼儿时期是学习语言最敏感、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储存词汇最迅速的时期。因此,幼儿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值得重视。在非正式的教学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正式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活动;正式;非正式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沟通往往需要语言作为中介,语言在人类的生活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幼儿期是学习语言最敏感、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储存词汇最迅速的时期。因此,幼儿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值得重视,如何抓住这个关键期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呢?在这年的幼教工作实践中,我认为应在非正式和正式的教学活动中逐步进行。

一、在非正式的教学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教育的非正式活动是指幼儿受内在需要的驱动,在一定环境及自然状态下,自发自主进行的学习活动。教师为幼儿提供充足的学具、玩具,创设学习环境,让幼儿自愿、自由地进行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而发展起来的,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运用语言进行交往”。而教育的非正式活动正是通过一个比较宽松、自然的环境,让幼儿在贴近生活的状态下,自发自主地运用语言进行学习、交往的过程。

  1.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幼儿敢说。

  许多刚入园的孩子都较胆小,羞于在众人面前表达,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感到陌生,情绪不稳定、缺乏安全感等,导致一些幼儿变得“沉默寡言”或一个人自言自语,这时教师应善于发现,并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引导幼儿表达。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前提,是调动幼儿有话敢说的内部动机和必要条件。它体现了教师与幼儿关系上的平等,体现了教师对幼儿人格的尊重,这样才能使幼儿有话敢说,有话愿说。而非正式活动正是给了每个孩子这样一个空间。

  2.增加丰富、有趣的材料,让幼儿可说。

  在每次的非正式活动中,都会有许多丰富的操作材料,而这些材料都是教师根据孩子的兴趣、需要及幼儿的年龄特点等设计制作并投放的,带有一定的暗示作用。幼儿在对这些材料的反复摆弄中,在具体事物与具体动作的实践中,会自然而然的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如幼儿在“水果拼图”活动中,需要孩子们把零散的图片拼出各种水果的图形,幼儿每完成一个拼图都会有一种成就感,嘴里会说“这个是苹果”“这个是香蕉”,他们还会把多出来的图片还给老师,或是向老师要少了的图片,嘴里也会说“多出来了,多出来了”或是叫“多了一块,少了一块。”

  3.提供操作、选择机会,让幼儿练说。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次经验的积累和反复的练习。在每一次正式的活动前,一般都要进行2~3次的非正式活动,而在每一次的非正式活动中每个孩子又都会有多次选择、操作材料的机会,多一次操作的机会,就多一次练习说的机会。如幼儿在学习“5的形成”的过程中,根据幼儿经验积累的情况,一般安排三次非正式的活动,而在每次的活动中,一般每个幼儿至少能玩到1-2次形成的材料,三次活动下来,每个孩子有3-6次操作机会,那么就有3-6次练习说话的机会。由此可见,非正式的操作活动给了幼儿更多说的机会,这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是相当有效的。

二、在正式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教育的正式活动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的师幼活动及同伴互动的幼儿学习活动。一般以集体方式进行,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集体进行。在幼儿园中,同伴之间的交流是发展幼儿语言表达的主要途径。在同伴的当中幼儿说话不受到任何的限制,氛围更为轻松。一些语言发展得比较好的幼儿还将在其中起到示范、带头的作用:年龄越小的幼儿越喜好模仿,当同伴说出一个较好听的词时,他们就会跟着模仿或纠正同伴的错误,教师可借此机会倾听幼儿、引导幼儿运用正确、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并逐步使幼儿养成愿说、学说、乐说的习惯。

  1.丰富主题、生活经验,让幼儿愿说。

  丰富的生活内容与经验是幼儿语言表达的源泉与基础,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幼儿才会有乐于表达和交流的内容,才会有话可说,有话要说。通过在非正式活动中积累的多次操作的经验和说的练习与幼儿在主题活动中获得的体验,使幼儿在正式的教学活动中有话要说,有话愿说。如在语言活动《小猪噜噜买礼物》中先让幼儿说说“自己的生日是怎么过的,家人过生日时自己又是怎么做的”,幼儿都很愿意表达。在此基础上让幼儿观看图片,说说“小猪噜噜是怎样给妈妈过生日的”。在这一活动中有了“过生日”的主题,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就会很乐意去说。

  2.传授简单、规范的语言,让幼儿学说。

  正式的教育活动的内容是幼儿在非正式活动中积累的点滴、零碎经验基础上的同伴间的交流,教师指导下的整理、记录、归纳、总结,并形成概念。而语句不完整,语序颠倒是幼儿较常出现的一种语病。特别是在数学活动中,如何让幼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去表达需要老师的规范和引领。

  3.利用自然、形成的习惯,让幼儿会说。

  语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躇而就,需要像涓涓溪流一样,细水长流,在点点滴滴地积累中逐步养成的。幼儿在园的大部分时间是和同伴在一起,而同伴间的相互作用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可以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幼儿在交往中会调动已有经验,运用语言技巧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幼儿会说。因此在正式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会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经常进行一些合作性的活动,这些活动需要幼儿与同伴进行讨论、协商,需要幼儿在交往过程中根据同伴的态度和行为,调整自己的语言,使幼儿在交往中感受语言交流带来的乐趣,逐步养成说的习惯,切实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