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文艺报》批判萧也牧事件探析

时间:2023/11/9 作者: 当代作家评论 热度: 13228
童 欣

一、批判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始末

(一)《我们夫妇之间》的发表与改编

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写于一九四九年秋,发表在《人民文学》一九五〇年一月第一卷第三期上。这篇小说由秦兆阳约稿,茅盾审查通过,一经发表就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兴趣,有一二十家报纸转载,其中包括一些地方党报和团报。小说以其城市题材和日常生活描写受到市民读者的欢迎,可以说是建国后第一篇产生热烈反响的短篇小说。读者对小说的欢迎,推动了《我们夫妇之间》由小说向连环画、话剧、电影的改编。一九五〇年十一月,李卉将《我们夫妇之间》改编为连环画,于一九五一年一月由上海五星出版社正式出版,“第二个月就再版”。一九五一年,上海群众书店出版了金文田改写的《我们夫妇之间》话剧版。同年,由上海昆仑影业公司投资、著名导演郑君里执导,赵丹、吴茵、蒋天流等当红影星主演的电影版也上映在即。多种形式的改编也一次次将小说《我们夫妇之间》和作者萧也牧推向文坛中心,广受好评的同时也为其日后遭受批判埋下伏笔。

(二)《文艺报》批判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

一九五一年四月七日,《光明日报·文学评论》副刊头条发表了白村题为“谈平淡生活与追求轰轰烈烈的故事的创作态度”的评论文章,赞美《我们夫妇之间》在创作上取得了新突破,从平淡生活中发现有重大社会意义的题材。六月十日,事情却突然发生了

  另,陈墨《中国电影十导演:浪漫与忧患》:“影片受到严厉的批评,小半原因在电影本文,大半原因则在电影的本文之外,即1951年6月小说作者萧也牧的小资产阶级创作倾向受到文学界的批判,自然会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可见,对于小说的批判是在电影之前。本文重在梳理小说《我们夫妇之间》遭受批判的始末及原因。变化。当天的《人民日报》发表了陈涌的《萧也牧创作的倾向》,开启了批判萧也牧的第一幕。陈涌在文章中肯定了《我们夫妇之间》有一些真实的、令人感动的地方,同时也批评萧也牧将知识分子与工农干部之间的两种思想斗争庸俗化,对女干部进行丑化。不过这篇文字并不只是针对《我们夫妇之间》,对另一篇小说《海河边上》也有批评,总体来说态度温和,批评也算中肯。

  陈涌为何会注意到小说《我们夫妇之间》存在的问题呢?此时,文艺界有一件大事不得不引起我们关注。五月二十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出自毛泽东的《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的社论,由此正式掀起了一个全国性的批判运动高潮,电影《武训传》和电影《我们夫妇之间》都由昆仑影业公司拍摄,都由赵丹主演,两篇小说都是描写小人物的生活,陈涌能在一片赞扬声中首先发难,政治意识极其敏锐,对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进行批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对毛泽东主导的批《武训传》的回应。

  第二篇更重要的批判文章发表于六月二十五日《文艺报》,署名李定中的一封读者来信《反对玩弄人民的态度,反对低级趣味》,这篇文章成为批判萧也牧的转折点。信中认为陈涌的批评过于温和,萧也牧和《我们夫妇之间》的问题不仅是作者脱离生活,而是脱离政治的问题,直接把萧也牧定性为“最坏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敌对阶级”,在政治上划出了“同志”范畴。

  值得玩味的是,事实上李定中并非普通读者,而是《文艺报》副主编冯雪峰。一九八二年六月,丁玲在天津文艺界座谈会上的讲话揭开了这个谜:“(我)对萧也牧是爱护的。……《人民文学》把这个作品当作好作品发表,当时我虽认为不太好,但没有吭声,没有写文章。后来我离开北京到了南方:陈企霞找冯雪峰写了篇文章。”这篇文章就是李定中《反对玩弄人民的态度,反对低级趣味》。同样的事实在涂光群《五十年文坛亲历记》中也可以得到证明:“那时的《文艺报》的主编是丁玲。丁玲问冯雪峰看过萧也牧的这篇小说没有,雪峰说读后感觉不好……于是丁玲要他给《文艺报》写文章。雪峰用一个普通读者口气,写了这篇文章,署了个化名,他要求对作者真名保密。”此外,《冯雪峰与文艺报事件》、《当代文学中的冯雪峰——以文艺报为中心》等材料都可以证实李定中就是冯雪峰。冯雪峰时任《文艺报》副主编,在历次批判运动中,《文艺报》编辑部化名冒充读者来信已经不是第一次,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