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虽然,一生中和土地只有十几年的交集(十五岁初中毕业就在村卫生室、养殖场干活,十九岁入伍,四年后回乡做乡村医生,其间还担任过村干),但对于土地和守护着土地的庄稼人,却有着深深的恋情。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传统的“农耕”文化,在我们那个以移居而聚的圩区,正快速地退出了种植业的舞台,取而代之的则是小型农机的机械化作业。而作为“唐叔爷”这样比较守旧的农民,既短期无法适应而又舍弃不了他守护大半辈子的土地。观念上,他坚信“锄头口上出黄金”——勤劳节俭传统耕织,但社会的变革逼迫着他,必须得改变——只要他还坚守。
“唐叔爷”的原型,就是我的叔叔,是一个“读书的庄稼汉”。他靠着一双肩膀一双手,将其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了农业种植、操持家庭上,夫妻俩在二十世纪七十初到九十年代末,含辛茹苦,勤俭持家,陆续将五个子女培养成为大学教授、硕导、高级家电维修师等。子女们也似乎给家族增了光,应该说老人家可以颐享天伦了,但老人家至今依然还守着他那几亩承包地……
近八旬的老人还在守望着土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我无法去做深刻的分析,只能用文字(说故事)的方式写出来,也许只能在这个故事里找到合适的解释。
那个正在被现代文明所改变的乡村,那片肥沃的长江岸边的圩区土地,现在和将来,必定很难找到像“唐叔爷”这样孤独的守望者了!
如上,是为创作之谈。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