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赵艳丽
临城县县直幼儿园
幼儿期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摄取丰富的营养是保证身体健康发育的前提,让每一位孩子生活有规律,定时定量进餐是幼儿园教学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很多孩子在家养成了挑食、偏食、边吃边玩等不良的进餐习惯,进入幼儿园后,生活卫生习惯的变化,口味的变化,环境的变化,致使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进餐问题。作为小班教师要学会观察每个幼儿的进餐表现,采取不同的方法来纠正幼儿偏食、挑食及不良进餐行为,帮助每一个幼儿养成自觉良好的进餐习惯。
在小班的一学年里,我尝试着运用以下几种方法,逐步培养幼儿进餐时的良好习惯。
一、餐前活动准备
1.餐前安静活动。餐前诱导法,从快乐的游戏到安静的进餐,这中间幼儿需要一个心理适应过程,我就利用餐前诱导作一个过渡。如,有一天午餐吃的是火腿青菜,对于很多小朋友来说,都不爱吃,吃完饭剩下的只是青菜。这是,我就借助“小白兔“来帮忙了,我以”小白兔“的口吻与幼儿谈话,以生动的语言告诉幼儿,使他们知道小白兔想让小朋友更可爱,更聪明,所以带来了一样礼物——青菜,“小朋友能不能吃完?小朋友可来劲了,都想吃青菜,吃的可香了。利用幼儿喜欢的童话,儿歌,以生动的形式进行餐前诱导,效果胜于枯燥的说教。
情绪感染法,幼儿的情绪不稳定,极易受大人情绪感染。如进餐时,老师有意识的吸吸鼻子说:“哇,今天的菜真香,瞧,陈方正小朋友与老师一样,也闻到香味了,吃的真香呀!”小朋友也学着我的“馋”样。我还运用其他方式感染幼儿,如小熊请客,小猫过生日等,小朋友可馋了,吃的更多,吃的更香。
2.餐前洗手。
进餐前洗手是十分重要的。我们通过儿歌“小手真有用”、“小手洗一洗”,让幼儿了解小手的作用,并学习洗手的方法。在教幼儿洗手时,根据小班孩子的特点,我们特地在墙上张贴了一组洗手步骤图,并且在每张图片上配上了一些简短的字,将洗手方法分解成相互联系的几个步骤:卷衣袖,把手打湿,擦肥皂,搓洗手指、手心、手背,冲洗干净,甩掉手上的水,用毛巾擦干。我们让孩子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学,还将这些动作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哗哗流水清又清,洗洗小手讲卫生,卷起袖子再洗手,手心搓一搓,手背搓一搓,两只手儿甩一甩,小手变得白又白。”在多次的反复练习中,幼儿逐步掌握了正确的洗手的顺序及方法,养成了餐前洗手的好习惯。
二、进餐过程中的组织
1.创设宽松、愉快的用餐氛围。进餐时为幼儿播放轻音乐,使幼儿在优美轻松的音乐中安定、愉快的进餐。对进餐表现好的幼儿,教师用眼神投给他们赞许的目光,用亲切的摸头等形式表示赞扬,激励幼儿积极用餐。对进餐中有过失的幼儿一定要宽容,如有的孩子掉饭菜、剩饭、不小心把饭倒在地上,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我们不训斥、命令、批评,而要采用亲切、关心的态度,宽容、谅解孩子。
幼儿进餐是否有食欲与情绪好坏紧密相关。因此,教师在幼儿进餐前后不要批评孩子。比如:有的孩子打了人,或做错了事,老师要等他吃完饭再做处理,以免影响幼儿进餐的情绪。在进餐过程中,绝对不能让幼儿哭叫,以免将食物吸进气管。宽松和谐的精神环境,平等亲切的师生关系,能使幼儿身心愉悦放松,有利于增进幼儿食欲。
2.纠正幼儿偏食、挑食的情况。
(1)餐前诱导法。根据小班幼儿喜模仿的特点,利用集体氛围的渲染,用情绪感染他们,为他们树立榜样。在进餐前,教师有意识的吸吸鼻子,夸张的说:“哇,今天的菜好香啊,看,还有木耳炒肉片呢,多香啊!营养很丰富,肯定好吃极了”教师热情、亲切的语气引发了幼儿的食欲,这样,小朋友们也学着我的“馋”样,动手吃起饭来。
(2)榜样示范法。模仿是幼儿的天性,小班幼儿的思维又以具体形象为主,生活经验有限,只有以具体生动的形象提供给幼儿,才能引起幼儿注意,激发幼儿模仿的兴趣。所以,午餐时,常常树立一些正面的形象,如速度快,不挑食的幼儿,以一个正面的榜样去感染和教育幼儿,这时,幼儿会努力模仿乖孩子吃饭的样子。
(3)留余法——少盛多添。我给幼儿盛饭时,有意不盛得太多太满,留一点菜和饭等到吃完再添,这时我作出及时的表扬或奖励,如:“宋恬恬小朋友真能干,竟然吃了两碗”,或奖励小红花等,给予幼儿“补强”的效果。这些及时补强,使幼儿满意的行为得到强化而加以巩固下来。
(4)贴图表样法。利用教室的内环境,把表张贴在墙上,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例如:使用餐具(贴图示)、不挑食不偏食(贴图示)、细嚼慢咽(贴图示)、三净习惯(贴图示)、按时吃完(贴图示)。在我提示下,让幼儿自己去贴“★”,自己观察,每周评比两次,看谁得的“★”多,我连续观察了几周,每天得五个“★”的小朋友越来越多。这种鼓励的方法对幼儿起了很大的作用。
三、餐后培养活动
引导孩子吃完后将自己餐桌上、碗里的事物残渣清理干净,倒在指定的地方,并把碗轻轻地放放在固定的地方,养成饭后漱口、用毛巾擦嘴的习惯,告诉幼儿餐后漱口、擦嘴不仅能使幼儿的牙齿得到保护,而且也会养成整洁、干净的好习惯。我利用儿歌教幼儿正确漱口的方法:“喝口水,转三转,吐出来,牙齿好。”洗脸时让孩子摊开两只小手放上毛巾,边擦边念儿歌:“这边擦擦,那边擦擦,嘴巴擦擦,鼻子擦擦,眼睛擦擦……”,虽然他们的动作还不是那么的协调,但都能饶有兴趣地完成整个洗脸过程,良好的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