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现状·热点·展望:建国以来家庭教育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克拉玛依学刊 热度: 16147
袁智慧 于影丽

  

  

  

  摘 要: 家庭教育研究是教育领域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家庭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家庭教育研究也呈现发展态势。对中国知网核心期刊和CSSCI所收录的自1949-2021年的文献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发现家庭教育研究处于增幅状态。但也存在着缺乏对家庭教育相对独立性的关照和对时代适切性问题的考量以及研究基础较为薄弱、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力不足的问题。因此,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队伍建设、增强对特殊结构家庭的关注度、综合多种方法、发挥优势地区和核心机构的引领作用、体现研究的前瞻性以及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共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 家庭教育;计量分析;研究态势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j.cnki.cn65-1285/c.2022.02.05

  欢迎按以下方式引用:袁智慧,于影丽.现状·热点·展望:建国以来家庭教育研究[J].克拉玛依学刊,2022(2)30-38.

  家庭在个体的成长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人的影响最早、最深刻、最全面、最持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1]“無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2]。家庭教育的影响成为每个成员成长过程中永不褪色的生命底色,在青少年的成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家庭呈现出多样化、动态化样态,其教育功能的应然要求和实然问题也趋于复杂化。由此,梳理已有家庭教育方面的研究,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加强并推动家庭教育的理论发展,对其时代性问题的应答成为必然。

  一、分析工具和数据来源

  (一)分析工具

  1.中国知网计量可视化

  中国知网的计量可视化功能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文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以指标数据来描述或揭示文献信息的数量特征和变化规律[3],其覆盖范围、研究角度更广泛、更全面,可进行多维度、精细化的统计分析。本研究通过对研究文献的数量、核心作者、研究机构等展开统计和分析,以把握当前家庭教育研究的基本状况。

  2.CiteSpace软件

  CiteSpace是陈超美博士应用Java语言开发的一款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软件。它可以对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从而通过一系列可视化图谱的绘制来形成对学科演化潜在动力机制的分析和学科发展前沿的探测[4]。本研究使用CiteSpace软件对家庭教育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以把握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

  (二)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核心期刊①和CSSCI②所提供的文献资料为数据,研究年限设为1949-2021年(包含2021年的部分数据),以社会科学Ⅱ辑作为文献分类,以“家庭教育”作为主题、篇名、关键词和摘要进行检索,剔除报告和会议等,共收集到2 163篇文献作为本研究的原始数据。

  二、家庭教育研究现状解读

  (一)相关文献数量变化趋势

  科学知识量与科学文献的增长及其规律是紧密联系的[5],科学文献的数量可以反映其变化情况,是衡量该领域科学知识量的重要尺度(见图1)。自1992-2021年,我国关于家庭教育研究的文献数量呈波动式上升状态,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表明其科学知识量持续增长,有较强的研究价值,其发展态势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研究的起步发展阶段(1992-2004年)。该阶段发文量波动式缓慢上升,共有413篇文献,除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较为宽泛的主题,关于家庭教育投资、思想、方式、观念的文献分别有29、21、17、13篇,这与我国1991年颁布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提出“家长必须承担子女的教育责任”[6]、1996年全国妇联等印发的《全国家庭教育工作“九五”计划》中提出“到2000年使90%的儿童家长不同程度地掌握保育、教育儿童的知识,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子观念”[7]等工作目标,以及2001年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提出“要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提高儿童家长家庭教育知识的知晓率”[9]等政策息息相关。

  2.研究的快速升温阶段(2005-2017年)。该阶段新增发文量加速上升,共有1 358篇文献,是前一阶段的三倍多。其中研究家庭教育投资的148篇、家校合作的109篇、留守儿童教育的104篇、家庭教育理念的72篇、家庭教育问题的52篇、家庭教育指导的24篇。同样,研究主题的变化与以下相关国家政策紧密相连:2002年发布的《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五”计划》提出“进一步提高家长的科学教子水平和能力,构建家庭教育工作指导体系”等八条具体目标;2007年全国妇联等发布《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提出“广泛宣传普及家庭教育及科学育儿知识,规范对家长学校的管理,提高办学质量,积极推进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等十条家庭教育的目标;2016年印发的《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应城乡发展、满足家长和儿童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等。可见,国家的重视引起了学界对家庭教育的广泛关注。

