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文化从开漳圣王陈元光入闽以后开始有迹可循生根发芽。如果以为陈元光只是一介武将,那就大错特错了。且看看他的《题龙湖》(其三):“地极绥安镇,天随使节存。民风移丑陋,土俗转酝醇。野服迎旌佩,獠草避阵云。宣威雄剑鼓,导化动琴樽。石裂磨刀处,溪留饮马痕。龙湖鱼鸟眼,认此第三巡。”诗文大气,有大视野大格局。史书记载,陈元光自幼博览群书,贯通经史,有《龙湖集》《玉钤集》留存于世。武则天盛赞他“以儒术代将父兵”。陈元光主张怀恩报义、舍生取义,感化番僚,“导化动琴樽”就是他行动的写照。他的儿子陈珦有乃父之风,筹建松洲书院,遵循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来引导士民礼乐。开漳圣王从河南带来的文化和闽南原有的本地文化加以融合,不断发展与进步,形成了敢打敢拼、崇德守法,尚学尚文、爱国爱乡的闽南文化。我从一些河南作家的作品中发现,河南也有“胎里带”的说法,筷子称为“箸”,这些方言有力地证明了闽南文化对中原文化的传承。陈元光的队伍还带来了家乡所奉祀的关羽神像香火入闽,用以安抚将士,如今东山关帝文化闻名两岸。可以说,陈氏父子种植下的是漳州文化之根,尔后成长为参天大树,开花结果。唐代以后漳州大地上涌现出许多文化名人,犹如群星璀璨。地处偏远的漳州在唐代科举考试取得功名的有12人,居全省第4位,后经一代代传承发扬光大,成为了历史悠久、民风淳朴的海滨邹鲁。
漳州的第二个文化名人当属1190年在漳州主政的一代理学宗师朱熹。紫阳过化,漳州何其幸运!朱熹知漳时,德治善政,大兴教育,弘扬理学,传授弟子,他经常在漳州市龙海区白云岩讲经,讲完经后在山顶远眺沉思。漳州府衙有他秉烛夜读的身影,仰文楼、府埕、中山公园都留下过他的脚印。他非常自律,恪守清廉,谨遵为官者的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道德修养自觉性,他的一言一行如春风化雨,感化改变了原本落后的当地民风。一代名人以他伟大的人文修养与人格魅力吸引了众多追随者与信徒,其中龙溪人陈淳为朱子得意门生,陈淳提出“理”生气、气化生万物出发,理气结合产生“心”,人应该立志、虚心、下学与上达,这些主张都存有天气正义,把漳州文化指引上正能量的阳光大道。
紧接着崛起的明代大学者、民族英雄黄道周,工书善画,诗文、隶草皆自成一家,曾在漳浦明诚堂、龙溪邺山等书院讲学,培养了大批有学问有气节的人。到了清代,漳浦的蔡世远、蔡新叔侄以学问、文章、道德享誉朝野,得到朝廷重用,深受百姓爱戴,堪称廉官能吏。叔侄分别是乾隆、嘉庆的老师,蔡世远当帝师10年,蔡新当帝师40年,成为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村两帝师、叔侄皆名臣的传奇佳话,至今后人难以超越。
漳州大地上人才辈出,直到近代的杨骚、许地山、林语堂等文坛名家皆是漳州的骄傲。祖籍漳州华安的杨骚是富有爱国热情的左翼作家、诗人,他的《福建三唱》饱含对家乡的深情。许地山在甲午战争之后跟随父亲许南英举家从台湾内渡大陆,落籍漳州,居于管厝巷。他的《落花生》提倡做人要像花生一样纯朴,所有小学生朗朗上口,耳熟能详。他的《春桃》改编成电影后更是红遍大江南北。林语堂则是从漳州大地上走向国际的文化大师,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写宇宙文章,一生著作等身,《吾國吾民》荣登美国畅销书榜,《京华烟云》获得诺贝尔奖提名。林语堂站在文化巅峰之上,高山仰止,是后辈学习的榜样。
龙江水流潺潺,永远奔流向前的是漳州生生不息的文脉!文化是一座城市照亮世界、温暖人心的长明灯,也是打开世界的钥匙,同时是留住乡愁的记忆。文化能温暖人心,文化能激励斗志,文化能凝聚力量,相信后代人在传承中将漳州文化发扬光大,让其更加灿烂、更加耀眼,为漳州文化增添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