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走访笔记

时间:2023/11/9 作者: 滇池 热度: 16776
组诗 尹马

初心

有时我发现自己老了

  和李白一样老,和白居易

  一样老

  有时我活得很重

  大雪封山时,也盼着

  远方姐姐的来信

  像杜甫一样。我有一颗

  仗剑江湖的心

  我善良如人间,那些

  行走在岔路上的人。我数他们

  凌乱的脚步,写他们的魂

  在这薄暮轻轻掩住的大地上。

那个人

在日子里将错就错的人

  躲在后山的小溪边擦洗身子

  流水染白了他的鬓角,每一天

  都像一个被抽空棉絮的枕头

  横躺在山冈上

  在命运的风口吹灭油灯的人

  蜷缩在墙根下打盹

  看远村在晴日苏醒,牛羊赶趟

  上山。每一天

  都顺从了岁月的贫穷

  院坝会上沉默寡言的人

  被远方带走妻子的人

  在漆黑的屋檐下堆放酒瓶

  的人,在突袭的风雨中

  倒吸一口凉气的人

  在我的走访中,他们是同一个

  需要被我唤醒的人

日常

我的日常,是从城里把自己

  托运给村里的包保户;在农忙时节

  去田间地头,充当一把会说话的

  镰刀。有时我会小声地抱怨

  谁卫生没搞好,有时我站在楼梯上

  取一只坏掉的灯泡

  有时我无所事事,在村里

  游荡。偶尔,与树荫下说话的

  老人们,探讨活着为了什么

  很简单,他们说的

  活着就是千方百计用脸上的笑

  挤掉骨头里的痒痒

喀斯特

石头举着石头,再锋利的身躯

  也高不出天空;河流主动沉下身子

  却打不开一串通往世外的密码

  神仙有确切的病痛,他的遭遇

  和一群匍匐在暗处的人

  惊人地相似

  我在群山的皱褶中行走,攀附的

  是过往贫穷烙印的恩赐。我不敢

  嚷嚷自己还在这个世界上

  如果没有一个你

  没有更多的你们在远处

  搬弄岁月的响声

  我写下喀斯特。晴雨无定

  终将有一个你,在茅檐下与自己枯坐

  我在膝头上铺开暗黄的纸张

  遍访泥潭中的寂寞。愿他们

  与我一起回到一盏灯下,打通一条

  通往人间的岔路!

纳支寨

一只鸟飞临村口,一群鸟紧跟着

  飞临村口。篝火广场上

  站着精神矍铄的老彝人

  在众鸟飞临的天空下,侧耳倾听

  大地轻微的呼吸

  在众鸟飞临的天空下,纳支寨的

  拦路酒,拦住省城的亲戚

  县城的故人,和小镇的朋友

  他们从村东到村西,用脚步

  抄写着从茅檐到瓦舍蜕变中的

  两种不同的鼾声

  在众鸟飞临的,天空下

  吃酒的妇人在自己的嗓音中

  一路小跑,扯着行人的袖口

  大声谈笑。白墙下的牡丹花

  像小姑娘超速的身体

  在被彝歌唱哭的春天,我走到哪里

  它们就开到哪里。

笋会

采笋人往前一步,竹林里的笋

  也跟着往前一步。被生长的力量

  绷紧的春天,连新故的祖父

  也把梦捎到那些打湿的夜里

  让每一个穿花衣裳的孙女

  懂得在雨水中,抢答专业化的农业命题

  食笋者,被晴空惯坏的味觉

  回到云端的灶边,和一只苍鹰

  在同一面镜中俯瞰乡愁

  近处的身段。高原上盛大的笋会

  拆分贫穷的骨骼,让一再压低的

  雷声,回到云层里去

  大地上涌起一片碧绿的海。

挑水

水桶晒瘪了,像两只泄气的皮球

  散架在灶房里。张成美的肩膀

  痒了好久,终于按捺不住

  挑着一根扁担去那口枯井边

  站了一会,始终没有

  排队等水的妇人过来

  和她拉家常。又站了一会

  想起自家院坝里,水龙头打开时

  白花花的水柱,就笑出声来

  65岁了,突然不习惯

  不用挑水的日子

  回家的路上,她把扁担从左肩

  移到右肩,又从右肩

  移到左肩,还舒了一口

  弯腰歇息时的长气

  在村口,她遇见满头大汗的儿子

  慌张地把扁担丢在路边

  死也不肯承认,自己

  曾对贫穷的岁月

  有过罪恶般的眷恋。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