  3.研究的缓滞瓶颈阶段(2018年至今)。该阶段发文量增速减缓,家校合作、家庭教育投资等研究主题依然占据主要地位。新增发文量的减少并不代表家庭教育的研究速度下降和停滞,而是说明家庭教育的研究进入较为稳定和成熟的阶段。通过梳理得知,文献数量跟随国家政策的发布上下浮动,显示出原理论研究占有较大比例、对实践问题的应答性研究相对较少的特点。

  (二)文献核心作者分析

  经过统计和分析,核心作者共有26人,在约1 500名发表关于家庭教育文献作者中只占1.7%。

  2.核心作者群分析

  核心作者群是指发文量较多且影响较大的作者集合[9]。普莱斯定律认为,当某个领域的核心作者发文总量占比达到50%以上,则表示该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形成[10]。从表1可知,26位核心作者共发文160篇,占总发文量的6.9%,与普莱斯定律占比达到50%以上的要求尚有很大的差距,说明家庭教育领域尚未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

  (三)研究机构

  从研究机构的学科属性来看,以师范类院校为主,综合性大学次之,研究所最少,由此反映出师范院校对家庭教育研究的重视。对作者知网节和研究机构进行追溯,发现家庭教育的研究团队也主要来源于这几类院校,与研究机构的发文量排名大致相符。从研究机构地域分布情况来看,主要研究力量聚集在中东部地区。

  (四)研究方法

  教育领域的研究分为教育思辨研究和教育实证研究两种范式。教育思辨研究是“以个体经验材料作为论据,运用辩证法等哲学方法,通过概念、命题的逻辑演绎推理对事物或现象进行逻辑分析,阐述自己的思想或理论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理论思辨、经验总结等[11]。依据数据的收集方式将教育实证研究分为定量实证研究和定性实证研究,主要使用教育测量法、问卷调查法、教育实验法和观察法、访谈法。所收集到的文献研究方法分布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知,思辨研究的成果最多,占总文献量的71.2%,定量实证研究和定性实证研究各占24.99%和3.81%,表明在家庭教育领域中主要是理论研究、应然研究,而对现实问题关切的研究相对较少。

  (五)学科分布

  通过对家庭教育研究领域学科分布的统计和分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家庭教育研究内容的广度以及深度,在整体上把握家庭教育与其他学科的合作情况。吴奇程在《家庭教育学》一书中指出,家庭教育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所涉及的范围和内容都涵盖甚广,若不应用各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不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思考,就难以探究其中的奥秘、解决其面临的问题、使理论上有新的突破[12]。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受教育年限增长、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家庭结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也在发生改变,家庭教育这一实践活动逐渐趋向多样化和复杂化,这意味着单单在教育领域开展相关问题的研究已经很难解决当前家庭教育所面临的复杂局面和问题。通过统计分析表明,家庭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学领域,与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成果较少。

  三、家庭教育研究热点阐析

  论文关键词是在论文中起关键作用、最具有意义、最能代表论文特征的词语。[13]通过使用CiteSpace对家庭教育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可以把握当前研究领域的热点。[14]以每一个节点代表一个关键词,节点越大,出现的频次越高,中间的连线表示这两个词同时出现在同一组文献中,连线越明显,共现程度越强(见图3)。可以看出,已有文献既有对传统话题的研究,例如留守儿童教育、家庭教育观念等,也有对新问题的研究,比如家庭教育支出、家庭教育指导等。说明家庭教育的研究正在向新的领域和方向发展,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因此,本文针对家庭教育的研究热点进行论述,可以更好地把握我国家庭教育研究态势。

  (一)家庭教育概念的学理研究

  对家庭教育的概念进行研究,有助于研究者准确把握家庭教育的内涵。赵忠心认为家庭教育是由家长对其子女或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15]骆风认为家庭教育是关乎全社会的事情,而非局限在一个小家庭内,且家庭教育不再是对18岁以下儿童的教育,而是一生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教育,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再是生活技能的获得,而是扩展到促进家庭成员身心健康发展。[16]陈建翔认为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基于家庭活动与家庭成长而展开的自我做主的终生学习及其相互影响,其内容和动力来源于家庭成员间自觉能动的教育与现实存在物的教育和人自身的内在历史的教育。[17]可见,家庭教育的内涵从单向度的家长对子女的影响向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影响发展;从家庭内部的教育向全社会的教育发展;从子女单一的知识获得向多方面的进步和成长发展。对家庭教育概念的界定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家庭形态的变化不断拓展和延伸,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加深对家庭教育的认识。

