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寻访刀郎诗人

时间:2023/11/9 作者: 伊犁河 热度: 21550
雅楠

  1

  “百灵鸟飞来,落在白杨树上,我对党的爱,燃烧在我心上……”

  第一次看到这首诗,是在新疆喀什地区麦盖提县恰木古鲁克村的“农民诗人专栏”里。专栏里的诗有不少, 基本上都是传统的七字句式,很有当地那种幽默诙谐的地域特色。在众多的诗歌当中,唯有这首诗与众不同,他打破了当地诗人固有的七字格调,用一种更赋有新意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具有现代新诗的味道。乍一看,我还以为是一位年轻人所写,毕竟年轻人容易接受一些新的东西,诗有变化也是很自然的。可当我看到作者是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时,我的内心十分震惊。

  于是,我决定推后自己返回乌鲁木齐的时间,准备亲自去寻访这位叶尔羌河畔的刀郎诗人、大地上的掘字者—— 阿巴斯·提拉(后面简称阿巴斯)。

  阿巴斯老人是麦盖提县的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今年 71 岁。听说阿巴斯老人不仅会掘地写诗,他的革命歌曲和样板戏唱得也不赖。什么《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老人家均可张口就来。不用听音乐,也不用看歌词,一切美好的记忆都是来自于大脑深处和内心情感。

  其实,在偏远的南疆地区,由于农村的交通不是十分发达,语言环境尤其闭塞,但阿巴斯老人不仅会说国语,还会唱一口流利的京剧,他的故事在当地不仅仅是一段佳话,更是一段传奇。

  然而现在的南疆却大不一样了。当你不经意地从村里走过,不仅孩子们能熟练地使用国语,就连大人们也都学会了用国语跟你交流。而这样的转变,也不仅仅是时代进步的转变,也是人心向好的转变,更是民族振兴的转变。

  带着无限好奇心,我与著名诗人狄力木拉提·泰来提老师一起来到了阔什艾肯村,寻访这位在新时代路上努力追梦的刀郎诗人。

  走进环境优雅的院落,探步往里,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就坐落其中。院子里有很多人,有的在聊天,有的在娱乐,还有的在学习。在热闹纷杂的人群中,当我问到阿巴斯老人时,村民们显得异常兴奋, 纷纷凑了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倾情相告,用真实和好奇来还原这个传说中的传奇人物。

  阿巴斯老人的家在阔什艾肯村一小队的南面。与村北集中居住的村民家不一样,没有葡萄藤攀援遮阴的马路,更没有出行方便的宽阔大道,而是要通过一条狭窄的被植物侵占遮挡的田间小道,步行二十分钟左右才能抵达。当然,还可能有更宽阔一点的道路,只是我还没有寻访到而已。

  有人说,美是需要一步一步吸引和认识的,这一点我是十分认可的。

  因为就在我们将要抵达老人家里的路上,有一排长达近一公里的高大壮美的白杨树,它们个个钻天,棵棵成材。这些尤物,不仅常年陪伴着老人在这里守望, 还经常以不同的姿态出现在老人的诗歌里,那种威严和壮美足以引人仰望。这也许是老人几十年来用心培植的希望吧! 我禁不住感叹。

  刚到老人家的大门口时,我被那十分特别的门面所震撼了。除了墙面上通体的青果绿比较显眼外,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爱国标语更加彰显温暖。顺着大门两侧, 两盆盛开的花朵正在墙面上娇艳绽放,花朵上面有两个红灯笼,虽然画得不那么圆整,却鲜红亮丽,一派祥和喜庆的景象。大门的门头上写着的“热爱祖国,实现中国梦”也印证了老人多年逐梦的心愿:“和谐中国,幸福人民!”

