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谈初中语文语言积累的方法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百家 热度: 7481
闫 敏河北省馆陶县实验中学

  浅谈初中语文语言积累的方法

  闫 敏
河北省馆陶县实验中学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深深的了解到,孩子们词汇贫乏、语言过于浅显、词不达意的现象相当普遍,令人堪忧。因此,语文教学有必要重视语言积累。诚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说:“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笔下面就简单阐述下语文教学中个人尝试的几种积累语言的做法。

  1.积累词汇。

  教师在教学生读课文时,对课文出现的常用词语的掌握要达到“四会”,即会读、会写、会解释、会运用。这“四会”的落脚点在于运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积累名言、警句。

  教师要求学生准备一本《名人名言录》,在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中,可按“修养篇”“立志篇”“勤学篇”等分门别类汇编古诗词名句和名人名言,如学习《论语》十则后,适当地进行拓展阅读。与语文版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进行相关链接。长期积累既能构建自己的写作素材库,一旦运用起来就会信手拈来,又会陶冶性情,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为人生奠基。

  3.积累成语、典故。

  (1)坚持每天给学生讲解一个成语故事,名曰“天天成语”。学生既可以听得津津有味,陶醉其中,又享受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带来的精神愉悦,沐浴祖国传统文化的阳光雨露,其乐融融。

  (2)从课文中积累成语。入选初中教材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里面有大量常用的成语。如在学习了《论语》《孟子》《庄子》等诸子百家的散文节选后,教师与学生一起精心挑选十多条出自这些经典上的常用成语,以扩大他们的成语积累量。还可以在课堂上互相交流,师生点评,形成良性互动。这样,学生学得主动,学有所得。学生既学习了课文,又在迁移阅读中拓宽了视野,产生了朗读经典的强烈愿望,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成语,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自然会受益匪浅,何乐而不为呢?

  (3)在运用中积累成语。让学生在课堂和书面作业中用成语造句,学会正确使用成语。再逐渐尝试用一组成语写短文,鼓励学生参与“成语接龙”“成语猜谜”等有益心智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教师针对电视荧屏广告词中滥用成语的现象,让学生为这些成语“会诊”,挑刺纠错,还原其本来面目,增强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纯洁性的意识。在生活中学习成语,拓宽成语学习的渠道。

  在生活中积累语言。“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杂志封面语),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要求学生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让语文学习和生活接轨,在生活中学习和积累语言,在课外阅读、看电视和上网时有意识地积累语言,对精彩的广告词进行点评,对新词“愿景”“PK”“超女”等也要留意。做积累语言的有心人,并记录在专门的积累本上。

  引导初中生积累语言,非一日之功,贵在持之以恒,“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语文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应让学生自觉养成积累语言,正确使用语言的良好习惯,逐步让他们谈吐生色,文笔增辉,人文素养与日俱增。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