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伊犁地名

时间:2023/11/9 作者: 伊犁河 热度: 17627
鲜章平

  琼库什台,遗落在丝路上的明珠

  第一眼便打动了我,这遗落在群山中的碧玉,历经千年风雨的洗礼,依旧素面朝天,默默地坚守着初心。

  风吹来,青松吟唱,河水伴奏。我仿佛看见2000年前玄奘坚忍的身影和顽强的脚步,一步步丈量着从远古到文明的距离,我仿佛看见大唐的士兵在冰川上趔趄前行,打通天山南北,天堑变通途。

  猎骄靡的身影,风一样掠过山峦和河流。大地起伏的呼吸,应和着一个民族的兴衰。悲欢离合,从此沿着阔克苏河的走向,一代代延续在洁白的帐篷和呼啸的马背上。

  静默的草原石人,守候在乌孙古道的身旁,翱翔在天空的苍鹰,传递着岁月的悠扬。

  山坡上的牛羊,仿佛磕着长头,围着一座又一座山,诉说着心中的祈愿。

  远道而来的客人,在惊叹中俯下身子,拨开茂密的草丛,去解读这遗落在丝绸之路上的天书。

  喀拉峻,柔美和壮丽的交响

  远处的雪山静静矗立,皑皑的盔甲闪耀着坚毅,起伏的山峦流动着柔柔的碧波,在霞光的映衬之下,在天与地之间,在山与水之间,勾勒出一幅动人的画卷。

  宛若威武的勇士,默默守护着心爱的女子。两情长久,千年不变。

  那白色是圣洁的白,那碧波是生命的绿。是天地积攒万年的灵气,是人间青春永驻的爱情。

  雪白之下是冰川,碧绿之下是沃土。

  群山以母亲的姿态,养育了一个民族。

  一段遥远的姻亲生生不息,繁衍了大国文明。

  在喀拉峻,所有的想象都显得幼稚,所有的比喻都无法周全。

  一旦沾上了灵气,山就不再是山,水也不再是水。生活有了禅意,思想就有了深度。

  横看成岭侧成峰,更何况还有无限的想象和传说。

  这奇妙,叫人如何言说!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變成一棵草,静静地和着群山的呼吸,随风而动,安然入眠。

  嘎善和牛录,散落

  在伊犁河南岸的守望

  堆依齐牛录乡的一个老人走了,带着深深的眷念离开了伊犁河的涛声。

  或许,他的灵魂会回到松花江畔,去倾听祖先的遗训。

  萨满的舞蹈和歌声,像是从远古走来的苍凉,穿透时空,直达佛嘎善的心中。

  农历四月十八,锡伯人心中永远的纪念。

  这一天,一群人告别白山黑水,穿越风沙和干旱,战胜饥饿和疾病,500多天的路途是多么艰难。

  他们带着刀枪和长矛,带着牛车和犁耙,还带着炊烟和生活。

  即使战火,也烧不尽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他们在向历史宣布:未来,就是前行的动力。

  从大兴安岭到伊犁河畔,跋涉了200多年,他们才走进大地的心房,把根深深扎在广袤的草原上。

  清朝的号角声里,锡伯族勇士的身影在不断闪现。

  一次次战火燃烧,一次次鲜血喷涌,换来了永久的和平与安宁。

  埋葬了亲人,他们放下刀枪,春种秋收,撒网渔猎,在这个叫做塞外江南的地方撒播幸福的种子。

  布占村的阿吉家,一声啼哭换来了大家的笑脸,喜利妈妈的红绸上又打了一个结。

  嘎善和牛录,一天天生动起来。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