  (二)学校教育话语下的家庭教育研究

  由图3可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共现强度较高。从文献内容可知,对中小学生的家庭教育、家校合作等话题的探讨大多数是在学校教育的语境下进行的,主要是对家庭教育如何作为学校教育的支撑来研究的,而非是对家庭教育本身进行探讨和分析。在学校教育的语境下对其进行讨论,导致家庭教育在理论分析、实践层面都失去了应有地位,难以发挥其应有功能、体现其独特价值。

  (三)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

  受时代发展及城镇化建设等许多错综复杂的社会因素影响而形成的留守儿童成为家庭教育的重灾区。目前,我国留守儿童数量巨大,监护不力导致其安全情况存在极大隐患,缺乏情感互动致使留守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通过对已有研究文献进行阅读和分析发现,目前的研究主要涉及留守儿童生活和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心理支持的摸索、个体社会化的探索、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以及教育政策的国家支持等方面。

  (四)家庭教育投资研究

  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为家庭增加教育投资提供了经济支持。有学者提出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自我目标的实现[18]、教育的相对成本以及户口类型[19]等,使得教育投资飞速增长,呈现出较为失衡的状态,经常性地出现家长忽略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重智力教育轻综合素质培养、投资效益偏低等问题,给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雷萬鹏认为家庭教育投资的水平与效益受社会环境、经济状况、家长的文化修养和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影响,这些因素相互关联,唯有和谐发展、合理投入才能得到较好的效益。[20]已有文献主要对家庭教育投资的影响因素、投资要素和效果进行了分析,反映出家庭教育投资的实然状态,缺乏对如何促进家庭教育有效投资的探讨。

  (五)家庭教育指导研究

  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是基于家庭在开展家庭教育时的有限性考量,同时也反映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互动协同关系对促进人全面发展的认识。李洪曾认为家庭教育指导是由家庭外的社会组织及机构组织对儿童家长进行教育,以期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改善家长的教育行为,并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一种教育过程。[21]已有研究主要从教育学角度思考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途径和方式等问题,但是对家庭教育如何实现有效指导以及是否需要根据家庭的实际存在样态和人们的生活实践方式在制度、环境等方面给予条件等支持却较少提及。

  (六)家庭教育观念研究

  家庭教育观念是家长在教育、培养子女时所持有的基本观点。教育观念是教育行为的基础,直接影响到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对教育目标的制定以及教育方式的采用。[22]当前的文献资料大多集中于家长教育观念的现状、问题以及如何转变教育观念,针对家长忽视儿童的独立个体性、亲子观弱化[23]、教育期望过高等问题,提出了要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以及平等的亲子观[22]等对策。可见,已有研究更多的是基于学理认识从教育层面提出的学理性建议,并没有提供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对策,还需进一步认识和深入分析。

  四、家庭教育研究存在问题审视

  (一)家庭教育研究缺乏对相对独立性的关照

  对相关文献梳理和分析发现家庭“育”的功能有所弱化,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作为协同育人体系中的组成部分。但是,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家庭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同样如此,有其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和能动性。近年来,家庭“育”的特殊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凸显,并呈现出由自发向自觉转化的趋势,其相对独立性在实践领域日益彰显,对独特地位和价值的研究也将成为必然。然而,当前立足于家庭教育自身的地位、发展特点和优势对家庭教育如何发挥育人功能的研究相对较少,缺乏对其相对独立性的关照,使用新视角、新方法对其规律、特殊性进行研究的成果较为有限。

  (二)家庭教育研究时代适切性问题

  家庭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变化紧密相连,在互动过程中共同进步。[24]进入信息化时代,科技的发展、大众传媒的普及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家庭生活方式,家长因缺乏相关教育知识和方法导致家庭氛围、亲子关系变得愈加沉闷和疏远。此外,家庭结构的稳定性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以及人们思想的转变而变弱,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留守儿童家庭等特殊结构家庭数量上升。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应随家庭教育主体和青少年的思想灵活转变,然而,已有的相关研究在内容、方式、途径等方面未与时代相呼应,说明家庭教育研究对出现的新问题关注度不足,较少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善或增加新内容,导致当代家庭教育的研究相对缺乏实效性。

