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的轻盈,以鼎中香火的烟气呈现
朱红大柱巍峨,比之于人心的倾圮
人群刻意铸造信仰,鑄就了一把锁
跪拜,起身,再跪,再起,钥匙不在
神佛的结印之间
云有不同的命运,却修剪成
殿前长短不齐的枫色,让心安于
一池绯红的平波正掩映西山
斗拱早已隐身,并不递给我
一把一千年前的星光
在木鱼中枯坐已久,我即将析出顿悟的结晶
但如夜空虚构焰火,遗忘白日的灰烬
雨在远眺下移动,遗忘湖的肉身
山峦连绵而沉睡,遗忘飞鸟的前世
我的顿悟,又何尝不是某个清晨的回声
山门空寂,似烛光微微跳荡
石板路在既定的笔直中蜿蜒
我领受着体内某种缓慢的书写
把一个下午得来的平静送入秋风
点睛师评论:
这是一首已经具有足够的“完成度”的诗。诗人能够娴熟地驾驭这首诗的题材、结构、语言和氛围,在“广济寺”这一特定空间里与自我对话,又恰如其分地让“自我”抽离具体环境,将诗推向一种“无我”之境。因为此诗已有较为完善的体式,所以,他者对它的任意一处改动都是不道德的。而我们对于作者的写作情况的判断,则需要有更多的、大量的样本为基础;单就一首诗而言,是很难管窥到作者写作的全貌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