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中职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庞玉芬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点与核心,本文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内涵阐述出发,概述了当前中职学生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进而指出加强中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的现实意义所在,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思路。
中职学校;学生管理;自我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深化改革,中职学校学生的管理工作也面临着诸多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学生总体素质的变化,以及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中职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及培养问题做以下探讨和分析:
一、中职学校生源特点
中职学校生源质量整体来说不如普高生源。来中职上学的学生成绩偏低,充满失败心理,问题较多,但也有一些普高生源所不能及的长处。具体分析,有以下特点:1.学习成绩较低,学习能力、接受能力较差。
目前的社会观念、家长心理普遍认为上普高是“正途”,有前途。只有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才会选择读中职学校。而个别中职学校为了招到充足的生源,不惜降低门槛,要求分数较低,甚至不要求分数。这样导致中职学校生源整体来说学习成绩较差。另外,学生学习态度不认真、形成不良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不对头等。
2.学生思想变动大,具有失败心理,教育管理难度较大。
很多中职学生是迫不得已才到中职上学的,他们对前途感到悲观迷惘,问题相对较多,主要有:(1)对教育的敏感度较低,学生情绪极其不稳定,心理产生极度自卑感。(2)个别学生曾有打架的历史,甚至喜欢挑畔打架,有的把在初中的一些“恶习”带到了中职学校,造成了不稳定因素。(3)个别学生与异性朋友交往过密或有“早恋”现象,这不仅影响其到中职学校以后的学习,而且还可能带来其他不安定因素,如出走、自杀、打架、过早性行为等。(4)个别学生迷恋网络,迷恋游戏。个别男生抽烟喝酒普遍,撒谎,甚或极个别女生也进行尝试。
3.承受挫折能力较强,在一定程度或范围内,心理调适能力较强。
中职生源中很多在初中经受过很多挫折,因此,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比一些尖子生要强得多。但看着同学们纷纷走进了重点高中的大门,而自己却只能上大家不怎么看好的中职。失败情绪充斥了全身,对前途感到悲观迷惘。有啥办法,“混”吧。
4.对荣誉等肯定性评价的敏感度较高。
中职生源,在初中时比普高生源受到表扬奖励等肯定性评价的机会要少得多。因此,他们对肯定性评价的敏感度要高。这也正是中职教育易于突破的地方。多表扬、少批评一点点,就会起到很大的成效。
二、提高中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实现途径
1.强化学生在自我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学生是班级的主体,而学生又是具有独立人格的活生生的个体。在班级建设和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班级内的所有力量融合并产生一种新的更大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班级集体和个体的潜在力量,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班级管理中,班级奋斗目标的设计、班级工作计划和规章制度的制定,班级各项活动的开展等,教师都要给学生的发展留有余地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养成独立思考、乐于求新求异的精神,让更多的学生在集体中承担责任、服务于集体,这不仅能增强学生集体意识和班级的凝聚力,而且能使学生获得班级管理主人的积极体验,从而激发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和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并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学会自我管理。
2.建立奖惩制度,形成自觉态势。
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发挥正强化的作用,建立激励制度。例如,详细记录班级日记,严格班级考勤、寝室评比,好的表现要给予表扬奖励,坏的行为也要及时批评惩处。平时表现和奖学金挂钩,学习成绩和就业推荐相关,环环相扣,使学生不敢松懈,也不能松懈。
3.融洽校生和师生关系,促进和谐校园的建立。
在中职学校校园生活中,难免出现学生管理、后勤服务、师生关系等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妨碍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在网络时代,这种问题更加复杂,如学校的“贴吧”、“博客”“、学生网络论坛”等出现的一些负面消息影响校生关系、师生关系。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单靠正式组织,通过正规渠道去处理,或者在技术上存在难度,或者学生有顾虑,或者本来就有逆反心理,效果不一定好,有时还可能激化矛盾,而如果通过非正式群体这条路径去做,主动参与,寻找与网络非正式群体的沟通渠道,化解矛盾,效果可能更好,从而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校园关系。
4.融入家长力量。
在残疾人的职业教育中,家长的参与能起到很强的作用。家长的建议可以帮助班主任更加了解学生,班主任也要使家长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有明确的认识,二者之间要形成良性的互动。当然也有家长会起到反面的作用,如有些家长在学生出现问题后一味地袒护、包庇、纵容,认为自己孩子是弱势群体,别人都应该让着他、迁就他,而此时班主任更需多和家长沟通交流,使家长对孩子有正确的认识,能发挥积极作用,协调处理孩子出现的问题。
中职学校学生正处于走向成年的“过渡期”,这是一段“黄金时期”,但又是一段问题成堆的“危险期”,在他们开始第一次近距离思考人生未来的关键节点,行之有效的科学指导,既有其紧迫性和艰巨性,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职业学校的老师肩负着学生的未来、家长的期望、社会的重托、民族的希望,三尺讲台,意义深远,我们要以奉献、求真、创新的精神,创新思维,批评地吸取借鉴优秀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方法,不断丰富德育工作的新内容、新方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1]王宗慧.关于改进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北京市农业管理干部学校学报,2001,(04).
[2]文海沧.民主思想在班级管理中的贯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