  大门右侧本是一段院墙,却也被老人粉饰成和门头一样的颜色,主要是为了绘制一幅心目中的爱国蓝图。墙体最上面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下面正中画着一面此时此地令人内心激荡的五星红旗,红旗的两旁写着“听党话 跟党走”。再往右是一位汉族老人和一位维吾尔族老人在亲切地握手。当我看到在两位老人的画像右面,写着一句“民族团结一家亲,团结起来,保卫祖国”时,我顿时豁然开朗。嗬!果然是一幅图文并茂、别具一格的图画。图如此,人一定也相似 。

  听到我们到来,老人赶忙迎了出来。看着眼前这位身形瘦弱,双手颤抖的老人,我竟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难道这就是才情出众,且有着“刀郎诗人”称号的阿巴斯老人?可事实告诉我,胸怀广阔、内心强大的阿巴斯老人正面带微笑, 伸着双手就站在我的面前,而我也赶紧用虔诚的双手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

  老人用手指着墙上宣传语逐字逐句地读给我们听,抑扬顿挫时胡须抖动,流畅利落时笑容满面。看得出他早已熟读于心了。听着老人热情洋溢地解说和指引,顿时让我对老人家肃然起敬,为刚才不成熟的内心感到无比惭愧。

  “ 没想到您是如此热爱党,热爱国家!”看着老人满脸的自豪与激动,我也难掩心中的感动。然而老人却很淡定地回答:

  “当然,虽然我是一个农民,但是党和国家在我心中就像山一样重!”

  2

  跟着老人进了院子,我仿佛是头顶着

  “热爱祖国,实现中国梦”的豪情壮志,走进了他的青春壮丽时代。

  老人家的院子并不大,但十分干净利落。院落里就像是布置了一个“十”字形状,花、菜、房、院,各占四分之一,而且在十字线上还摆放了各种盆栽,这估计是老人家有意而为之的吧。其实作为一个内心丰富的农民诗人,能够将门面都布置得如此有才情,院子里的这点部署对他老人家来说也不足为奇。

  值得一提的便是小院子里遮天蔽日的葡萄架,这个葡萄架把整个院子给遮挡了起来,夏日可乘凉,冬日可挡风,着实是个活动的好场地。而今天,我们就要在這个凉爽的葡萄架下聆听一位老人的青春时代,我要在这个优雅的院落里感受一位老人的诗情岁月。

  在这里,院落虽小,但主人情深;语言不通,但诗情浓郁。

  老人拿了几把小木凳,摆放了一张桌子,又从房间端来了一盘水果,有石榴、无花果和梨子,还有顺手在葡萄架上刚摘的一大串新鲜的葡萄。对于聊天来说,已是很丰盛了。

  说明我们的来意后,老人低眉微笑, 不敢言语。我知道有狄力木拉提老师在, 老人家是有顾虑的。为了让他放松心情, 我们与他话起了家常。

  老人告诉我们,他的诗歌创作从年轻时候学唱刀郎歌开始的。刀郎歌是当地原生态的一种演唱形式,曲调优美,歌词也很有韵味。刀郎歌和刀郎舞一样生动而形象,点点滴滴都透着刀郎儿女纯朴的生活日常和性格习惯。

  唱歌自然是要背歌词的,在背歌词的过程中,优美韵律和创作意境使老人

  在困苦的生活中找到了快乐,甚至痴迷。渐渐地,他开始在音乐中升华,再升华,从开始自己填词,延伸到诗歌创作, 他一步一步地在进行着完美的自我转型,只是这样的完美转型与食不果腹的年代形成了极大的冲突,甚至有人会认为他倾注了心血的创作只是在浪费时光,不务正业。

  为了缓解接下来的紧张气氛,老人主动为我们奉上了一段京剧《智取威虎山》和 一首红 歌《敬 祝毛主席万寿无疆》。让人感到震惊的是,一首革命歌曲竟然能让一位从未参加过革命的、南疆偏远农村的维吾尔族老人家唱到声音哽塞、双手颤抖、热泪盈眶。可见老人家对革命歌曲的用情至深,当然也流露出了老人对党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新生活的向往。本来老人家还要为我们唱一段《红灯记》选段和《沙家浜》选段,被狄力木拉提老师给委婉地拒绝了。我知道狄老师的用心,他是怕老人家情绪太过于激动, 毕竟是七十多岁老人了,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的诗歌畅聊是在老人的一阵革

  命歌曲之后正式开始的。在如此舒爽自然的葡萄架下,轻松聊文学,肆意谈人生, 似乎正应了王维的田园之景,“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而此刻杏树坛边的我们,虽然不是“渔父”,可老人家的院子却是“桃花源”里的人家,如此说来一点都不算夸张。

