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高中化学教学与高中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百家 热度: 9053
秦存霞河北赵县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高中化学教学与高中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秦存霞
河北赵县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科学素养是每个现代人基本素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提高每个高中生的科学素养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任务。高中生的科学素养需要教师引导,在教学中逐步渗透培养。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科学素材,加强科学方法训练,渗透化学前沿知识,并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特殊作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实现化学的可持续发展。

  高中生;科学素养;培养与提高;实现化学的可持续发展

  《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对高中生来说,科学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一定的科学知识过程中所形成的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完善所需要的基本品质和能力,科学素养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而高中化学的教学内容覆盖面广,利于多层次、多渠道地实施“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但学生的科学素养无法象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必须通过化学教学与学生自身的需要结合起来协调一致才能真正达到目的。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科学素材,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水平

1.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水平。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本身就具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素材。在化学教学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应结合教学内容,通过有机渗透,使学生逐步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对立统一、事物发展的矛盾性和统一性、量变到质变等观点学习和认识化学问题,提高学生应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2.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初中化学启蒙教育阶段,应结合教学内容、化学史教学,对学生进行坚忍不拔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严肃认真的作风等方面的教育。通过多种方法与途径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研究方法和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使学生认识到一切科学知识都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的道理。

  3.爱国主义的思想水平。

  新教材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教材中介绍了祖国在化学科技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密切结合能源、材料、资源等教学内容,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起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而努力学习的使命感和远大目标。

  加里宁说,“我没有看到一门不能教育青年热爱祖国,并培养他们具有最好的公民情感的科目。”化学也不应例外。

  4.环境保护意识水平。

  人类赖以生存的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的物质在不断运动变化,并按一定程序循环着,组成了环境物质的平衡体系。而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污染却破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新教材的有关章节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防止污染、保护环境的教育。教师应通过“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使学生从小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意识和习惯。

二、加强科学方法训练,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科学方法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也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工具。在化学教学中,学习和应用科学方法对于学生学习知识和能力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中化学课的一个基本的要求是:初步学会化学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许多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都是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和概括出来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科学家们从来不满足于接受现成的结论,而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这种潜在因素,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和训练。如通过“元素周期律”的学习,结合卤族元素好碱金属的学习,使学生充分领会化学学科的研究方法,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三、发挥实验教学特殊作用,培养科学求实的精神

1.优化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演示实验具有鲜明、生动和真实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要注意打破常规,创设有趣的实验情景,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实践表明,这种做法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2.改进学生实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科学态度的核心就是“实事求是”。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总是带着报告进实验室,看着报告做实验,对照教材填报告。由于习惯于“照方抓药”,因而他们根本不注意从实验中主动获取感性认识,很少去理性的思考实验中蕴含的科学认知过程和科学方法,只是照搬照抄课本结论,因而学生实验形同虚设。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提出了带着“手”、“眼”、“脑”进实验室的要求,即要求学生除了做记录之外,不准带教材和实验报告进实验室,并要求学生对实验中出现的偏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探讨与分析,查找原因。这样,从根本上改变了“玩实验”的不正确态度,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在学生身上日益体现出来。

  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进步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教学中,重现科学家们的实验、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能让学生们在分享科学研究的成果的同时,培养了科学的态度和品质,提高了科学的境界,为培养创新思想和创造能力,做了很好的铺垫,从而真正发挥化学教学在提高学生甚至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上的作用。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