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挖掘潜在因素实现高效课堂
黎光琴
重庆市开县中学
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经常有这样的感受:“虽然完整地进行了一节课的教学,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原本认为该活跃的课堂教学,在组织时却没有做到,当初设计的一些问题,在课堂上却没有完成,学生活动也没有像当初设计的那样。”如何改变这样的教学呢?我认为语文教师应该挖掘潜在的内心素养,尽量实现课堂的高效性,备好课,上好课,同时做好学生的单独辅导。从而在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下,学生成绩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从而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双收获。
高效课堂;备教材;备学生;课堂效率;课后反馈;课后反思
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很受学生欢迎,也很容易和学生交往,时时刻刻做出一个大哥哥大姐姐的形像。”这样的师生关系给人的感觉非常好,有利于教师的下一步教学。新教师如果能把握这一点,对于学生进行有力的教育和管理,班级的教学会很好开展的。然而,教学结果却不如人意。教师们也常常反思:“为什么良好的班级环境却没有考出好的成绩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没有把握好教学潜在因素。教师和学生间的融洽关系是一种好的潜在因素,如果教师能注意到这种潜在因素,并有效加以利用,再加上师生间这种融洽的氛围,学生的成绩一定会有所提高。潜在因素具体有哪些呢?我认为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要理解如今的课改新形式:高效课堂
有效教学是建立在如今的高效课堂基础上的。有的教师则认为新理念的课堂就是一味追求课堂上学生感官上的“刺激”;一味追求课堂气氛上的“热热闹闹”;一味追求教学手段的花俏等教学过程表面上的“唯美主义”。特别是以这种形式开展的公开课、示范课或观摩课,更是让人觉得如此。这样的课堂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高效课堂”主要研讨两大方面,即教师与学生,是研究主导和主体及二者的关系。教师是学教学、搞教学的,教学就是如何把知识同化在学生身上,以我昭昭使其昭昭的过程。课堂教学中,所有学生并不在同一认识水平上的,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中会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取得一次性的成功,这就是效率。而有的教师反复讲,这不能理解为诲人不倦,百讲不厌,而只能说明教师的水平问题。教要出效率,出效益,就要做到高效。学也是如此。指导学生学习接受知识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思维。有了正确的思维方法,理解得快,接受得快,记忆的也牢固。了解了高效课堂才可以把握教学。二、教师要备好课
1.备教材。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同时,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此外还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不是面面俱到,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合理地讲练,每节课都要有比较深入的信息反馈与调整,确保每节课中目标的达成度。
2.备学生。
是要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这儿的“了解”含有双重含义:一是对学生学习与生活现状的熟悉,二是对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成长方式与目标的熟悉。课堂教学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教会学生适应现状,更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在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中有所发展。需要强调的是,学生的发展的确需要以现状为出发点,但课堂教学真正的目的仍然是促进学生发展。
3.要上好课。
所有的备课都是为上课服务的。如何上好课,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导语要设计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设计出来的导语会让学生很容易进入教学情境,以便下一步教学。导语的就象一曲交响乐的序曲,设计不宜过长,长了会喧宾夺主,要切题,不能设计与本课无关的导语,设计导语的方法很多,不论哪一种,都不能游离于课题。第二,要设计好课堂提问,提问不可以过大,偏难。我们从文中找出一些关键性的语句让学生分析理解,逐步引入主题,把大问题分成若干个小问题让学生去探究,我们提出的问题就能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后作出正确的回答。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们在提问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尽量让那些从未回答问题又想回答问题的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还要提出一些较简单的问题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回答,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有一种成功感,从而树立信心,实现有效教学。
三、注重课后反馈
记得曾经听到一麻醉医生感叹:“还是你们教师好,教的不好也得过很长时间才能发现,搞不好那时你们都退休了,而我们医生特别是麻醉,药量差一点,立刻就会失去生命,我们的一辈子也就完了。”这虽是一句戏言,现在想来却让我很是不安:课堂教学是否有效,课后的反馈很重要。教师在备课时就应对作业进行充分设计,根据课堂教学情况再做适时调整,这是对教学目标达成的巩固,也是检验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最直接的反馈。根据学生作业情况,可再进行适当的教学补充,使得教学更加有效。同时,在课堂教学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结合课堂教学情况及时的反思:我的教学有效吗?还有没有更好的教学?学生的课堂收益是什么?……在教师不断的教学反思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语文老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挖掘内心的文化素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到备好课、上好课和单独辅导。这样学生的成绩一定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教师也会更好地把握课堂,把握教学。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