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清明时节

时间:2023/11/9 作者: 滇池 热度: 23191
素描天下

  点睛师:张二棍

  点睛前:

  先是阳光

  流淌过青石板。一点点灌满山谷

  然后,山林收敛起

  一场微雨后的暧昧。顺势而上的

  是连翘制造的金色波浪。但我已学会在起伏中

  获得安宁。并习惯在古老松林

  编织的

  时间花斑布之上孑然独行

  与我擦肩的

  不仅有绿色的风。还有

  牵一路鸟鸣下山的帅气男人,和他一身桃花味道的小女儿

  而被青石板忘记的小路尽头

  ——枯枝覆满的碑文

  终会有子孙

  年复一年

  带来纸火。用一沓沓杂草般人间哀乐

  把寂静点燃

  点睛后:

  先是阳光

  流淌过青石板。一点点灌满山谷

  然后,山林收敛起

  一场微雨后的暧昧。顺势而上的

  是连翘制造的金色波浪。但我已学会在起伏中

  获得安宁。并习惯在古老松林

  编织的

  时间花斑布之上孑然独行

  与我擦肩的

  不仅有绿色的风。还有

  牵一路鸟鸣下山的帅气男人,和他一身桃花味道的小女儿

  而被青石板忘记的小路盡头

  ——枯枝覆满的碑文

  终会有子孙

  年复一年

  带来纸火。用一沓沓杂草般人间哀乐

  把寂静点燃

  点睛师评论:

  这首诗歌,情景交融,用移形换影的周遭景致,来承载和描摹跌宕起伏的心绪。总体说来,作者节奏的把握比较自在,真正让景成为情之所在的寓所,让象成为意之所指的皮囊。由此可见,对于写作者而言,我们懂得何为意象,懂得如何将“意象”一词拆分开来,并熟谙意与象的轻重主次明暗,就自然明白了该如何寻求意象纷呈缔造的别致、精彩,该如何避免意象杂陈带来的凌乱、混沌……回到这首《清明时节》中,几处情感词汇的处理并不够圆融和通透,比如“暧昧”夹杂在收敛、安宁、孑然等诸多词汇中,生涩、格格不入。再比如“编织的时间花斑布之上”,完全可以通过一个去除“布”的“人工痕迹”,与山谷、松林更加契合的比喻,自然而然融入到整个大的场域中。另外,第三节的出现有点轻描淡写,对于整首作品的帮助略显单薄。我希望作者让男人和小女儿这两个“象”凸显和强化一下,增加他们的“意”。而最后一句,“把寂静点燃”,也处理得失之草率和简单。也可能是我个人的喜好,我不愿看到寂静、喜悦、忧伤之类的不及物词汇,孤零零、空茫茫地成为一首诗歌无助的尾巴。我希望我们写出《礼物》那样经典的结尾,……在我身上没有痛苦。直起腰来,我看见蓝色的大海和帆影。——这样的结尾,及物却辽远,有形而无边。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