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早晨,我们来到荷花池畔。这个荷花池位于平和县新桥村塘内湖公园。塘内湖公园不大,来散步、赏荷的人却不少。近处柳树、廊桥、拱桥,荷叶绿、荷花粉,流水隐匿其下。远山上蜜柚树一棵棵。处在这样的美景中,令人暑意顿减。一阵风从荷叶上滚滚而来。
荷花池边有一个亭子。一对父子坐在亭内,父亲有些年纪了。亭不旧不新,装有吊扇,置有石凳石桌,供人们休憩纳凉。亭的正面悬有一匾书“扬善亭”,亭旁立一个石碑,走近一看,石碑上刻着《扬善亭碑记》。这不是普通的亭子,它大有来历,是明朝平和县令王禄为褒扬琯溪张氏布衣善士张士珙“六行”俱备的善行而建。据说,最早称为“旌善亭”,后称“扬善亭”。私以为意思相同,但原来的名称更好,为什么改名?不得而知。也许后者更通俗易懂吧。亭不是最初的那座,但意义一样,用物的载体把一种精神传承凝固下来。随着时光流转,它的存在越有意义。

张士珙出身年月皆不详,碑文里提到他为“吾邑耆民”,年高有德之人,那至少是六十寿以上。据《张氏世谱》记载,他为小溪龟头城张氏开基一世祖铁崖公之八世孙。张士珙虽是一介布衣,但家学渊源深厚,族中老人也是言传身教。张士珙的叔公是监察御史张宽,其一生也可圈可点,张宽在中举人后想到的也是为乡梓做好事,“张宽力学好义,领乡荐后,尝捐谷三百石作南山陂千余丈;又割地为圳万余丈,以兴水利,乡人德之……”张士珙的堂叔,即张宽的儿子张表,亦“政善宽平,乐与人为善”。
从碑文中我们看到,母亲生病时,张士珙衣不解带,侍奉榻前,母親服用的药丸他必须先尝过。母亲病逝后,他悲伤哀泣,“卧地枕块,每哭,绝而后苏。”资助弟弟张琼百金以捐纳为官,并劝导弟弟当个好官。碰到朋友病逝,不管路途多遥远,张士珙都会亲自前去祭奠,且善待友人之子。还有许多。
他不单单对亲人好对朋友好,最让我感佩的是他对地方的善举。多数人只想着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张士珙胸怀更宽广,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对乡人对故里有一份责任心,有一份情怀。他作为一介布衣,出资出力,不求回报,为乡民造福,其中最突出的是捐金修筑南山、寨仔的陂圳,兴修水利,灌农田,使多方受益。水利对农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田间地头,水渠畅流,沃野千里,农人一生在土地与季节间丈量,念想都在大地里。当丰收在望,人们看着金灿灿的收成,心中定然不会忘记张士珙。锦上添花固然好,雪中送炭更可贵。在年成不好,作物歉收时,张士珙对乡亲是“贷而不取其利,贫又甚者或并与本而弗责偿”。诸此种种,我们相信,在张士珙的岁月里,于公于私,对内对外,这类事情他坚持不懈地做着,区区一篇碑文不能完全写尽。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对一个人来说,家庭是人生的起点。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创造和睦的家庭生活,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都是人们追求的亘古不变的目标。传统家训、良好家风所透露出的风貌、品质、素质、气节无不彰显家族文化风格。张氏家训在传统的基础上新编了“十要十戒”等,与时俱进。
离扬善亭并不远,塘内湖公园坡下,张氏宗祠“乡贤祖庙”静静矗立。宗祠为三进院落,占地面积一千八百多平方米,前、右两侧面临北环公路,车辆穿梭如龙;后有青山依托,凝绿滴翠,郁郁葱葱。远处眺望,红日照射,斗拱衬托,金碧辉煌,真是毓秀钟灵之风水宝地。张氏后裔秉承家训,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历代人杰荟萃,英才辈出。明清两代,科举蝉联,文武仕宦,忠臣孝子,进士、举人10余人;清康熙、道光《平和县志》入传28人。近代更是人才济济,现代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上千人。走进宗祠,肃穆而立,恭敬而拜,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在扬善亭边种植荷花,冥冥之中契合张士珙的高洁。荷花是景,亭子是魂,互为映衬。扬善亭绵绵不尽续写着起起落落,纷纷扰扰的人生故事。张氏后裔借助这里的风景和风水,立志在此誊写宗族图腾,延续着宗族的理想,而我,只是一个在历史的侧面阅读了这种精神的过客,不能全面说尽道完。
临近中午,夏日的天空充满光泽与希望。回望扬善亭内那对父子,儿子贴近老父亲的耳朵大声地说着远处的柚子山。那应该是他们家种的柚树,硕果累累,今年定是个丰收年。父亲喝了一口儿子递来的茶,微微一笑。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