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凭栏论世 乱弹八卦 佳作赏析 讽刺幽默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可怜而悲哀的部长级高官

时间:2010/1/16 作者: 沙棘 热度: 90598
  ——说袁伟民先生写书
  
  袁伟民先生,早前是中国男排队员,后来出任中国女排教头,大概是因为带领中国女排赢得“三连冠”佳绩,于1998年出任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两年后出任局长,直至2004年从局长任上退了下来。袁伟民先生卸下乌纱帽后,不知道是因为寂寞,还是自认为有许多经历可供世人借鉴,或者是有许多趣闻可与世人分享,还是因为赶名人写书、当官的写书这股风,还是因为当官的时候没有挣到大钱,借出书捞一把,还是这个因为那个因为兼而有之,一下子便写出了厚厚的一大本《袁伟民与体坛风云》。
  
  袁伟民先生的《袁伟民与体坛风云》问世,也真是托体坛风云的福,也一下子便掀起了风云。照理说,一个一生玩球、后来又做了几年体育大官的人,拿自己的经历做材料写出厚厚的一大本书,也真不容易,也真有他的本事,其中也一定有精采之处。拿行话来讲,就是说其中一定有许多看点、许多卖点。否则,怎么能掀起风云呢?否则,出版社哪能那么积极呢?我是这样想。我还打算建议邻居那个做体育运动活的小伙子不妨买来读一读。可是,还没有来得及建议,那书中的看点、卖点便在媒体炒得沸沸扬扬,风云之浪越掀越高,越来越猛。其中最精采的是第四章:“北京申奥:深层的故事”。这“深层”也真是“精采”的点睛之笔,正好挑起现代人乐于探索“深层”的神经。一时间,媒体记者这个采访,那个采访,网友这个评论,那个评论,个个忙得不亦悦乎。可怎么个“深层”法呢?书中说,北京申奥过程中,中国那位国际奥委会“资深委员不听招呼,自作主张,自行其是”,“依然我行我素。他没有投罗格的票,而投了金云龙”,并且“已是公开的秘密”。依据是,金云龙竞选国际奥委会主席时,那位资深委员属于五名连署人之一。还说,2001年7月15日,国际奥委会投票产生新主席的前一天,从莫斯科惊爆险情:国际奥委会一重量级人物碰见国际奧委会中国的女委员说:“你们那个人,态度暧昧,快告诉你们的部长”。书中又说,2003年的国际奥委会全会上,中国的于再清竞选执委失败,究其原因,也是那位资深委员口头上支持于再清参加竞选,行动上却并不一致,并且通过德国媒体进行了“干扰”,即:“让一个政府告诉我们谁应该进执委会,这是不能允许的。”袁伟民先生说,这给中国造成了不良影响。等等。原来如此!这“精采”却是揭发资深委员的错误!这看点、卖点原来是端正视听,还原历史事件的真像!当然,也是顺便让人们看看袁伟民先生退休后的爱国之情!
  
  袁伟民先生也真能写啊!那“揭发”晃眼看去,言之凿凿,也颇能打动人。可是,袁伟民先生尽管做到了部长级的高官、尽管在人世间混了、风云了一辈子,却犯了一个低级错误、一个常识性错误,即:“揭发”无事实,“定罪”无根据。尽管叙事过程中挂出了一些高官名号,也尽管言之凿凿,可原来全凭想象。
  
  也真是,常见得,有的人做了几年高官,便忘乎所以。
  
  可人不都是那么好欺侮的,尤其是资深委员,代表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做事,你白纸黑字,要抹黑便抹黑么!要诋毁便诋毁么!更何况,特定环境、特殊条件下的特殊人物,不指名也是指名!既如此,别人又岂能容忍是非颠倒、栽赃陷害!
  