  言谈之间,阿巴斯老人感慨地说:“我的才情来源于这个养育了我的国家和这片土地,我的诗歌来源于我丰富多彩的生活。祖国成立已经 70 周年了,我生在新中国,基本上与新中国同龄,也和祖国一

  样经历了艰难岁月。祖国几十年巨大的改变,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和兴盛为我们带来的各种优厚待遇。尤其是现在,我们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裕,这可都是祖国为我们带来的呀!我们老百姓感动的泪水流也流不完,内心想说的感谢话儿说也说不完,特别是像我这样经历过苦日子的人,感受就更加深刻了。可是我现在老了,也给国家帮不上什么忙,除了不给国家添乱,就只有通过我的这支笔,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激之情了。”

  3

  家乡的巨大变化让阿巴斯老人充满了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老人就用笔写下了这一首歌颂家乡的诗歌:

  美丽家乡麦盖提

  美丽家乡麦盖提/土地肥沃水更美/ 瓜果飘香惹人醉/红枣核桃营养多//家家都有小果园/勤劳双手来打扮/祖国母亲在心头/心系百姓送温暖//农民兄弟快来吧/撸起袖子加油干/大家一起往前走/跟党前进奔小康。

  美丽的麦盖提是阿巴斯老人的家乡,也是新疆喀什地区最边远的一个县。它紧依着叶尔羌河和塔克拉玛干沙漠,风景优美,瓜果飘香。看着如今的幸福生活,老人心里感慨万千地说:“从电视上看到全国人民都在脱贫致富奔小康呢,内地的农民兄弟们都撸起袖子加油干呢,我们刀郎儿女也不能落后,也得伸出勤劳的双手建家园。”老人的一番话语里其实是藏着故事、育着希望的。他希望现在的年轻人能重振信心,在党和政

  府的引領下,撸起袖子,甩开膀子,端正思想,迈开步伐,跟全国人民一起前进, 齐奔小康生活。

  后来他又写了一首歌颂共产党的诗, 这首诗不但是老人自己的真实生活写照, 而且在传统打油诗的基础上有了创新和突破。他打破了七字句的禁锢,也就是说有了现代新诗的味道。这在麦盖提的农民诗人队伍里都是创新第一人,而且阿巴斯老人还是文化水平最低、写诗时间最长、年龄最大的诗人。

  歌颂我们的党

  百灵鸟飞来/落在了白杨树上。/我对党的爱/时刻燃烧在我心上。/我坐在安居房里/心里想的是和谐/是党给了我幸福/我要歌颂共产党。/用歌声来赞美/ 刀郎儿女个个强/总书记的话语/是点亮心灵的明灯。

  老人住在村落偏远的一道巷子里,他家门口有一排高大挺拔的白杨树,树上总是回响着小鸟的鸣叫声,像百灵鸟一样, 婉转动听。百灵鸟是一种美好的精灵,也是一种和谐的象征;白杨树是团结的象征,也是不屈的力量。老人对白杨树的钟爱如同他对党的热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所以他才会在诗中用到百灵鸟和白杨树, 他才会在自家的门口绘制一幅热爱祖国、祝福祖国的蓝图。这是他的信念,也是他的忠心。就如同诗中所表达:总书记的话儿如明灯,照亮了刀郎儿女的心灵,刀郎儿女载歌载舞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如今的幸福生活。

  阿巴斯老人激动地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啊! 现在人人有医疗,孩子上学读书全部都是国家负担,还这个奖励,那个补助的,真是太幸福了。可

  我们再幸福也不能忘记了我们的党和国家,他们是费尽了多少心思,发动了多少干部,才使得我们摆脱贫苦的生活。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任何时候也不能忘了为我们谋求幸福的共产党人呐!”

