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批从未公开发表的日本侵略海南、“开发”石碌铁矿的历史图片。“开发”初期的石碌铁矿、正在建设中的石碌车站、石碌铁矿“开发”劳工的简陋住所等照片将那个不能忘却的历史时段拉到人们的眼前。这组照片是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金山教授从日本民间获得,其中既有二战期间公开出版的书籍、写真集,亦有拍摄于1940年代的照片,以及侵琼日军方发行的明信片、侵琼日军或日本“开发”公司员工的书信等。
石碌铁矿位于海南省昌江县石碌镇境内,素称“宝山”,是我国最大的富铁矿。1935年,琼崖实业局派人到石碌岭调查铜矿时,第一次发现石碌有丰富的铁矿石资源。1939年2月日本侵占海南岛后,大肆进行掠夺。据史料记载,为了掠夺海南矿产资源,日寇先后从上海、广州、香港、澳门、汕头、厦门等地抓来大批劳工,共六十八批,两万五千余人,加上从海南岛各地抓来的劳工达四万余人,分在矿山、电站、码头、铁路等做苦工,每天干重活九小时以上,一日只发四两饭球,穿麻袋片,睡茅草房。三万多矿工惨死在日本侵略者皮鞭、枪口之下,到日本投降时,仅幸存5803人。
这些照片记录了那段惨痛的历史。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