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进入农历五月,夏至节气,大街小巷卖粽子的多起来了,空气中弥漫着阵阵粽香,临街商铺的音箱也开足音量播放着闽南语经典老歌《烧肉粽》……中华民族又一传统佳节——端午已悄然而至。
端午和春节、清明、中秋是中华民族四大传统民间节日。2006年5月,国务院把端午节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又公布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端午节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如今端午节已成为中国和汉字文化圈诸国的重要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农历五月是仲夏,仲夏登高,顺阳在上,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而“端”是“开头、初始”之意,“五”通“午”,因而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除此之外,还有“五月节”“龙舟节”等众多叫法。
端午节的民间习俗很多,流传至今且盛行全国各地的主要是“赛龙舟”和“食粽子”。赛龙舟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早在春秋之前,长江中下游百越地区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便以龙舟竞渡的形式举行图腾祭祀,祭祀“水神”或“龙神”,祈求风调雨顺。等到战国后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投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的标签,便把端午节赛龙舟和纪念屈原投江关联上了,历代延续下来。唐代诗人文秀有《端午》一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赛龙舟在闽南一带又唤“扒龙船”,小时候的端午节那几天,一放学,几个小伙伴便相约到东溪河畔,一边戏水,一边静候龙舟赛的开始。那时,东溪两岸,城关也好,农村也好,经常组织龙舟赛,只见四周人山人海,旌旗招展,众人各为自己的船队呐喊助威。呐喊声、锣鼓声、鞭炮声,声声震天响,一声炮响,两艘龙舟如离弦之箭,快速冲出,只为终点夺标。每艘龙舟十来个年轻后生,左右对称坐着,整齐奋力划着桨。船头一人,双手擂鼓,大声呐喊,是整个船队的指挥者;船尾也一人,一手握紧拳头,大声吆喝,在队员身后鞭策着,一手拿水瓢从激流中舀水向队员身上猛泼着。这架势,真带劲!这竞渡声中,分明是一种团结协作、奋发向上、激流勇进的精神体现!
如今,赛龙舟不仅在端午节进行,在平时的一些喜庆节日里,也有开展。多年来,它已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水上体育娱乐项目,甚至走出国门,成为国际赛事。
端午节另一重要习俗便是“食粽子”了,相传这也跟屈原投江有关。据说屈原投江后,当地老百姓怕江里鱼虾来吃他的身体,便包了一种食物投到江里喂鱼虾,这食物逐步演变成今天的粽子。在古代,又叫“角黍”,用粽叶把煮熟的糯米饭包扎起来,再用结实的草或丝线捆绑起来,形成几个角。做工精细的话,一个个小巧玲珑,从每个侧面看,都是一个正三角形,之后还可用大的绳子捆成一捆。粽子一般分碱粽(也叫白粽)和肉粽两种,碱粽需蘸白糖或甜酱来吃,而肉粽一解开粽叶,香喷喷扑鼻而来,里面配料除了肉,还有香菇、莲子、板栗、蛋黄等,真是美味极了。现今,粽子已不限于端午才有,全年都有,它已成为一道风味独特的小吃,市场上一个肉粽已卖到5元。它也走出国门,风靡整个东南亚,形成特有的粽子文化。
家乡的端午节,还有一个规矩,就是农历的五月初一这天,出嫁的女儿是不能随便回娘家的;如果娘家有人今年刚去世,女儿则要挑着粽子到娘家,娘家人拿桃子、李子换给她,俗称“挑粽换桃李”。过后,还要把交换来的粽子和桃李分别送给各自的邻居去吃。不过,如今年轻一代已不大讲究这些。
端午节到来时,家家户户门楣上还要挂一束艾叶、菖蒲,据说可用来避邪、驱五毒,民俗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而五毒者,乃是蛇、蝎、壁虎、蜈蚣、蜘蛛(一说蟾蜍)。但从中医保健养生角度来看,这无疑是对的,农历五月蚊虫盛行,而艾草之类的东西却可驱赶蚊虫,对人又有安神养心之用。
除了门楣挂艾叶、菖蒲之外,据说为了避邪驱毒,有时还要喝雄黄酒,或者在家里撒雄黄粉,这是专门用来对付蛇的,这样蛇就不敢来了。究竟效果如何?我没试过,但许仙听信法海之言,却让深爱他的白娘子试喝,现出原形,从而演绎出一段凄美缠绵的经典爱情悲剧。
舊时还没通自来水时,许多人家自家天井中都有打一口井,端午节这天正午,大人从井中打水上来给小孩淋浴,俗称“洗午时水”。听说可以袪除百病,让小孩健康成长。有人更希望正午时来场大雨,在天底下淋个痛快,这又叫“淋午时雨”,把身上疾病都冲走。
几千年的端午,几千年的习俗,早已形成几千年的文化;旧时的端午,也早已烙在脑海里形成永久的记忆。
在这端午节里,品尝着一个个香喷喷的粽子,盼着溪边龙舟赛的锣鼓声响,沉浸在回忆儿时的画面里,满满的浓浓的乡情、乡味!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