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知月这个人物其实已经和我一起生活了近两年。
从一次偶尔的听闻中忽然捕捉到她。于是,在心里盘算,要写一个这样的故事。从那之后,林知月就會在生活的间隙里跳出来,告诉我,她的难堪和骄傲。告诉我,她的选择。
只是,一直没有动笔。我深深地理解她,也因而尊敬她。自然,落笔就需格外慎重。
她从哪里开始入场?生活中的哪一个节点更为合适?
当我开始下笔的时候,她出现在了飞机上。对,寻找,是她一生的主题。她为此而奔赴,为此而孤注一掷。
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这是一个关于女性以及女性尊严的故事。我在过去的写作中,常常对“女性叙事”这样的说法嗤之以鼻。我以为,写作无关乎作者的性别,当你起笔的时候,你只是一个作者,非男非女。为了让自己的文字不流露出女性作品惯有的阴柔、伤感,我甚至常常在作品中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而作品中的“我”往往是男性。
可是,时间和母性让我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女性”这个词汇。她们对事物的判断、对悲喜的感受、对变化的敏感和直觉,与男性存在太多太多不同。而这些,只有通过女性视角才能更细微地捕捉到、把握到。因此,在这一篇小说中,我抛弃了曾经的观点,让自己完全地成为林知月。林知月的命运起点由我创造,而其后的选择、其后的决断,通通都由她自己完成。我享受这种快感。这种完全地融入另一种人生的快感。
通过这次写作,我也意识到,性别根本无法刨除。这篇小说所以能够给予我这么丰厚的创作愉悦,正是因为我自身身为女性对其所拥有的天然的共情和理解。我熟悉这个群体,她们内心的波澜、她们的自卑和敏感、她们的欲望和追求,也是我的。当我认识到这一点,我知道,女性本身就是一个富矿,正如她们的子宫能创造出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奇迹,她们的身体、她们的心灵、也能生发出许许多多的动人的故事。所以,我现在可以坦然地承认这就是一个以女性视角写成的以女性为主题的小说。
小说的情节不复杂,更多的是一桩事情发生之时人物内心的波动。曾听到过很多大家说自己的作品重在写“人性”或者说“人心”。初听时,觉得不过是一种标榜,以让自己的创作显得高深、玄妙。但在这次写作中,我忽然发现,比故事更有趣的,的确是“人心”。从一件事情的开始,到最终的结果的呈现,故事情节是枝干,而人心的波动、起伏,则是满枝树叶。它们可以是新萌的嫩芽,可以是满目的蓊蓊郁郁,也可以飘摇沧桑一片。每一枚叶子,都与枝干相连,每一枚叶子都遍布着成就这棵树的细节。“人心”的确是写不尽的。如果说女性是写作的富矿,那么,“人心”就是这座富矿中最闪耀的宝藏。
我很感激这次写作,很感激林知月。曾经一个友人分享给我一篇文章,是说一个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的农村女性二十年时间的苦闷与挣扎。她渴望找到自己,找到一个自己认可的生活方式。但她又始终不知道通向那种生活的路口在哪。我回复友人:“她的困境大约是大多对自我有觉知、有期待但又无处用力或者不知如何用力的人的困境。”而我之所以感激林知月,也是因为她的自卑、她的无措、她强硬而脆弱的自尊也曾是我的。我从前不敢面对它们、不敢书写它们。但借由林知月,我终于可以坦然地与之对视。也正是林知月,让我知道,一件结果的最终成形,它可能经历了比时间更长的心灵路程;一件结果的最终成形,它也或许不过是一瞬间的意识、那一刹的悸动所致。基于这一认识,忽然间又对生活,以及深陷于生活之中的人们充满了同情。
所以,也可以这么说,林知月的自卑、无措、强硬而脆弱的自尊,是她的,是我的,是所有女性的,是所有对此有感知的人们的。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