  4

  老人还告诉我,小的时候因为家里穷上不起学,上完小学就不再念书了。那时候,由于父亲是个木匠,被请去在一个厂子里做木匠的活儿。因为当时辍学在家, 家里也没有多少活儿可干,他就经常到父亲工作的厂子里帮父亲干活。就是在那里,他认识了两位对他的人生有着深刻影响的汉族兄弟,也就是他父亲的两位汉族徒弟。

  “ 刚开始我也不认识那两位汉族兄弟,对他们还十分排斥,动不动还偷偷地扔他们的东西。可无论我怎么做,他们还是乐呵呵地对我,也不生我的气。后来被父亲知道了以后,父亲十分生气,我还挨了一巴掌。我生怕他们抢了父亲对我的爱,甚至还不顾劝阻地埋怨和责骂他们。可能是父亲怕我对他们的积怨太深,就将我叫到一个房子里悄悄地告诉我:这两个人是共产党派来的大救星,要不是这两个人,你的父亲我早就死了,你哪里还能见到现在的我?还能吃上热乎乎的馒头?”阿巴斯老人十分动情地抹着泪水说:

  “那时,村里的地主吐尔洪让我家交钱买沙袋抗洪,如果不交就把我父亲拉去当沙袋埋了,可我们家哪里有钱,父亲每天挣的钱还不够一家人吃饭的呢。实在交不上,父亲就被吐尔洪拉去了坝上,甚至做好了赴死的准备,只是因为放不下我们,父亲拼命挣扎着。就在关键时刻,这

  两位共产党员出现了,是他们出面阻止了吐尔洪,救了我父亲,要不然父亲就被吐尔洪当作沙袋给埋在抗洪坝上了。所以从那以后,我就知道了共产党就是我的恩人。”

  从那以后,老人和那两位汉族兄弟也就算是慢慢地认识了,并且跟两位汉族兄弟学了很多东西,他的样板戏和革命歌曲都是跟他们学的,他还学会了内地的很多手艺,而这些手艺在当地也是少有的。

  所以,经过那段时光的老人们,尤其是像阿巴斯这样感受过党的恩泽的老人, 对党的热爱自然是根深蒂固、坚定不移的,党就是他们心中的红太阳。

  听说老人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首歌,我提出想看看,谁知道老人张口就来: “敬爱的习近平总书记,我们十分热爱您, 您是我们老百姓心中的无限希望,我想把 话儿捎给您,我想把歌儿唱给您,您是我们心中那座明亮的灯塔……”。老人家还 说,如果有机会他还想亲自唱给习近平主 席听呢。说到此刻老人开心地笑了,我们 也陪他一起开心地笑了。

  多么动人的故事,风雨飘摇几十载, 竟为心中那一股感恩的信念。

  5

  现在的老人家每天过得都很开心,也很幸福。不仅儿女都支持他写作,连孙子也引以为傲呢。他时时刻刻都在教育自己的子孙们,做人一定要知恩图报才对。孙子问他为什么要唱这些革命歌曲,他的回答能感动寰宇。

  他说:“我们过去的生活很苦,就是我歌里唱的这些人,他们不惜牺牲自己的生

  命,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你们也要学唱这些革命歌曲。我们唱这些革命歌曲,就等于继承了这些革命人的精神和力量。虽然这些人现在都不在了,但我唱这些歌曲时,感觉他们还能听得见呢,因为我心里有他们。我感恩我那个时代的共产党人,是因为他们救了我们。你们也要感恩你们这个时代的这些共产党人,因为他们也给了你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怪不得,老人无数次在诗歌里书写共产党,其实就是在感怀自己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纪念自己对那两位共产党员兄弟的情意,这样的情怀确实值得书写, 这样的恩情确实永生难忘。不仅老人家感慨,我们也为此而感动。

  时间总是溜得飞快,我们在阿巴斯老人家的院子里度过了一个很愉快的下午。起身离开的时候,刚好碰到老人的儿子巴图尔江下班回来了,说明我们的来意后,巴图尔江也很高兴,他告诉我们:“爸爸坚持了一辈子很不容易,他会写诗我们也非常自豪,我们以后肯定会继续支持他的!”老人听了很高兴,有家人的支持比什么都重要,他表示只要活着,他就要将写诗坚持到底。

  有人说:把心用在哪里,哪里就会开花结果。一个人如果心中有了灯塔,天空自然会亮堂堂的。他把心放在了诗歌上, 他的诗歌就开了花,还获得了奖励;他把心放在了生活中,他的生活便过得有滋有味的,还将幸福的花儿开在了墙壁上;他将心放在国语学习上,他不仅学会了说国语,还学会了唱京剧。

