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最后的秘方

时间:2023/11/9 作者: 民间故事选刊 热度: 12078
◇文/孟宪歧 图/段明

  

  泥山这地方是块宝地。东面产红泥,烧制砖瓦;西面产黄泥,筑墙搭屋;南面产白泥,是抹墙的好东西。

  泥山镇有一户人家,姓邹,就父女俩。

  父名邹喜有,有绝活,能用泥山的泥烧制出各种小动物来,惟妙惟肖,人称邹泥匠。

  女儿邹小英,唇红齿白,一个绝色美人儿。可惜,天生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走路一高一低的。邹泥匠的心思全在小英的身上。

  他的手艺,泥山镇没有人会的。也有好些人用泥山的三种泥捏出好多东西来,可烧不出来。装进炉里的坯子挺好的,烧出来却不成型,白费劲儿。

  有人想跟邹泥匠学艺。

  邹泥匠说:“我不收徒弟。我家祖训,传男不传女,我没儿子,就此罢了。”

  小英15岁那年,家里来了一个孩子,眉清目秀的,透着一股机灵劲儿。

  孩子跟邹泥匠说:“我叫修水,今年16岁,想跟您学手艺。”

  邹泥匠问:“这活儿累,你受得了?”

  修水答:“我不怕!我能吃苦。”

  邹泥匠又问:“干这行的,需要15年出徒。5年和泥,3年捏弄,5年看火候,2年上釉彩,你能行?”

  修水答:“我活到老学到老。”

  邹泥匠接着问:“你家里舍得?”

  修水就哭了:“我没家了。”

  邹泥匠看看小英。

  小英说:“爸,看修水多可怜,你就收下吧。”

  邹泥匠想了想说:“这样吧,你先在这里住下,给我打下手,管吃住,以后再说。”

  自此,修水跟着邹泥匠去挖红泥,挖黄泥,挖白泥。

  邹泥匠说:“红泥黏度大,黄泥瓷实,白泥含沙多,三种泥和在一起,才能烧制出好的泥物来。”

  5年一晃就过去了。

  修水和泥、揉泥、摔泥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修水长得越发俊秀,英子看修水的眼神就生动了。

  邹泥匠悄悄地问小英:“咋样?修水还行?”

  英子的脸红了:“爸,你就好好教他吧,行不行看他的造化。”

  邹泥匠把修水叫到身边说:“和泥这道关你过了。我告诉你第一个秘方,你要记住,红泥6份,黄泥2份,白泥1份。不可乱了,不可对外人说。”

  以后,所有泥坯的活儿,修水都能干了。

  邹泥匠说:“泥物的捏弄,就让英子教你,没有秘方,就是心细、手巧。”

  英子手把手地教修水捏出花样百出的各种动物、京剧脸谱。修水的悟性极好,在泥山镇有了名气。

  修水成了泥山镇女人眼里的宝贝。

  8年后,英子和修水有了一个小男孩。

  修水问英子:“我都干了9年了,爸咋还不告诉我最后的秘方呢?”

  英子答:“必须满15年,才能出徒,这是祖训,不可违抗。”

  修水默默无语,他捏出的物品比英子和邹泥匠的都好,上釉画彩的本领比英子和邹泥匠都高。

  有一回,邹泥匠和英子出去走亲戚,就修水一人在家。他把一些捏好的泥坯放进火炉里,他要自己亲自烧出来。可是,烧出来的东西不是裂开了口子,就是瘫在炉子里,糟蹋了。修水知道,火候是关键。

  很快,英子和修水的儿子根双长大了。看着比修水还高一头的外孙子,邹泥匠的眼里满是高兴。

  邹泥匠偷偷跟英子说:“本来,这手艺我要传给你的,养家糊口,可是,和泥、摔泥、揉泥那活儿不是女人能干的,需要力气。这回好了,根双可以帮你了。”

  那天,邹泥匠突然发现修水的鬓角有了几根白发,心软了。他告诉修水,1斤泥坯10斤柴,是最后的秘方。

  修水突然就不见了。

  有人说他跟镇里药铺孙先生的女人走了,也有人说他跟镇里花月楼的头牌梅子走了。邹泥匠发现家里的积蓄也不见了。

  邹泥匠长叹一声:“人心不古啊!”看着流泪的英子,邹泥匠说:“爹都是为你好啊。你这腿脚,将来咋过?我不得不耗着修水。一耗20年,现在根双能帮你了,但我没有把最后的秘方告诉修水。”

  英子问:“那1斤泥坯10斤柴不是秘方?”

  邹泥匠小声说:“不是10斤柴,是8斤柴。10斤柴烧瘫了。”

  英子着急地问:“那修水不是让你给骗了?”

  邹泥匠说:“他不是把你也骗了吗?”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修水回来了。他不敢开门,就躺在门口睡着了。

  早起,英子推开门,看见了衣衫褴褛的修水,她激动地说:“修水,我告诉你秘方,你醒醒。”

  修水永远睡着了。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