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是与共和国一同成长的作家,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中的标志性人物。他不仅见证了时代的风起云涌,更成为当代文坛诸多变迁的一个重要显像。从20世纪50年代的“百花齐放”,到“反右”“文革”,再到新时期以至21世纪,王蒙都是见证人、亲历者,是一个丰富的文学与文化镜像。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创作庞大繁杂的文学作品,他还写下大量笔力雄健的、能够展现其文学思想与文化理想的文章,多涉及当代中国的文艺走向、美学范型的建构。尽管他没有刻意雕筑其文学思想体系,但他那些创作谈、对话录、演讲稿、文学评论等文章中的思想可以说是相互贯通、互为脉络,是一个至今仍不断被建构的且具有开放性的整体。他那些具有时代性,同时又常常带有时代规定性的文学文化观念,是基于个人创作实践与社会生活的总体性阐述,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的显豁的表征。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王蒙兼具作家的气息和理论家的气象,研究他的文艺思想,不仅可以解读其作为创作者所预设的创作理路、风格调性,而且还是把握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路径的关键一环。如果深入分析王蒙的“以大见大”的文本形态与创作思想,可以见出当代中国文学深远广大的气息与气象。正如同王蒙浩瀚宏阔而风起云涌的人生经历一样,他的文学思想是复杂而深刻的“杂色”,涉及文艺创作与文化发展的不同岩层。但他的“杂”并不是杂乱无章无法把握的,而是有着“杂而一”的特质,有着一以贯之的核心。他对时代政治、文学历史、文化路径的整体掌握与发抒,接续的是中国内在的政教、文史传统,同时在世界性的跨文化视野中探索当代中国的新路径与新特质。
一
二
而与这种战略性大视野、大格局相连的,则是一种包容意识。叶嘉莹曾因王蒙的海纳百川,将《王蒙在海大》的书名下意识地认为是“王蒙在大海”。实际上,王蒙的这份包容也与他的人生一样,充满着丰富性复杂性,其中除了源自于他深厚的文学修养与丰富的人生阅历外,往往还有服务于大方向的战略性需求。从王蒙的自传及自述来看,构成他文学思想的资源是多元与多维的。从中国文化传统看,“老庄”思想、“文以载道”传统、五四精神等,都是王蒙思想中流淌的血脉;从跨文化角度看,他对苏联、欧美文学的融会,对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不同的边地文化的异质性的吸纳,乃至对新时期以来现代主义等种种文学思潮的倚重等,都塑造了一种兼收并包的理论精神。可以说,他这种从全局着眼的“以大见大”文化观念,映射的是当代中国的包容、开放与鼎新。三
四
总而言之,王蒙从人的自身不断延展出来的,是他对文学本体与文化本位的维护,以及在文化战略的构筑与施行过程中,不断完成总体性的文艺理念及思想的创生,以此更为内在地引导文学的伦理认同与价值走向,有助于将其中的生态气息与宏阔气象注入当代中国的羸弱部位。这是打开王蒙的思想史和心灵史的关键所在,经此还能映射出中国文艺乃至中国社会的整体变迁,并传递当代中国的文学气息与文化气象,最终指向建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未来可能。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