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旅行,在汉语印刷世界

时间:2023/11/9 作者: 伊犁河 热度: 14118
黑陶

  人·宇宙

  ——闪电

  闪电,浩瀚宇宙中神秘巨树的局部根系。在恰当的时刻,显示给我看。

  ——最伟大的,是人的想象力

  《易经》之“易”有三解:变易,简易,不易。“变易”,阴阳此消彼长,是宇宙间万事万物的“简易”规律。而这一切,是“不易”的。

  庄生梦蝶。还是蝶梦庄生。人类在做梦;而人类,或许又只是谁的梦境?

  我认为已知最伟大的,应该是人的想象力。疾速,又无垠。超越时间、空间。

  ——年纪

  人类的年纪?地球的年纪?太阳的年纪?宇宙的年纪?

  宇宙,已经137亿岁,科学家推算,再过220亿年后,宇宙死亡。

  太阳,已经50亿岁,它的寿命,还有50亿年。

  地球,已经46亿岁,它的寿命,还有46亿年。

  人类,存在了多长时间?早期猿人:300万年;晚期智人:5万年。

  ——存在“真实”吗

  “在我们生存的这个小小星球上,我们已经发展出可以用软件与数学规则来模拟类似生命体的行为。有一天,我们或许可以创造出具有思考能力的生物,存活在如同马达加斯加雨林那样复杂而多样的丰富虚拟空间里。也许我们还能模拟‘真实本身,而更先进的生命或许早就在宇宙的另一个角落这样做了。谁敢说不是呢?”

  “我们将怀疑真实是否其实只是人为的建构。当我们越来越了解宇宙,而且可以利用计算来模拟复杂的世界时,即使是严肃的科学家也开始质疑真实的本质究竟为何。会不会我们其实都活在计算机所模拟出来的世界里?”

  ——完美动物园

  “如果我们一直碰不到来自外星的访客,或许是因为有能力进行太空飞行的生命非常稀少,或是星际间的旅行极为困难。另外一个可能性是,我们四周到处都是外星人存在的迹象,只是我们对此一无所知。1973年,无线电天文学家约翰·波尔(John A. Ball)曾提出一个动物园理论,他说:‘在完美的动物园或是野生动物保留区里,动物们不但不会与动物园管理员互动,而且也不知道他们的存在。”

  我们到底是?到底被谁控制?

  ——多重宇宙

  “现在有一些杰出的物理学家认为在我们的宇宙之外,还有许多像是一层层的洋葱或是奶昔里的泡泡一样平行存在的宇宙。在某些平行宇宙理论里,我们或许可以侦测到从邻近宇宙‘泄漏过来的重力,侦测到这些宇宙。举例来说,来自遥远星球的光,可能会因为几厘米外、位于平行宇宙中的不可见天体而产生扭曲。整个多重宇宙的概念并不像它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异想天开。根据美国研究者戴维·劳布(David Raub)在1998年对72名顶尖物理学家所做的问卷显示,有58%的科学家,包括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都相信某种形式的多重宇宙。”

  ——逆向时光旅行

  “而今天,我们已经知道时光旅行的确是可能的。举例来说,科学家已经说明以高速移动的物体,其老化的速度会比位于实验室坐标系的静止物体来得慢。如果搭上一枚接近光速的火箭到外层空间再返回,你可能会回到几千年后的地球。”

  天上一日,人间千年。非虚语。

  “由于时间是相对于观察者的运动速度而定,因此宇宙中不会有个放诸宇宙皆准的标准时钟。你的一生对于某个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远离地球的外星人来说只是一瞬间,当它们在一小时后回到地球时,会发现你已经死亡好几个世纪。”

  时间是主观的。一瞬,可以漫长;漫长,有时感觉只是一瞬。

  “理论上的确有好几种方式可以建造出回到过去的时光机器,而不违背任何已知的物理定律。这些方法大多仰赖非常大的重力或是虫洞(假想中的时空快捷方式)。”

  “今天有越来越多的顶尖科学实验室开始进行时光机器的设计。”

  ——渺与大

  宇宙中约有10亿个星系。

  银河系,是其中之一。

  银河系拥有大约2500亿颗恒星。

  太阳,是其中一颗。

  太阳的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

  地球,是围绕太阳旋转的行星之一。

  (波音747飞机全速绕地球一周,42小时;绕太阳一周,6个月。)

  地球,已经存在了46亿年。

  地球上的真正人类,存在了5万年。

  由此,宇宙中的人,何其渺;而人能探究、认识这一切,又是何其大!