  果然,袁伟民先生所谓的资深委员即是何振梁先生。
  
  果然,国际奥委会资深委员何振梁先生站了出来。
  
  何振梁先生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为自己辩护并提出质问:关于投票问题,何振梁先生说,“将连署和投票支持混为一谈,是对国际奥委会基本运作缺乏起码的了解。按照国际奥委会的规定,任何人要参加主席的竞选,都必须有五名委员联合提名,也就是联署,最终支持谁,则是由投票来决定。”“当时只能选一人,但是有五个人竞选。我们中国首要的目的、最根本的利益是确保我们北京申奥成功。”为了这个确保,也是“从奥林匹克运动的利益出发,我支持罗格。”正因为如此,即“考虑到北京申办奥运会,对金云龙我不会当面说‘我不支持你’。”“你想一想,如果我们公开宣布支持其中一个,而不支持其他四个,这样做对北京申奥有利还是不利?”“由于我在国际奥委会里的地位和影响,所以(领导)给我的任务是:支持一个,稳住其他四个。”同时,关于连署,何振梁先生2001年3月3日还在日记中写道:“与罗格通话,告诉他金云龙让我连署提名他为主席候选人的信,我已允诺。我觉得在连署前应先取得罗格的理解。罗格感谢我去电话,说我同意为金连署完全是正常的人际关系。”显然,何振梁先生的作法是正确的,其说法是站得住脚的。袁伟民先生把连署作为投票的依据,即你“连署”了就一定“投票”了,犯了逻辑上的错误。拿一位网民的话来说,何振梁先生是“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争取国家利益最大化。袁伟民连这个道理都不懂”。至于袁伟民先生还说,国际奥委会投票产生新主席前一天,莫斯科惊爆险情,国际奥委会一重量级人物碰见国际奥委会中国的女委员说,“你们那个人,态度暧昧,快告诉你们的部长”,以此作为何振梁先生投金云龙票的依据,则更是无稽之谈。其实,更为根本的是,何振梁先生说,国际奥委会选主席是“无记名投票”,“是秘密投票,并且投票没有写票,而是电子投票”,“谁都不知道我投了什么票,除了我自己之外”。显然,我们不难看出,袁伟民先生关于资深委员“连署”“投票”的说法,实在是非常主观、武断,他不仅仅是犯了一个低级错误、常识性错误的问题,而是涉及到一个人的修养、品格、综合素质等若干问题。
  
  关于于再清竞选国际奥委会执委失败,关于通过德国媒体干扰,给中国造成不良影响问题,何振梁先生说:“于再清首次竞选失败,可以说完全是他们作为领导决策上的一个错误,拿这件事来说事,是希望推脱自己的责任”。何振梁先生说,2002年釜山亚运会期间,袁伟民已经就于再清竞选国际奥委会执委的事情与罗格进行了勾通,当时罗格就已经告诉他:“于再清2000年才当选委员,马上便竞选执委,时间早了些,是不是可以考虑条件更成熟一些再说。”何振梁先生说,罗格与袁伟民之间的这段交流,也是罗格后来才告诉他的。何振梁先生还说:“2002年11月,他们找我谈话,让我推荐于再清竞选执委。我和于再清是多年的朋友,有关方面希望新老交替,我也支持。但老实讲,以于再清当时的情况,委员们对他的了解还不足够,竞选确实存在很大的风险。但这次谈话后,我还是按照要求在当年十一月底的墨西哥会议期间,向罗格提出:明年我就将任届期满,我不会竞选副主席位置,我推荐于再清竞选执委。在这种情况下,罗格告诉我说:‘他已经收到袁伟民的信了,袁要求推荐于再清竞选执委。’坦率地说,(他这样做)这是犯了国际体育外交的大忌!”何振梁先生还说:“在他们跟我谈话的时候,我就已经说,推荐于再清没有问题,但应该通过我和吕圣荣这样的委员来推荐,通过政府或者官方的途径来推荐,很容易坏事情,因为那会被委员们理解为政府对国际奥委会的干涉。结果,他还是以体育部长的身份给罗格写了信。”至于德国媒体干扰、给中国造成不良影响,即德国一家媒体刊登文章,说“让一个政府告诉我们谁应该进执委会,这是不能允许的”,何振梁先生说:“那篇文章出来的台前幕后,我一点也不了解,但我可以负责任地说,甚至直到目前为止,我与这家德国杂志都没有任何的个人联系。现在拿这些东西来说事,只能说明他试图掩盖自己决策的错误。”根据何振梁先生上述说明,我们看到了事件的真相。而袁伟民先生既没有拿出何振梁先生“口头上支持于再清参加竞选,行动上却并不一致”的证据,也没有拿出何振梁先生如何“通过德国媒体进行干扰”的把柄。而袁伟民先生硬是要说资深委员何振梁先生口头上支持于,而行动上并不一致,并且还通过德国媒体进行干扰。这种无中生有、颠到黑白、栽赃陷害的行为,让人们看到了另一个袁伟民先生,即让人们看到了一个部长级高官阴暗的一面。
  
