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真假生父

时间:2023/11/9 作者: 民间故事选刊 热度: 13124
◇文/ 宋月航

  北宋年间,山西晋城有位叫程颢的七品县令,学识渊博,为人公正,断案有方,被当地百姓尊称为“智父”。

  有一年,县内一个姓张的财主猝然死亡,万贯家财全留给二十六岁的儿子张柱继承。张柱幼年丧母,二十几年来父子相依为命。如今父亲一死,张柱孤苦伶仃,无亲无故,倍感凄楚。

  一天,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突然登门认亲,说自己是张柱失散二十多年的生身之父。

  张柱一听,不由得大吃一惊,心想,父亲刚刚去世,怎么又有个父亲呢?他满腹狐疑地说:“老人家,家父去世不久,想必你是认错人了吧?”

  那老人一边擦了擦眼泪,一边哽咽着说:“儿啊,我才是你的生父,去世的只是你的养父呀!”

  “可我从没听先父说过这事啊!”

  “哎呀呀,我的儿啊,你怎么如此糊涂,如果说穿了事情的真相,你还会对他行孝吗?”

  张柱听了越发糊涂起来,心想,何不请“智父”程县令明断呢?

  于是,他便对老者说:“你老不必性急,我看还是请智父断断吧!”两人便来到了县衙。

  程县令升堂问案,那老者说:“小民是个郎中,多年在外行医,二十六年前,我妻生下一子,困于生计,难以养活,便托人抱送给别人做养子,于甲子年四月二十日由接生的李婆婆和他养父在我家一道抱走的。”

  程知县听了笑着说:“老人家你记性真好啊,几十年前的事还记得一清二楚。”

  老者回答说:“老爷有所不知,当初我把自己的亲骨肉送给别人也是事出无奈,因此,我便把这件事记在医书上。大人如若不信,可以问李婆婆或查对医书。”

  程知县便传来了李婆婆,问明事实。又打开医书一看,当真在一页书页上面写着“甲子年四月二十日,李婆婆抱儿子送张三翁家”一行小楷。

  程知县看完,问张柱道:“你父亲去世时多大年纪?”

  “六十六岁。”

  程知县又问:“李婆婆,你多大年纪?”

  李婆婆答:“六十二岁。”

  程知县把惊堂木一拍,指着老者喝道:“大胆刁民,竟敢冒认儿子,快快从实招来!”那老者连呼冤枉。

  程知县一笑,接着说:“我问你,这医书上的字可是你亲手所记?”

  “确确实实是我在当时写的,没有半点虚假。”

  “我再问你一句:多大年纪才能称翁称婆?”

  “那还用说,起码要过六十花甲,这连三岁孩童也懂呀!”

  “那么,可有四十多岁称翁、三十多岁称婆的吗?”

  “没……”这老者战战兢兢,头冒冷汗,只得如实交代了这次诈骗的经过。

  原来,这老者是个好逸恶劳、穷困潦倒的土郎中,那天游逛到张家门前,见里面正在办丧事,细细一打听,便起了这个歹心。为假戏真演,他还串通了李婆婆,并伪造了记载文字,满以为可以侵占张家的财产,殊不知断案如神的“智父”程颢,就是从老者小小的疏忽中,断清了案件真相。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