  在我离开老人家的第二天,老人追到了驻村工作队,在那里老人递给了我一沓

  诗文,有用信纸写的,也有用烟盒写的,还有用牛皮纸写的。总之,点点滴滴都是情感,字字句句都是依恋。可以看得出来, 老人家是一位很用心的生活搬运工,他只不過将自己的现实生活搬到了纸上,写进了诗里而已。他的创作无时无刻,他的创作无处不在。

  临走时,老人激动地握着我的手说: “现在对我来说,写诗虽然只是一个爱好, 但只要我还活着,我就要坚持写诗。如 今,虽然我人老了,可我的思想还没老,我 还要用手中的笔,书写我们的幸福生活, 书写现在的美好时代。”

  6

  离开阔什艾肯村,离开阿巴斯老人, 我的内心既是欣喜的,又是沉甸甸的。一幅未曾展开的画卷上,已经被老人家的诗意人生描绘得满满当当的。

  为了探寻更多的农民诗人,为了了解当地农民的诗意生活。我们又来到了恰木古鲁克村57 岁的农民女诗人古丽巴哈尔·吐来克(下面简称古丽巴哈尔) 家里。

  坐在工作队奖励的新沙发上,古丽巴哈尔流着眼泪告诉我:“我们的祖国经历了 70 年的风风雨雨,党和国家为我们做了那么多,我们却什么都不能为党和国家做。作为一个南疆偏远农村的农民,我没有太深的文学造诣,只能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此刻的幸福心情。”农民的表达总是腼腆的,他们却用最简单平实的语言,表达着自己火热的心情。

  古丽巴哈尔出生于一个武装干部家庭,初中毕业那年,与人民子弟兵擦肩而过,这是她的终身遗憾,也是她想要通过

  文学表达自己内心的一种动力。她性格内敛,平时也不善言谈,甚至有时跟别人说话都会脸红,当与她谈起文学,说到诗歌,她就如同灿灿樱花,口吐芬芳了。虽然她的文化水平并不高,可是她对文化的尊重和渴求程度远远地超过我们。

  古丽告诉我:2017 年10 月18 日,也是十九大正式召开的日子。这一天她起得很早,她穿上了自己最漂亮的裙子,又为自己梳了一个漂亮的发髻,不到8 点就来到了村民活动中心,等着和大家一起看十九大开幕式。

  回想起来依然激动万分的古丽对我说:“那天快到九点的时候,我的心情就非常激动,看着习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走上台的那一刻,我的心脏更是狂跳不已。我知道这一刻,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将新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制完成。我们将要迈向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我们将要迎来一个更加美好的时代。回来后我就写了一首诗《歌颂十九大》,这是我当时的真实感受。”

  歌颂十九大

  盛世召开十九大/让内心充满激情/ 宏伟蓝图已绘制/让我们心生感恩。//十九大伟大构想/让我们充满信心/不愁吃住奔小康/一碗奶茶叙真情。//“访惠聚”工作队/是我们心中的家/这是个美好的时代/幸福惠及你、我、他。一首诗歌描画意,一碗奶茶叙真情。在古丽家的美丽新居,我们喝着奶茶,聊文学中的生活,聊生活中的文学,可谓酣畅淋漓,尤为尽兴。

  2018 年 10 月,为了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在山东日照援疆指挥部的鼎力支持下,自治区文联驻村工作队在恰木古鲁克村启动了“国学文化进乡村工程”,这个项目的启动使整个村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的那些老旧破败的墙面不见了,变成了青砖碧瓦的国学文化墙。除了至理名言,还有各民族的经典字画,非常美丽,村民们也非常受教育。

  古丽对我说:“自从国学文化上墙以后,我每天路过都会驻足观看。不仅如此,我每天只要有空闲的时间,都会站在这国学文化墙前看,就算看不太懂文字, 看图也是一种享受和提高。如果有学生在跟前那就最好不过了,我就会主动向学生们学习,问他们字画上写的是什么, 请教他们典故的寓意。慢慢地我学会了很多,也懂了很多。比如孝心和美德,比如修养和礼仪,还比如如何懂得欣赏和学习。总之,国学文化不仅可以提高我的道德修养,还可以提高我的文学创作能力,真是太有意义了,太感谢驻村工作队了。”

