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凭栏论世 乱弹八卦 佳作赏析 讽刺幽默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野人杂文记

时间:2009/11/2 作者: 佐如兰 热度: 84992
  我所有的不安均源自对世界莫名的恐惧与焦虑,与孤独和绝望无关,我心底的那个我蠢蠢欲动,大有揭竿而起之势,开始排斥整个世界,包括外在的我自己,其实,我明白,那是内在的我对生活盲目的非分之想。
  
  奇怪,我居然无法控制自己的思想,无法控制便衍生了欲望,欲望是被假象所诱惑的,正如我自己一般,在这生活的假象下便孕育了非分之想。
  
  寂寞
  
  寂寞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你把世界孤立起来,二是世界把你孤立起来,因为我常常对生活无端的恐惧,所以我便把自己孤立起来,不去触碰那活生生的物质性生活,便有了寂寞,一切寂寞是因为对主观的无法控制,思想是寂寞的产物。因花想月圆,因月思归人,因酒伤离别,花,月,酒以及满腹忧愁的诗人无不以其内在的独立而被外界孤立着。
  
  寂寞是一种幸福,我思故我在。所有的美好均是因为内心的寂寞从而衍生出的臆造的幻想,幻想中的期期艾艾与万千意象是现实生活无可比拟的,现实就是现实,你无法臆造,逃避或者接受是唯一的选择。寂寞的心才容得下四海万物,正如“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寂寞的作用便是把人们从迷失的途中寻回然后给他一个新的起点,寂寞作为一种享受并非所有人都有资格拥有的,那些花天酒地的人们,那些利欲熏心的人们,他们脸上是无法看见寂寞的影子的,唯有那些青灯伴黄卷常潸然落泪的人们的改里才有容纳寂寞的房间。
  
  寂寞是同为现实生活中没有能够悬挂心情的树,草多了,也就掩埋了继续前进的路,只有待在原地,别人都走了,留下了你,寂寞就来和你为伴了。寂寞是一种资本,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须修饰,对月难眠是一种寂寞,欲语又止是一种寂寞,哗众取宠是一种寂寞。那么寂寞的人就是一条鱼,鱼常常因为河水看不见他的伤心的泪水而暗自神伤,自得寂寞。
  
  寂寞是因为害怕,害怕太多的事情会失去,这是社会化带给我们的产物。在社会化快节奏的旋律里我们常常会显得十分地仓促,不停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眼里全都是新鲜事物,对于新鲜事物我们总是没有安全感以致于不敢寄托情感。此时的情感我便以游离状态存在着,飘浮着并孤独着。美的事物总是孤芳自赏着一如高傲的灵魂总是孤独着,一个超世俗的灵魂,是无法被世人所接受的,由此想到梅,傲雪开放的梅以其独特的秉性为世人所赞美,却有极少直义人雅士颂其秉性背后的孤独,独万世凄绝独腊梅一枚,怎么不孤独,怎么不寂寞?仁人志士品高而德馨,芳名远播,大抵其生活与世俗相抵触,究其原因,就如一只凤凰落在鸡群里宁愿饿死也不愿承认自己是鸡,而与鸡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的道理是相通的,其寂寞是满腹文词却无人能听,谁道这不是一种悲哀的寂寞?
  
  寂寞是一把刀,划开生活的喧闹。寂寞是在某座车水马龙的城市的某座大楼的某个房间里的某扇窗户前俯视人潮如涌,心里忆着某些人,某些事,泪流满面。
  
  生死
  
  存在即被感知。
  
  存在即为合理。
  
  上天极其公正地创造了宇宙的,有开始便有结束,有生必有死。
  
  生着自然是一种幸福,与宇宙中万千生着的生命相得益彰,从被感知的生命那里获取着幸福。万物以其求生的欲望在物值宇宙作斗争,其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在艰辛里摸索着幸福。人生着唯一的目的便是寻求幸福,而广袤的自然赋予人类贪婪的本性,从而这个“幸福”是从未被人类所寻得的,所以生的人们忍着物质世界的折磨不停地追寻着,一代一代地寻找下去,万物得以生生不息。
  
  我很多时候都在思考着死的问题,我不是惧怕死,而惧怕死的时候我什么也没有留给这个世界,所以,我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思考着怎样生。生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供世人选择,大数只能作为俗民的生命选择碌碌无为,沿着民约俗成的轨迹向前走着并不断消耗着,少数生命在历史的必然下偶然地成为英雄,被历史铭记,生着不定得惊天动地,但至少试图改变过,上天把我们放在自然中其本意并非只是让我们踩着前人的躯体改变着世界,而是想让我们在踏过这些没有留名的躯体时有所思考并试图改变自己。
  
