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凭栏论世 乱弹八卦 佳作赏析 讽刺幽默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可怕的文革情结

时间:2005/4/2 作者: 五味子 热度: 89173
 
      前不久随一位朋友赴宴,到场才知道是当年返城的知青聚会。男女约十余人,年龄大都五十开外了,都是有头有脸的政府官员、国企老板。多年未聚,大家嘘寒问暖、互致问候,感叹人生苦短、岁月蹉跎,场面甚是感人!
      酒过三旬菜过五味,众人情绪渐渐高涨起来。一位喝的满面红光、脑门冒汗的某处长,正调侃的戏说当年红卫兵战友们批斗“地、富、反、坏、右”的情景,忽然拍着临坐一位国企老板的肩膀:“你老兄当年用皮带抽人可真狠那!”“那里……那里……您就别谦虚了!做老虎凳、土飞机的大活可都是您招呼的。”那位老总赶紧回了一句,言词多有吹捧之意。一干人听了,哈哈大笑。于是纷纷回忆当年革命造反,游行批斗,串联进京,上山下乡的“光荣历史”。一位保养的很好、半老徐娘的官太太,被拥着站了起来,有人兴奋的喊着:“请当年咱们的宣传队长唱一曲,”官太太也不含糊,一首著名的“语录歌”唱的铿锵有力,风采依旧。因为歌词、调子早已熟记在心,众人齐声附唱!更有几个一时兴起,干脆起身伴舞,跳起了人人皆会的“忠字舞”,手舞足蹈,声情并茂,仿佛又回到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最后在那位徐娘的带领下,战友们手握筷子,作挥舞语录状,齐声高喊!毛主席—万岁!万岁!万岁!万岁!!宴会达到了高潮 …… 
      文革已过去二、三十年了,对整个中华民族而言,,那是一场空前的灾难和浩劫,是践踏人权和生命的历史悲剧。对文革的评价,早以盖棺定论,世人皆知。然而,我们对文革的人性反思却浮浅的很!许多人一提到文革的荒谬,总是把责任推到林彪、四人帮身上,拿这几个人做挡箭牌。对自己当年的疯狂甚至迫害他人的行为不做任何道义上的反思和悔过!或许是法不责众,因为哪个年代大家都是如此,所以也就心安理得!而更多的人怀着淡忘、回避的心态,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重新包装了自己。我们不能否认的是:有许多的造反精英,革命小将,回城知青,八十年代以后正当壮年,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大潮中,他们抓住机遇,依靠自己丰富的社会、政治阅历和敢想敢做、艰苦创业的精神,逐步又走上历史的前台,特别在政治、经济领域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权力核心。他们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也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的骨子里始终有一种错误的认识,从来没有也不愿意对自己的这段历史进行彻底地、道义上地反思和忏悔。反而抱着一种炫耀、欣赏、得意、怀念的心态,以过去的辉煌铺垫现在的成就,以昔日的荣光衬托今日的风采。
      这些年“知青茶馆”、“老三届饭馆”、“人民公社大食堂”等等屡见不鲜,让服务员穿上文革红卫兵装束大跳“忠字舞”招揽顾客的做法也不是没有。且不论商家以此挣钱之对错,值得注意的是它暴露出一些人的“文革情结”。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那几个政府官员、国企老板、官太太们对文革历史有如此“深深的情怀”。
      在当今社会,文革后遗症表现是多方面的:人文思想的陨落,价值观念的错位,法制意识的淡薄,道德和诚信危机!深究起来,均和文革的破坏有关。而最可怕的也是哪个年代过来的人,他们亲历了文革的疯狂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心理治疗”,走上领导岗位以后,权高位重,但心理却是失衡的、扭曲的,面对突如其来的物质金钱诱惑,脆弱的精神防线一触即溃!他们感叹青春一去不复返,盘算着如何填补自己青春的空白,在他们眼里,什么真、善、美,什么国家、人民、法律,什么理想、信念、道德,统统是假的,是宣传工具,只有权力、金钱和美女才是真的。于是“人民公仆”成了他们华丽的伪装,“为人民服务”成了他们标榜的口号,于是才有“全国劳动模范”、“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之流一夜之间变成了阶下囚;才有背着黄挎包、骑着自行车上班、群众看来是艰苦朴素典范的公安局长突然变成了大贪官;才有“台上做报告,台下收礼金”的民谣。还有许多伪装的更好、隐藏的更深的人,他们久居官场,大起大落,数次政治斗争早以把他们历练的处世不惊,游刃有余。他们大权在握,无所不能,操纵着自己管辖的一亩三分地,愚弄着法律和人民,尽情游戏人生,醉生梦死!还要高歌一曲:数分流人物还看今朝!
      中国政治文明的道路才刚刚开始,还很漫长,需要几代人不懈的努力。如果我们没有勇气正视和清除文革历史的后遗症,不彻底铲除那些当了婊子还立牌坊的腐败官吏,任由他们扭曲的“文革情结”发酵、膨胀甚至扩散开来,我们民族的未来将是多么的可怕……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1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