  (三)家庭教育研究基础较为薄弱

  我国对家庭教育的研究相较于国外起步较晚,研究基础较为薄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家庭教育基础理论研究不够深入。一方面,由于家庭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缺乏时效性,以致家庭教育的实践活动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开展优质的家庭教育实践存在困难;另一方面,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是基于经验和逻辑推演进行的思辨研究,缺少对家庭教育实然状况的关注,致使理论与实践相脱节,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第二,研究队伍较为薄弱。如上所述,研究家庭教育的核心机构和核心作者较少,且未产生核心作者群,说明家庭教育领域专业的研究机构和专门的研究队伍还有待提高。

  (四)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学科、研究机构和地区分布不均衡

  从研究方法来看,研究成果大多从理论推演、经验总结的角度对家庭教育应然问题进行分析,思辨性研究较多,缺少探究事物过程和机制方面的定性研究,理论研究较多,研究方法的使用较为局限。近年来,定性研究的比重虽有所增加,但总体数量依然相对较少,学者虽已意识到定性研究方法对家庭教育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其研究应当深入到教育实践场所进行,但是相关研究文献数量较少。从研究的学科分布来看,多集中在教育学领域,分布不均匀,与心理学、经济学等有交叉研究的成果较少。从研究机构的地域分布来看,地区之间有较大差异。中东部经济发达区域的“双一流”、师范类高校对家庭教育的贡献率较高,而西部地区的研究相对较少。

  (五)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指导力不足

  家庭教育活动是不确定的、复杂的,教育对象是具体的、多变的,而理论追求的是抽象性、明晰性、逻辑性,其指向不同[25],容易出现家庭教育理论在指导实践时发挥不了预期作用以及理论和实践脱离的情况,导致家庭教育难以发挥出应然功能。

  五、新时期家庭教育研究展望

  (一)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研究队伍建设

  第一,加强基础理论研究。近年来,家庭教育研究在不断探索中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理论体系,需要从丰富的实践经验出发,保持家庭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对其独特性、区别于学校教育的规律性等着重进行全面的、具体的研究,从而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体现出家庭教育的本质特点,对其特殊规律性和特殊矛盾性等进行更加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研究,从而更好地发挥基础理论的指导作用。第二,加强研究队伍建设。需要不断培养和吸收相关院校以及交叉学科的专业人才投身于家庭教育的研究之中,从多学科、多领域对家庭教育进行深入研究,不断产出新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二)加强对特殊结构家庭教育的研究,促进社会公平

  特殊结构家庭是社会转型期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对其及时关注并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帮助特殊结构家庭对子女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因此,必须要重视这些特殊群体,将研究落实到现实实践中,对其进行持续、深入、长远的研究,发挥其指导作用,以此促进特殊结构家庭教育研究的发展,构建幸福和谐的家庭生活,促进社会公平。

  (三)綜合多种学科、研究方法对家庭教育进行研究,发挥优势地区和核心机构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家庭教育的活动和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复杂和多样,仅仅集中在教育学领域容易造成知识视野的狭窄和研究思维的局限。“要深入研究家庭教育的现象、揭示家庭教育的规律,就必须要借助其他各学科的理论视角和解释框架”。[26]因而需要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和壁垒,从多学科、多领域、多角度对家庭教育进行研究。此外,家庭教育的研究还应借鉴多种方法,对家庭教育进行多角度分析和认识,以此提出的对策和创造的理论才更加具有说服力。除此之外,家庭教育的研究在机构及地区上的分布较不均衡,因此需要发挥优势地区及机构的引领作用,加强高校、研究机构和科研院所的学术合作与交流,优势互补,强化合作意识,更好地进行知识分享和传递,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弱势地区的科研能力水平,对家庭教育所遇到的问题深入思考、探究,将家庭教育的研究推向纵深发展,提供更多的科研成果。

  (四)家庭教育研究既要以史为鉴、立足当下又要面向未来,体现其前瞻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哲学社会科学的首要特点就是继承性,其次是时代性。又提出“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27]等发人深思的重要讲话。古往今来,我国家庭教育领域著作不计其数,其中不乏高质量的研究文献,为当今家庭教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对其进行深入诠释有利于推进当前我国家庭教育研究的进程,提高研究质量。家庭教育这一实践活动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其变迁,家庭教育的研究不仅应随着时间不断发展和丰富,体现出时代性,还要借鉴传统优秀的家庭教育成果,更要立足当下,联系实际,及时解决当前出现的新问题,同时还要面向未来,关注未来家庭的发展及需要。

