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每一个时代或者每一个时期的文学创作跟这个时期的社会观念、思潮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变迁与文化发展创新的共时语境中,2021年度新疆文学作品的出版发行,总体上呈现出现代化转型的时代表述以及集体记忆协作性书写、人性的探索和思考、文化交际等全新的叙事尝试,但碍于篇幅原因,本文只重点选取2021年部分具有代表性与具有影响力的年度出版发行的新疆文学作品进行评述。在笔者看来,这种时代表述或者现代化转型中文化的创新性继承发展以及视集体记忆、城乡交融为叙事符码的书写策略,在他们的书写中可以集中概括为如下三种主要叙事主题阐释。其一,不可分割的对乡土的眷恋与对怀旧空间的追忆;其二,对新疆地区风土人情与历史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继承;其三,集中塑造并描述在新时代下追求美好生活的人物形象,展现新疆文学创作一以贯之的人文主题。本质而言,这种创作的时代表述与叙事尝试,其自身多少体现出新疆文学创作者反思自己的创作如何适应时代发展,承担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重新在新时代的语境中更加恰当地完成为新疆地域代言的文化书写。
集体记忆的协作性书写
2021年度出版的众多新疆文学作品,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主题创作上呈现出反映新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进行的奋斗历程的主题表达,这一表达落实在文学作品中则表现为将回忆作为一个元素。在一部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回忆主要来源于作为创作者的人本身,即作者的记忆。如小说《大国脉》书写国家能源“大动脉”建设事件,这与作者徐智勇曾经作为石油工作者的经历密不可分,作者的个人记忆融入文学创作,才能细致生动地写出石油工人的生活与工作状态;再如王贵生的《听见边关》以作者西进帕米尔高原的经历以及在高原中的所见所闻为素材,展现了以戍边军人、戍边民警为代表的戍边者的真实生活。而小说《柳梭沟的春天》集合了作家尹徳朝近两年在“访惠聚”工作队亲身经历的许多故事,讲述了风城市民政局干部何明超作为一位年近54岁的老党员,在担任“访惠聚”工作队队长两年时间里的经历和故事。再如长篇小说《夜莺歌唱黎明》生动展现了新时代维吾尔族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小说《白水台》则以白水台草原牧场上哈萨克族牧民尤莱?叶森与侄子叶瑞克之间的故事为线索,叙述了白水台新村村民们的生活变迁。这两部作品创作的成功与其作者阿拉提?阿斯木、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扎根基层的经历相关。以上这些文学作品的创作皆取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或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作者凭借自身的生活记忆和丰富的情感创造出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文本世界。
此外,2021年出版的小说还集中反映了存在于新疆人民“公共视野”和“集体记忆”内的新疆发展建设史,它引发了不同类型的记忆书写活动。如王族的小说《达坂兵》以当年修建新疆独库公路为关注点,旨在呈现军人们在风暴、大雪、雪崩和严寒中体现出的坚忍、不屈、拼搏和忠贞精神;赵光鸣的小说《伊吾河穿过群山》则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疆为故事背景,讲述中國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与意图割据新疆的叛乱者在伊吾展开维护国家主权的激烈斗争。《遥远的西戈壁》围绕新疆兵团,讲述兵团农场职工几十年来守卫疆土和边疆线,开拓建设实现戈壁变绿洲的故事;而董立勃的新作《可可托海往事》故事素材取之于相关史料和当事人的回忆讲述,力求尊重历史事实讲述为国还债、助力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研制的“英雄矿”“功勋矿”可可托海的往事。这几部作品均以新疆某一个历史时期内的大事件为依据进行文学创作,可以说,作品故事本身就是一个“记忆容器”存在于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之中,既有时代大事件,也有时代英雄人物。如由新疆维尔自治区作家协会编的小说《大地雕像》则通过讲述八件新疆往事,塑造出八位为新疆事业发展默默奉献、奋斗终身的人物形象。再如甫拉提?阿不力米提的《那些岁月》则讲述了林基路烈士在新疆库车县任职时的故事。小说叙述林基路同志在库车县任职期间,清理冤假错案、惩治贪官污吏、改善水利设施等事情,塑造出一位“一心为公”的好县长形象。
人类的记忆是承载历史、建构文化的重要媒介。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家们形成庞大的记忆群体,而记忆群体由于共同的指向——即记录新疆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所进行的波澜壮阔的奋斗征程,从而构成一种“协作性的书写”。他们各自围绕过去与当下在新疆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事件展开写作,从展现新疆革命历史事件到展现新疆重点行业宏阔发展历程、从展示中国优秀共产党人风采到聚焦群众生活新面貌,不同类型的记忆书写最终构建起文学叙述中新疆发展的历史时空。
知识性的开放文本结构
