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一条呈“M”形的木栈道,倚栏而立极目眺望,对岸大小不一的码头上,高架着形形色色的龙门吊,一艘艘庞然大物般的深海渔船便是由此加工焊造而成的。江风徐徐,堤岸下一株株芳草抖擞着闲婉柔靡的身姿,在微波荡漾的江面上轻摇曼舞。蓦然回首,一座高耸云间的仿古楼阁屹立眼前。红白相间的外墙,古色古香的扶栏,飞檐斗拱间悬挂着一块装饰着“望江楼”的牌匾,在烈日高阳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望江楼左侧,那座简约古朴的古厝庭院,没有望江楼的高大威猛,也没有望江楼的华丽多姿,却格外的引人注目。白衣素裹的外墙,朱瓦妖娆的屋顶,青翠欲滴的草坪上铺砌着一条凹凸有致的石板小道,顺着花丛延伸至古厝门前。门外那株开满白里透黄的鸡蛋花树,随着江风散发出阵阵清香,穿过微微掩着的木门,敲响挂在门上的两個黄铜门环,飘进古厝,飘进屋内人的心房。
走下“咿呀”作响的木栈道,堤岸旁一座仿牌楼式石匾上清晰地刻画着“店仔尾码”。这座码头的名字极有意思,在闽南方言中,“店仔尾”可以翻译为“店铺尽头”,也就是说这座码头处在店铺尽头的津渡。该码头以条石竖排作为边缘,以大小不一的方形石块铺就而成,现长约三米,宽约两米,正好位于溪尾社临江商市末端,为古月港临江商市装卸货物的专用码头。

临江商市是由两排首尾相连的古厝排列形成,古厝建筑风格整齐统一,均是朱瓦白墙,“马背金脊”,正面为排门木窗,门前架着一张用竹条编织制作而成的竹屏风,俗称“竹格仔”。每日开市,商主便会卸下门窗木排,将各自经营的商品摆放到窗台的位置,供来往客商挑选。这种独有的闽南建筑风格,是月港海丝文化的一种体现。
在闽南地区,“古厝”是闽南方言对旧时代红瓦房子的统称,大部分古宅大厝的屋脊两侧均饰有“马背五行脊”或“双燕翘脊”。“马背五行脊”在闽南的古街小巷中随处可见,其形态多以弯曲成弧形状,猛然一见如同马背一般,故而得名。另外,“马背脊”又有五类不同的造型,象征着金、木、水、火、土五种形制,因此又称作“马背五行脊”。而“双燕翘脊”则是效仿古代皇宫式样建造而成的,故又有“皇宫起”的说法。在闽南此类建筑常见于宫庙寺院,其次为地方科举中第之人的宅邸。“燕尾”出于《诗经·小雅》中的篇章《斯干》,原文仅是周王修筑宫室完成时的祝颂歌辞。至于“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则是形容屋脊造型有如鸟儿翱翔的翅膀及其色彩的斑斓。这不单单是燕尾飞檐的出处,同时也表示“燕尾飞檐”的建筑装饰仅限用于帝王宫室。若民间随意使用,便是违反礼制,属于僭越身份地位的行为。但实际上这类古建筑依然能在一些僻壤乡村看到,例如中国传统古村落埭美水上古民居,两百多座“燕尾脊”古厝排列一起,大气蓬勃,煞是好看!
若想究其原因,或要追溯到有明一代。当时,由于明廷的海禁政策还未解除,各路海商纷纷冲破海禁政令从漳州月港出洋贸易。这些长期在海上谋生的闽商们多为冒险不羁之人,连朝廷的政令都敢违抗,对于违反体制的举动又怎么会放在心上,每当他们从海外贸易盆满钵盈地归来,总喜欢翻新祖厝、兴建祠堂,以光耀门庭的方式来炫耀自己“富可敌国”的社会地位。故而,他们在翻修或重建祖厝祠堂的时候,都要求建筑师傅将房屋装饰得越豪华越好,从而达到独树一帜的效果。因此,闽南地区的民宅开始出现了一些附带燕尾翘脊或马背弧脊的宅居特色,有些建筑更融入了西方建筑风格。久而久之,此类建筑风气席卷了整个闽南地区,越来越多的闽商争先效仿,好像自家没有这类建筑形制便有失身份一般!

临江古街的末端有一座庙宇,弯曲起翘的“燕尾脊”有如一对对灵动的小燕子,似乎在下一秒便欲振翅高飞,在无边无际的蓝天白云下,去追寻她即将渡海过番的梦想。庙脊正中装饰着两条张牙舞爪,活灵活现的青龙瓷雕,青龙昂首朝天,守护着中间那颗由汹涌波涛拱起,却在滚滚烈焰中绽放光芒的明珠。浪涛之下,数条艳红娇滴的鲤鱼正逆流而上,朝着烈火明珠的方向蹦跃而起,这不正是闽商不畏艰险,冲破海禁政策最好的寓意吗?
走近庙宇,庙门上的牌匾书写着“永安宫”三字,宫前为拜亭,后为大殿,雕梁画栋,巧妙华丽。两扇木窗上镌花刻龙,木窗之侧书写着“永世护民称广泽,安邦济世颂尊王”楹联一副。轻轻地拨开遮掩着庙门的竹帘,跨过门槛步入大殿,正中摆放着一张书写着“广泽尊王”字样的红色八仙桌,桌上摆放着一只刻有“永安宫”的香炉。八仙桌之后为高脚几,几面上彩绘着“仙鹤赐寿”“年年有余”“蓬莱仙境”等吉祥图案。高脚几位于神龛之前,神龛的正中央奉祀着左腿盘起,右脚垂下的“广泽尊王”神像。
广泽尊王乃是著名的福建四大神祇之一,在闽南地区亦称作“郭圣王”或者“保安尊王”,自宋至清,获历朝皇帝六次敕封祭典。广泽尊王崇拜也因此演变成了一种影响深广的民间信仰,当海商准备出洋到东南亚各国进行贸易的时候,他们都不忘前往永安宫,或请一尊广泽尊王的木雕神像,或带上一包香灰放在身边。他们由衷地希望广泽尊王能够时时显灵,保佑他们在浩瀚的大海中乘风过洋,平平安安地到达目的地。
又逛了几条平时极少走过的小巷,还有许多不曾留意且颇具年代感的古宅祠堂,古时那精美的雕塑让人流连忘返。待得古厝炊烟升起,这才惊觉那道斜洒的霞光早将天空染成了红色,在古街码头上留下一抹如梦似幻的色彩。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