  ——无中生有

  “量子力学告诉我们,即使是空无一物的宇宙中,残余的能量场仍然会产生随机的涨落。粒子将如同无中生有那样,从真空中突然冒出来……如果我们的未来无穷无尽,那么只要我们等得够久,几乎所有的东西都会再度出现。刚开始可能只是一堆什么都不是的混沌,但假以时日,蚂蚁、行星、人类甚至是由黄金构成的有如木星一般大小的大脑都可能出现。根据物理学家凯瑟林·弗利兹的说法,只要有无限长的时间,你将会再一次出现。”

  另外的汉语

  如下这些,是内敛,却散发强烈美感的,另外的汉语。

  这些汉语,已经超越公共性质,超越交流信息的词语狭隘功能,而深深进入了内涵复杂丰富的审美层面。

  它们完全焕发了汉语最初、以及未来的独特新鲜光彩;它们像清凉的钻石,各自寂静闪烁着,映射幻显出人类深邃的情感和精神宇宙——

  变

  预感

  你的幻影

  当泪水含在眼里

  给你的信

  忘川

  十个太阳

  蝶衣

  油麻菜籽

  寂寞路

  飞向异乡的

  别离歌

  飞雪

  晨书

  逝去

  落雨的暗暝

  一千个夜

  长夜

  弦上诗

  台北雨

  结束

  一座孤独的岛

  浮云歌

  今年湖畔会很冷

  轻轻走来你的身影

  破茧

  发亮女生

  黄土

  乡

  谢幕曲

  中国人海

  万叶千声

  沉默的你

  红轿

  惊梦

  谈了一夜

  你在日落深处等我

  看我,听我

  狂想

  一座孤独的岛

  组曲:海拔三千

  淡夏

  台北的天空

  重说

  我会在你熟悉的地方

  夜星

  匆

  南方的海市蜃楼

  无声的所在

  点烟

  帘后

  离愁

  梦了无痕

  火焰

  序曲

  海洋

  乡愁

  雨与你

  早晨的晚霞

  太平洋的风

  美丽的稻穗

  腐朽

  水蓝色眼泪

  微凉的你

  十七号省道

  ……

  ——它们,是在我内心产生特别感应的歌曲之名。

  孤独。物质。写作。火车上

  的阅读。父亲病房中的阅读

  孤独是一个作家的基本属性。

  一个优秀作家最后到达的境界,必然是:孤独。

  故乡星空下的房子。青麦、苜蓿、河流和油菜地中央的房子。昼夜不歇的、熊熊烧窑火焰之侧的房子。滨太湖乡镇的房子。作家在拥有孤独。

  “……我尚未知的书,它们永远不由我或任何人决定。”

  独自一人。在你远离世界,独自一人的时候,奇异地,你又顿时拥有了一切,拥有了你内在的、自己的全世界。

  “世界是如此浩瀚恢宏,还具有一种十分明显的复杂性。”

  南方乡镇的星空。闪烁的一颗星的图案:是俯视的一株青麦;是十字花科的花朵;是一只童年微小的瓮(酒瓮。腌咸菜的瓮。闲置不用、蒙尘且倒扣的瓮);是一盏暗红的灯泡;是会耀光的、一只我的玩具。

  “我的书出自这座房子。也出自这种光线,出自花园。出自水塘的这种反光。我用了二十年才写出刚才说的这些。”

  幽暗的上海虹桥站。沉静。幽邃。现代大都市某种潜隐的金属气质。火车上我的邻座,是来自安徽的五个人:一对老人,他们的女儿,还有女儿的孩子——两个调皮的男孩。他们在匆促下车。大大小小、包裹众多的行李。被切割成几何形状的站台天空。尾翼漆成红色或蓝色的巨大飞机,不时,从站台的几何天空掠过。

  “当人们写作的时候,仿佛有某种本能在起作用。写作仿佛是处在黑夜之中。”

  喧嚷热闹的时候,你是空的。你的写作是空的。

  《泥与焰》中,有我少年的孤寂。那是孤寂,不是孤独。孤独,是已经成熟的精神感受。

  这是我的少年的孤寂:冬日浓暮一个人放学回家的孤寂;昏黄路灯和暗黑蠡河的孤寂;蜀山的孤寂;夏天烈日下骑自行车在苏浙两省交界处村野山丘间漫游的孤寂;南街的孤寂;雨天的孤寂;老家房子陈旧玻璃天窗的孤寂。

  “我保持着头几本书的那种孤独。我随身带着它。我的写作,我始终带着它,不论我去哪里。”

  父亲病房。蓝色地面。白色墙壁。“32床呼叫”。“27床呼叫”。“18床呼叫”……走廊里的这种电声在上午持续不停。吊液。躺着昏眠的病人。邻床病人的护工已经在房间的微波炉里开始煮饭。饭香渐起。

  身体的孤独。内心的孤独。后者的孤独对一个作家来说更为重要。

  “身体的这种实在的孤独成为作品不可侵犯的孤独。”

  太湖。一个半岛的临湖房子。宜民山庄。窗下就是苍茫的大幅湖水。湖水。我眼里的一湖前朝遗墨。为什么前贤没有用完?是历经人世的沧桑之后,他们已经不愿诉说?黄昏浸漫下来。桌上是自酿的烧酒。画家友人。湖边山道旁的白色野花,名字叫“白娘子花”。

  “我的手提箱里一直放着威士忌以应付失眠或突然的绝望。”

  我的书,出自哪里?源头何处?