  死,作为生的一部分,是生的延续。古人有“羽化登仙”之说,难究真假,“极乐世界”也是生命主观世界臆造的幻象,“轮回之说”更是赤裸裸地展现了世人对“死是生的延续”的感性认识。死,涵盖了一切意义,包括失去、痛苦以及无欲,这些作为整个生命的一部分是生着的生命无法感知的,死,为生命完成旅程,作为生的延续是少同样的姿势和生一起并首驱的。
  
  生死作为人类最难解开的迷是不受意识所支配的,对于生机法则我们是无能为力且是被动的。佛家诸多戒律是教以人类生死之道的。佛家追求无欲、清空、希望达到“处息诸缘,内心无喘”的境界,佛家至信若是参透禅机以及生死之源,死便是超乎其自身含义的解脱延续。佛家讲究无为、戒性,所谓根本五戒,沙弥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这些戒律要求佛门弟子在生着的时候忍受一切来自生的压力与折磨,死后便好往生净土。佛家生死观貌似斩情断要,破裂俗,洞悉生死,无欲无求,其实不然,生死并非斩断情爱方能了断,且生于市井却欲不食人间烟头,无为而了度此生。这与上天创造的目的是相悖的。
  
  生是包容死的,死也延续着生,从人类出生的那一刻起生命便慢慢死亡着,死是一个漫长而又短促的过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生的时候,没有真正意识到死以及死去什么也没有留给这个世界。
  
  床
  
  我是极贪恋床的,尤其是在这样缺少的睡眠的时光里,我对床的迷恋达到了无可复加的地步。
  
  然而,床是罪恶之源,床是衍生一切欲望的源泉。每个生命都在床上诞生,也必将在床上终结。一个生命的诞生必将孕育着欲望。一个生命在其生着的时间里有绝大部分的时间在床上躺着,仇视、罪恶以及其他诸多因欲望膨胀而形成的毒瘤思想便是在此时诞生并在以后的日子里付诸行动。床在给生命提供休息空间的同时亦以种种幻象诱惑着生命,梦便是床常常使用的一种伎俩。梦给生命制造假象误导其前进的脚步,诸多的生命正是因为贪恋梦的轻松舒适而消逝在床上,所以说床是刽子手也毫不为过。
  
  温柔富贵乡同样与床有关。温柔,说的是女人,清柔如水的女人,富贵无非金钱、权势两样。必定有人认为躺在用权势夯基,金钱镶嵌的床上,怀拥美女,此乃生命之最高追求。然而,床也是可以终结一切的,包括生命。“温柔富贵乡”大抵体现了部分被欲望扭曲了生命的歧途追求,这与其诞生于床上是逃脱不了干系的。
  
  我们熟知的德国伟大的文学家歌德,一生留下许多不朽的著作。他的诗剧《浮士德》是人类文学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瑰宝1832年的一天,当人们走进歌德住室时,他手里握着笔,呈现一副闲目深思的神态,大家以为他正在闭目养神。岂知,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在写作桌边已经停止了呼吸。大家必定惊奇,歌德的生命并非终结于床上的。他被他物文字谋杀了,歌德并非拒绝床的柔软而是其信念战胜了床的召唤,在床的柔软与其生命的追求之间歌德始终如一地执著于其信念而摒弃床,事实证明,歌德的闻名正是因为其生命终结于书桌边而并非躺在柔软的床上在众人惺惺泪水中惬意地终结。
  
  众多生命在共终结之际必将回归床上。即将终结的生命是极其脆弱的,是对生的压力与折磨的恐惧的缩影。生命的终结,必将伴随着痛苦,修行,失落的湮灭,“死去方知万事空”,大彻大悟于生命终结之际,回归诞生时的无欲无求。床衍生欲望亦毁灭欲望。如歌德一般终结并百于床上的生命,并非拒绝死亡,而是其生的理念超越了欲望本身,生的理想脱离了欲望的自行其是而成长为一种不自觉行为。
  
  生命在床上诞生,生命在床上终结,一切看起来仿佛完美无懈,然而床的真正意义在于对生命的过渡,床把生命创造出来并让其走入社会凭其本能和优越感在众多生命中的百样姿态地前行,然后在过渡时掂量生命带走了多少留下多少并以此来衡量生命在浩浩宇宙中的价值。
  
  因此我开始排斥床了,我种“排斥”是主观上有意减少与床接触的时间从而使我不得已不停地靠走动双腿来抵制床的诱惑。我想我是对的。
  
  后记:我对生活的感性认识是群体文化驯化的结果,这是生存的耻辱,然而这些文记或者说是自身的理念和兴趣已开始融入我的血液,常使得我不住地思考着并拷问着自己的灵魂,追问这些意志的来源,归根到底是对生活焦虑不安的原始反映。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