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关于《安杜拉》的简短说明

时间:2023/11/9 作者: 滇池 热度: 20319
斯坦利·比尔 作 陆源 译

  一九四二年,波兰犹太作家布鲁诺·舒尔茨(Bruno?Schulz)在家乡小城德罗戈贝奇(Drohobycz)遭纳粹军官杀害,只留下两本小说集和若干散章。

  布鲁诺·舒尔茨身死,他正在写作的长篇小说《弥赛亚》(The?Messiah)遂散佚无踪。关于这部伟大作品的传说引起了全球各国人士的调查搜寻,也激发了菲利普·罗斯(Philip?Roth)、辛西娅·奥兹克(Cynthia?Ozick)和其他作家的创作。《弥赛亚》至今不见影迹,甚至难以断定实有其稿。然而最近,在舒尔茨生长的地区,今日乌克兰西部,却传来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二〇一九年末,在利沃夫市的一处档案室里,一位乌克兰研究者莱西娅·霍米奇(Lesya?Khomych)从一份字迹模糊的波兰石油业报纸上,找到一篇古怪的小说,刊于1922年。这篇小说名为《安杜拉》,配以一张虐恋主题的画作,画中男子卧病在床,房间里蟑螂横行,阴影窃窃私语。虽然该小说署名“马塞利·维隆”(Marceli?Weron),霍米奇仍立刻怀疑其作者可能是舒尔茨。波兰的权威专家们很快证实了她的猜测。尽管没有十足确凿的证据,这篇小说几乎可以肯定自出舒尔茨之手,它以笔名刊载,比他在一九三三年发表的作品早出现十年有余。“安杜拉”是舒尔茨杜撰的一位年轻姑娘的名字,她在他一九二〇年代初期一系列虐恋主题的绘画作品中占据核心位置。他创造了多个“安杜拉”形象,均符合该小说的描述:一位性感女神,将她裙下的崇拜者冷冷拒绝。

  作品的其余特质,预先揭示了舒尔茨日后作品的种种形象:骄矜的女仆阿德拉、开发新物种的创造者、螃蟹一样的蟑螂,以及独困斗室的病弱之徒。

  该小说繁复的拟喻风格也极为鲜明,其水准参差,与作品的实验性质相符。舒尔茨的佳作无异于一场美学冒险,不管不顾地层层堆叠隐喻。在这篇早期作品里,其写法有时候显得笨拙,重重复复,且多有晦涩之处。然而,该小说同样不乏华彩段落,以及令人惊叹的新旨趣,我们对舒尔茨的理解由此拓展。

  《安杜拉》比作者的其他篇什更具色情意味,后者往往通过一个小男孩的眼睛观察世界。在该小说里,成年叙述者营造的氛围,更接近于舒尔茨的情欲画作,画家沉迷于这样的构图:他本人卑微匍匐在体态轻盈的年轻女士脚下。这一重新现世的短篇小说,为舒尔茨创作生涯的图画阶段和文字阶段,构建了原本缺失的联系。

  一九二二年,这篇超现实主义作品发表在一份石油业报纸上,似乎相当奇怪。此事可能与舒尔茨的兄长伊兹多尔(Izydor)有关,他工作的石油企业,在德罗戈贝奇地区占据主导地位。伊兹多尔很可能促成了小说发表。之所以使用笔名,则可以让他,或者让弟弟布鲁诺,免于作品中直露的色情描写而造成的尴尬。

  十年后,一九三三年,伊兹多尔资助弟弟出版了第一本小说集《肉桂色铺子》(Sklepy?cynamonowe)。听起来有点儿怪:正是舒尔茨家乡的石油资金,支撑了他文学作品的诗意飞翔。

  此次发现的小说,或许是舒尔茨最早发表的作品,这不禁使人浮想联翩:他还可能用笔名发表了其他作品。波兰和乌克兰的研究者们眼下正协同工作,在两个国家的档案室中寻找更多线索。导致布鲁诺·舒尔茨遇难的那场大屠杀已过去将近八十年,他的生活及创作图景,远不曾拼凑完整。《安杜拉》为我們呈现的新神灵,让那些仍在期盼《弥赛亚》的人们燃起了希望。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