  (五)深入实践现场,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共生

  家庭教育是一门复杂的、多变的且体验性和操作性极强的教育活动,厚理论薄实践的做法会扩大家庭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鸿沟,在本质上难以解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因此,为了家庭教育理论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和提升研究的质量,必须要加强理论研究者和家长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推动理论的螺旋递进、良性循环作用,从而增强研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具体来说,一是可以举办和家庭教育相关的论坛,对代表性的家庭教育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家庭教育的难题;二是倡导、鼓励和支持家庭教育的研究者深入到实践现场,对研究对象进行长期追踪调查,从而提出更具有指导性的建议和意见;三是成立更多研究机构,在高校开设家庭教育学专业,发挥研究机构和高校的独特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吸引更多有相关兴趣和科研能力的学者,就家庭教育展开深入且系统的讨论;四是有选择性地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经验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家庭教育的策略。

  结? 语

  蔡元培先生曾说:“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一生之品性,所谓百变不离其宗者,大抵胚胎于家庭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是基础教育也是终身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人们愈发认识到家庭教育在个体发展和成长中的不可替代性。家庭教育是教育之源,是教育的基石,是基础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不仅是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视,也是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重视。本研究通过对家庭教育已有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发现当前家庭教育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需对其进行深入探究,进而推动家庭教育研究的发展。

  注释:

  ①核心期刊一般指所含专业情报信息量大,质量高,能够代表专业学科发展水平并受到本学科读者重视的专业期刊。

  ②CSSCI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英文简称,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而成。其遵循文献计量学的规律,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国2 700余种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

  ③公式中,Npmax指学者的最多发文量。

  ④公式中,Ncmax指最高被引用累计频次。

  ⑤公式中,Xi指的是发文指标被引指数=所有待测核心作者发文总量/所有待测核心作者人数,Yi=所有待测核心作者论文被引频次总量/所有待测核心作者人数,X是待测评核心作者候选人发文总量,Y是待测评核心作者候选人论文被引用累计频次。

  ⑥公式中,Nmax指机构最多发文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會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16(2).

  [2]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2-18(2).

  [3]邱均平.文献信息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1(2):156-159.

  [4]陈悦,陈超美,刘则渊,胡志刚,王贤文.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2):242-253.

  [5]邱均平.信息计量学[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44-45.

  [6]骆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家庭教育研究进展述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9):51-55.

  [7]钟文娟.基于普赖斯定律与综合指数法的核心作者测评——以《图书馆建设》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2(2):58、59.

  [8]丁学东.文献计量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204-209.

  [9]李文以.《档案管理》1995-2005年核心作者群分析[J].档案管理,2006(4):48-50.

  [10]毕学进.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史研究的热点、趋势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空间可视化分析方法的计量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19(12):85-101.

  [11]刘莉.对教育规范研究范式的反思及辩护[J].教育学报,2017(6):26-35.

  [12]吴奇程,袁元.家庭教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7.

  [13]张亦工.交易费用、财产权力与制度变迁——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体系透视[J].东岳论丛,2000(5):35.

  [14]钟力平.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8(2):70.

  [15]赵忠心.家庭教育要实行开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3(2):31-37.

  [16]骆风.简析当代家庭教育概念的演进[J].学前教育研究,2004(11):17-18.

  [17]陈建翔.新家庭教育论纲:从问题反思到概念迁变[J].教育理论与践,2017(4):3-9.

  [18]李红伟.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消费实证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0(4):1-7.

  [19]潘云华,薛瑞.家庭教育投资的多层分析——基于CFPS2014数据的应用[J].上海教育科研,2018(5):30-35.

  [20]雷万鹏.家庭教育投资成因探析[J].学前教育研究,1995(1):50-51.

  [21]李洪曾.近年我国学前家庭教育的指导与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4(6):10-13.

  [22]刘秀丽,刘航.幼儿家长家庭教育观念:现状及问题[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192、192-193.

  [23]吴件,黄昕慧.贫困农村家长教育观念的“顽疾问题”与“恶性循环”初探——对两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田野调查[J].当代教育科学,2019(10):48-53.

  [24]关颖.家庭教育社会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12.

  [25]高维.谁的理论? 谁的实践?——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重审[J].现代教育管理,2011(12):6-9.

  [26]缪建东.家庭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3.

  [27]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2).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