  真不愧是诗人,言语绵綿,情意滔滔, 似乎一切美好语言与新生事物均能在记忆的空间自然飞翔。

  7

  古丽是众多农民诗人中的典型,这样的诗歌,她写了有几十首。她的诗歌语言质朴简单,情感也是毫无掩饰,就如同她真诚豪爽的为人。

  乍一看,这样的诗歌似乎很简单,并没有多少文学的重量在里面,可是你将每一个字掰开来看,你会发现在每一个文字的罅隙里,都透着对党的感恩和对生活的热爱。那可都是他们用砍土曼一个字一个字刨出来的无限真情和内心世界,更是他们用每一缕耕耘和每一把汗水换来的脉脉深情。

  感动之余,我问古丽:“ 写作有没有让你的身份发生转变? 也就是说现在村民们看你的眼光是不是跟以前不一样了?”

  当翻译将我的话翻给她的时候,古丽却抿着嘴嘿嘿地笑。我耐不住好奇催她快讲,她才压低了声音悄悄地告诉我: “ 变化太大了,自从‘ 农民诗人这个平台推出了我的诗歌以后,我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大家见了面都对我竖大拇指,夸我的诗写得好,写出了大家的心声。说美丽诗歌亚克西,古丽巴哈尔亚克西。感觉我的身份一下子就比平时提高了很多,尤其是村民们给予我的尊重和信任度也和以前大不一样了。有些人无论是自己的婚姻还是家里的其他事儿都来咨询我,他们想听取一些我的意见,我也会很诚恳地给他们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虽然最后决定还是让他们自己做,但我的意见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参考。这种自信和荣耀, 都是驻村工作队带给我的。所以我非常感激工作队为我们农民诗人所做的这一切,真是太感谢了!”言谈之间透着淡淡的欣喜,也透着深深的谢意,同时还透着村民对文化的尊重与渴望。就是因为文化,才使得她受到大家的尊重;也是因为文化,才使得她在邻里之间有了一定威望。所以她对文化的理解应该更加深刻。

  除了阿巴斯老人和古丽巴哈尔,麦盖

  提的诗人还有很多。虽然他们创作的时间没有阿巴斯那么长久,但同样都是在文学之路上努力奔跑的人们。

  他们有的在家务农,有的在县城打工,有的既务农又打工。除此之外,他们还要兼顾家庭和照顾老人。总之,为了生存,他们只有在自己的工作之余才能写诗。说实话,一点都不轻松。

  在恰木古鲁克村和阔什艾肯村,我分别与诗人们交谈过,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诗歌的热情都很真诚,他们不觉得累, 也不觉得有什么时间冲突和负累。他们认为诗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诗。所以说文学来源于生活,被他们这么更具形象的解释,我突然觉得内心如此舒爽和敞亮。文学本就没什么高深莫测的,只是将生活搬到了字里行间而已。

  他们不停地在生活中感悟,不停地在感悟中生活。虽然生活诸事繁多,但他们将写诗当成了一种生活习惯,在生活之余,在工作之外,他们写下了温情,写下了生活,写下了这个和谐的美好时代。

  这就是叶尔羌河畔的刀郎儿女,这就是麦盖提县的农民诗人,这更是地处塞外边疆拿着坎土曼在大地上默默掘字的人。

  从以前的贫困日子到现在的幸福生活,他们是亲历者,也是见证者。他们就像是春天里的一粒种子,无论时光如何变幻,只要到了季节,就会在沃土中自由地成长;他们更像是阳光下的一朵葵花,无论风雨如何洗礼,只要有了阳光,就会在微风中快乐地歌唱。

  他们用一颗质朴的心感受着党和政府春天般的温暖,他们用自己的良心之笔,记录着祖国 70 多年来的风雨历程和自己美好生活的点滴变化。

  因为他们十分清楚,只要今天用心耕耘;明天必会如诗芬芳。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