  烧制陶器的火焰。

  童年的星空。

  蠡河内部蕴藏宇宙奥秘的无尽波纹。

  下午家中贫寒厨房的寂静。

  上昼,天窗射下的一缕笔直发亮的光线……

  我的书,还来自从蠡河驶往无锡城的小轮船,来自迷宫般的宜兴合新陶瓷厂和宜兴紫砂工艺厂,来自家门前远处分隔江苏和浙江两省的连绵南山,来自南山那边、少年的我还没有到过的陌生远方。

  “像东方一样芬芳。”

  火车在浙中南行。诸暨:西施故乡。义乌:骆宾王。金华在望,雄浑连绵的山气如铁。对于山,人总有不屈服的征服欲。劈山救母。愚公移山。还有家乡人物周处,扛山而行。

  “塔拉,就是在岩石旅馆顶楼里由那个有蓝眼睛黑头发的外国青年在那个夏夜喊出的那个词。”

  泡桐树花,我的最爱。

  暮春。

  一簇簇,紫白色的铜铃状花朵。

  黑色参差的江南屋顶。旁侧的紫白泡桐花。黑色瓦鳞。

  “孤独也意味着:或是死亡,或是书籍。”

  在江浙某处高高的山顶,一株蓝得逼眼的鸢尾,令我印象深刻。拧扭的文森特·梵高。

  “写作,并不是在明光通透中形成的。欲有所言,却又永远找不到相应的词语。”

  赤红,微微荡漾甚或拂动的陶器,像我的汉字,在宁静强烈的火焰中正被烧成。我的汉字,在火焰中,也由柔软之泥变身为坚硬之陶。每一颗汉字,沾烙有火焰的赤色滴痕。

  “我写作并无目的。我觉得我写就是因为非写不可。我不是有所为而写。”

  楝树花强烈的香气,浸透室内的纸页。

  写书,是一场没有规划的旅行。是探索,也是冒险。

  写书,没有其他,只有它的基本的黄金法则:用汉字书写。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

  在前往太平洋中一个近陆岛屿的途中,我在读这一句话。

  “一个作家,就是一片不可理解的奇异的土地。”

  到处都是汉字——在一个敏锐的、对语词有着天赋触感的作家看来。

  故乡和世界,是由汉字构成的。

  汉字的砌筑、拼贴,成就一幢建筑:你的世界。

  “我们知道这样的事在我们一生中不会再有,但我们什么都不说。”

  幻觉。世界就是一场如梦的幻觉吗?

  燠热旧城中的新鲜荷枝,在盛夏市井热哄哄的人流夜色中,闪耀出独有的清凉、微蓝的圣光。

  水库的落日,又大,又圆。

  “饮酒使孤独发出声响。”

  我相信,写作,是沉默,是无声的喊叫。

  像学生时代去嘉兴。夜色里的大片南湖水。寂静。喊叫。满湖红菱。

  “书是未知物,是黑暗,是封闭的,就是这样。”

  正在写作的书是不能谈的。谈,就会泄气,就会泄露元气,就会泄露天机。不谈,行进中的书便充沛,便生长般强壮。

  “打开的书也是黑夜。”

  油菜荚。恒河沙数的黑色籽粒,细密结实地藏于荚中。青色、沉重的菜荚,与成片成海的青色麦芒呼应。大地在四月如此沉重。成熟、丰收在即的四月土地深隐死亡气息。

  “与尚未写成的书单独相处,就是仍然处在人类最初的睡眠中。”

  瓦屋顶上的南方故乡星空,我永远记得。

  如此清晰的反复——

  “书里的孤独是全世界的孤独。”

  “孤独……它是一种思想方式。”

  红色火焰的乡镇,我所有写作的书籍的隐约底色。

  夜晚。东方的太平洋(蓝色海洋),倒映着这座红色火焰的南方乡镇——这是惟我才能看见的奇异视像。

  “我每天早上写作。但没有任何时间表。从来没有。”

  确实,我看见了书中的黑夜;也听清了:书里的沉默和喊叫。

  “讲述一切生命的黑色哀伤的书。”

  “我写了一些难以理解的书,但它们有读者。”

  作家的写作分为两种:显性的写作与潜在的写作。

  阅读,就是潜在的写作。

  阅读也是镜子,能够照见一个作家隐藏的、真实的精神形象。

  “当黑夜开始来临时……是我们的奢侈,能够在夜里写作的奢侈。”

  需要控制、节制。胸中汹涌待出的河流、海潮,需要节制它们。蓄而不发。控制它们跃跃欲试的奔泻。重要!这就是写作的势能。

  “写作是未知数。写作以前你完全不知道将写什么。而且十分清醒。”

  蜀山南坡上累累繁密的槐树花朵。像龙窑火焰之上的冬天白雪。

  蜀山。这是苏轼登临过的故乡小山。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此生此夜不长有,明年明月何处看”。

  “写作甚至不是思考,它是你所具有的能力。”

  “写作就是试图知道如果先写会写什么……”

  我居住在南方。又拥有着东方。

  南方,夏季,火,朱雀。

  东方,春季,木,青龙。

  一只赤红的鸟雀,穿越夏季和火焰。

  木,是青色的,青龙。春天,一切皆青绿。青龙,潜于东方大海。

  东方。深渊。

  南方。燃烧。

  “写书人永远应该与周围的人分离。这是孤独。作者的孤独,作品的孤独。”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