  问题既出,事端既起,当事人要么赶紧认错、赔礼道歉,采取措施收拾残局;要么赶紧拿出强有力的证据,支持你的命题。然而,袁伟民先生面对媒体,指东说西,问牛答马,一会儿“国家利益至高无上”、“说真话是我的责任”、“目的只为还原历史真相”,一会儿“熊掌和鱼不能兼得,是很简单的道理”(袁先生其实不懂这个道理)、“他骂我,我很坦然”,还说什么“这本书所讲的事情,都有证据可查”(到了“生死”关头,“证据”就是不拿出来)。等等。全是一些废话、套话、屁话。须知,凡涉及是非问题都要讲证据,那些与实质问题毫不沾边的屁话,你就是脱得精光,拿着大喇叭在北京长安街、上海南京路一边裸奔,一边大吼,也没有人支持你。还需指出,如果你仍然沉浸在当过几年部长级高官的情绪里,对记者继续吼什么“象我们是高级干部了”什么的,人们对待你的只有嘲笑和口水。
  
  当然,袁伟民先生走到这一步,也够悲哀可怜的,网民们骂,“袁伟民就是一个搅屎棍,雇人写一本书胡说八道”、“自己用弱智的思维去理解别人的行为”,等等,一点也不客气。何振梁先生则一开始就十分气愤地说,“好人不知道坏人有多坏,坏人不知道好人有多好”。更还有,原浙江省体育局局长陈培德先生面对媒体,对袁伟民先生的《袁伟民与体坛风云》一书,一针见血,发表四点质疑,即:“自曝投票内幕算不算泄密”、“涉及反兴奋剂为何含糊其辞”、“审计当事人是否真的无过”、“对打假扫黑为何讳莫如深”。关于第一点质疑,陈培德先生严肃指出:“他在诋毁何振梁先生的同时,给国家形象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使不该公开的国家外交策略、外交机密泄露了。诋毁过去的老上级是个人品质问题,造成国家机密泄露则是政治纪律问题。”同时指出:“一个正部级领导,犯此最低级错误,真不知道究竟是政治上的幼稚,还是文化上的缺失!”关于第二点质疑,陈培德先生质问道:“曾经的袁局长为了表明自己反兴奋剂的决心,没点名地说他顶住了来自上面的和地方领导的压力。有事实吗?”“事实是有关领导只是要求复查,这也是符合兴奋剂检测程序的,何错之有?何压力之有?用给领导栽赃来突显自己的正确,还说句句是真话。从这个角度看,的确可以算是一起‘体坛风云’(了)。”关于第三点质疑,是指袁伟民先生卸下乌纱帽之前,国家审计总署对体育总局的审计,即经审计查出,自99年以来,体育总局动用奥运资金1。31亿元,用于建设职工住宅、总局机关工作人员职务补贴等。陈培德先生指出:“曾经的袁局长用了整一章的篇幅为‘审计风暴’事件辩解,告诉人们是‘审计总署搞错了,我们受委屈了,只好忍辱负重’。”陈培德先生同时指出:“如此连篇累牍的辩护词,能有多少可信度?我们更希望审计总署出面回应,是搞错了,就应该公开道歉,没错则该过加一等。”面对陈培德先生如此严肃质问,袁伟民先生不知有何感想?不知又该如何回答?当然,还需指出,陈培德先生提到的“算不算泄密”问题,事关国家形象和外事,人们现在关心,有关部门和组织,需不需要对事件进行清理或清算一下呢?有关当事人,需不需要负点责任呢?至于审计总署对体育总局的审计,人们也一样关心,相关部门是默认袁伟民先生的辩解即默认当年审计错了呢,还是站出来给个说法?一句话,问题已经摊到桌面上,无论是袁伟民先生还是相关部门,都应该站出来,给老百姓一个交代。因为,这些问题已经涉及国家形象、国家利益,涉及政府的公信力。固然,袁伟民先生走到这一步,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可怜而悲哀的曾经的部长级高官,可是,袁伟民先生的可怜而悲哀与国家形象、国家利益、政府的公信力相比较,他已经很是微不足道了。
  
  二00九年十一月十八日
  
  (相关背景资料见10月12日、14日、30日、11月4日、13日《成都商报》及《钱江晚报》、《南方人物周刊》、《体坛网》、《新民网》等媒体)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