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张桂芬
安平县大何庄乡西羽林小学
素质教育的小学语文教学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以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教育,体现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原则。而且重视课外语文活动。这样内外结合,“双轨”运行,全方位多侧面地学习语文。
学生是主体;加强创新;因材施教;重视个性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课题。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科教学的落实。语文学科,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乃至学生各种素质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的小学语文教学是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着眼于学生及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以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教育,体现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原则。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
一、改革课堂教学,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把被动接受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进取的“我要学”,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主地,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为了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其主体性进一步发展,我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从几个方面训练学生: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参与学习,要从观察入手。例如,学习生宇,要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和形近或同音字进行比较;学习课文,要引导学生看图,并联系课文所写的人和事,学习观察。在这个思路的导向下,老师要渐渐改变了过去一味灌输知识的教法,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人和主体。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设计出多媒体动画片、投影片,收集实物,让学生表演课本剧,等等,使学生从中学习观察,培养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读书无疑,是不善于思考的表现。质疑问题是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教会学生思考问题,培养他们大胆质疑的习惯。我们在阅读教学中,通常运用“初读问疑”,“读中导疑”,“读后说疑”等形式,让学生在疑问中读书,在析疑中思考,从中明白事理,达到真正理解。因此每学一篇新课文,我让学生先预习课文,碰到不理解的字、词、句、段、内容就向老师和同学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同学提出的疑难问题。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通过讨论探索,从而得到解决。当学生解决不了时,我才给他们提示帮助解决,这样教学过程中形成了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使学生有自己的思维空间,学生的学习情绪既活跃又轻松,在自由的氛围中驰骋,达到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目的。
二、面向全体,因材施教,重视个性的技能发展
素质教育作为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我们抓住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因材施教,以不同层次知识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因此,语文教学过程的设计、教法的安排,要适应于受教育者的不同层次、不同情况,让有能力的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接受知识,从而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通过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证明,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例如语文活动课,“活动课程”是第二课堂、兴趣小组,课外活动的发展,是随着义务教育教材试行而出现的一个新课程,把它列入“教学计划”。其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的素质。语文活动课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用活动方式通过学生自主活动家的体验,以获得直接经验的课程,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基础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语文素质。三、在语文教学中要正确处理语文教学和德育的关系
语文教学是塑造人的教育,我们的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不是空泛的文章,教学生学课文,也不是只让学生学习课文中的几个生字、一些语文知识和写作方法,而是通过课文,把人类在社会生产的经验,科学文化知识,思想观念及行为规范等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受到启发教育。我们注意到,语文教学往往受到外界思想的影响,怕别人说“语文课上成思品课”。我们要求老师在授课时尽量挖掘课文的知识点和德育点,并考虑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1.语言文字训练发展学生的道德品质。
教师要善于从语言入手,引导学生抓住表现思想感情的重点词语句子,以读导悟,让学生思想上受到感染。例如《一株紫丁香》一文中“踮起脚尖儿,走进安静的小院”抓住“踮起脚尖儿”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师生之间深厚的情意,培养学生关心、体贴、尊敬老师及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
2.阅读训练发展学生的思想品质。
“让学生充分的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诗歌教学以朗读为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在阅读训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未来的人才必须要有出众的口才。我门认准了这一点,要求教师强化表达能力的训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特别要突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要引导学生敢说,说好。
我们只有齐心协力,坚持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大胆摸索教学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使学生具备社会发展需要的优良素质,提高适应社会需要的素质,为培养21世纪的建设者作出应有的贡献。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