记得《醉翁谈录》有云:“夫小说者,虽为末学,尤务多闻”。中国古代以诗文为正统,小说则被视为小道,但小说在广泛吸收街谈巷语的发展过程中囊括了驳杂而丰富的知识,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就此来看,2021年出版的新疆文学作品在兼顾小说文体可读性的同时不乏知识的趣味性。如王族将广博的知识纳入《西部生物志》的叙事系统当中,在记录具有典型西部地域生存特征的动植物的同时,又穿插着西部文史知识、地方谚语俚语以及动植物背后丰富的传说故事,这构成了丰富的知识谱系,由此增强了文本的阅读趣味性,作者所传达的人与生态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也更易被读者接收;再如王族的动物叙事系列作品《沙漠中的骆驼》《荒野中的猎鹰》《村庄里的狼》等延续了《西部生物志》的文本结构,三部系列作品对动物成长过程、习性、行为等的描写是在以散文化的笔调写就的故事中展开的,故事的文化意蕴赋予了文本以知识况味。无独有偶,刘亮程大自然牧歌系列《春天的步调》《今生今世的证据》《我孤单一人站在童年》《寒风吹彻》《树上的孩子》以自然博物、田园风景、童年成长、故乡亲情为主题,生动鲜活地描述了乡野的100多种动植物,既有自然世界的丰饶,又有乡间生活的野趣。在这里,知识性丰富了文学的艺术世界,拓展了读者的阅读空间。
知识性是小说的一个重要审美维度,对于丰富小说审美内涵、提升小说审美品格具有重要作用。如阿拉提?阿斯木的《他人的篝火》中,知识叙事是反映中华各民族文化之间对话交流的一种叙事手段。《他人的篝火》立足中华文化立场,叙述新疆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知识交际的经验,传达出叙述主体美美与共、多元一体的审美立场。可见,知识性在小说的整体叙事建构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知识性在一定程度上赋予文本开阔性和自由感。再如由上海市作家协会编的《到新疆去:西域行走笔记》,这部反映上海作家赴新疆喀什采风成果的文集讲述了上海援疆干部的故事,涉及医务、教育、商贸、电信等多个领域,涵盖南疆风土人情的介绍和沿途交往人物的摹写,收录上海作家赴新疆喀什采风的见闻感受,展现出叙述主体开阔的视野。再如朱崇生《伊犁日志》的创作亦有异曲同工之妙,作品以游记形式将有关扬州、伊犁、江苏援疆工作的叙述融合在一起,包含作者在伊犁的亲身体验和对历史的思考,诗情与游意相结合,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来自草原的优美厚重的自然与历史长卷。
作家的知识和经历也影响着小说的文化风貌。2021年8月出版的《我从未与世界如此和解》是新疆诗人吉尔最新的诗集,诗集从诗人的生命经验出发,收录了诗人百余首优秀诗歌。诗集中的作品以南北疆地域为背景,聚焦于新疆地域的历史文化与风土民情,但诗人又表现出栖身“地域”放眼“世界”、肯定实现自我价值的书写态度,文本也由此呈现出一种开放、开阔的姿态。首先,诗集中展示了新疆的世态人情。吉尔在诗歌中与各色人物对话,借此完成对新疆世态人情的描摹;其次,诗集展示了新疆地域的构成要素。沙漠、雪山、神木、峡谷、村落、河流、葡萄园等富有绿洲地域特点的意象,在吉尔的独特视角和诗人笔触中得到观照和剖示。最后,诗集也展示了丰富的新疆历史文化遗存。譬如诗歌所抒情赞美的小河墓地的无字墓碑、细君公主墓等。这些不同向度的内容书写构成了诗集丰富的知识谱系,继而造就了小说开放的文本结构,最终完成了对文本的诗性表达。
人性思考与人文关怀
传统文艺理论认为文学是人的文学,文学作为人所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美,它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主体、以人为目的。基于此,文学作品中的人性主题与人文关怀也从未中断。2021年出版的新疆文学作品中,刘亮程的长篇小说《本巴》最为突出。该小说首发《十月?长篇小说》2020年第5期,荣获“2021 花地文學榜”年度长篇小说奖。《本巴》这部长篇小说反映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探索与思考,具体而言,这种探索与思考隐含在作者对时间的独特关注上。在现代小说中,时间往往被作为基本线索把各种相关的情节组合串联起来,使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呈现在一个逻辑层面上。如此,时间是沿着结构框架进入小说叙事当中,时间在小说中实际上作为叙事手段,表现为人类生存的一个外部条件。《本巴》作为作者写给童年的史诗,亦流露出作者的人文关怀。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刘亮程的散文集《风中的院门》亦入围本届花地文学榜散文榜单。两部作品同时入围,这在八年来的花地文学榜榜单中比较少见。在该散文集中,人和村庄的命运始终连在一起。作品写村庄的气候风貌,写村庄人际的温情,也写农民的苦难,作者在诉说村庄生活的点滴之中包含着对中国乡村文明未来发展的忧虑,这也不啻为一种浸润了作者人文关怀在内的文学叙事表达。
结? 语
总之,纵观2021年度新疆文学作品概况,不难发现以下三个显著的特点:首先,文学创作、集体记忆书写与讴歌新疆历史发展历程的整体融合。其次,文学作品内容知识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文本空间建构。第三,人物命运、人性反思与人文关怀之间的情感表达,延伸展现出对故事里人物生活困境的现实窘迫以及基于时代发展进程引发的人性的探索与思考。相较于其他省份2021年度的文学作品,新疆文学作品大多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与民间性特征,且尝试发出时代声音,作品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塑造,大多是表现在当代社会中,人物对于生活现状以及个体命运的体悟,从而展现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以及创作者自身对当代新疆文学创作表现出的个人责任与时代使命。与此同时,我们在对2021年新疆文学作品进行文本细读的过程中不难发现,时代发展与文化融合的现实语境中,新疆文学的创作更倾向于展示出新时代新疆所具有的崭新面貌以及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文学创作逐渐呈现出时代性、地域性与民间性杂糅融合的特点,显示出新疆文学创作正在逐渐做一次文化融合的叙事突破,尝试打破原有的单一的文学表达空间,力图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整体格局中,重新把握新疆文学创作的叙事脉络。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