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融汇吴越文化等中国其他地域文化的精华,吸纳消化一些外国的、主要是西方的文化因素,形成别具一格的地域文化。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左翼文化的滋养,让海派话剧带有鲜明的文化特征,也养成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创作心态。从文明戏、左翼话剧再到都市
题材话剧,海派话剧不拘成规,充分发挥时代感强的优势。而海派话剧更是上海城市品格的体现。无论以何种理念和方式形塑城市文化和城市品格,海派话剧所产生的艺术感觉和思想,必将与历史记忆和想象一道汇入城市叙事的长河之中,并且经由对话匡救彼此的缺失,相激相荡、重获活力。
中国话剧与上海都市文化有着难解之缘,二者都是中国进入现代社会转型的产物。话剧在中国的最初的引入、生成、发展、发生都在上海,并迅即蔓延中国各地成为新的戏剧品种。与之同步发生在上海的中国现当代历史的重大政治和文化事件很多,如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诞生、中国电影业的生成发展等。与时代同行成为了话剧艺术的优良传统。在新的时代语境下,上海话剧又与整个中国和世界进入了新的转型。
不同于京剧和绘画的“海派”出现有其特殊的具体历史背景,对于上海话剧艺术而言,其历史和当下从来都远远超越了一个地域的艺术流派概念所指内涵。简单地生成一个新的泛化使用的流派概念,既不能全面准确反映上海话剧的实际状况,也可能会带来理念认知及创作实践上的局限和误导。严谨准确反映“海派话剧”本质内涵,对于上海话剧今后发展站位和文化使命有重要意义。本栏目来自不同方面的作者大都谈到了这一点。
在上海话剧和戏剧界多年深耕的陈达明先生认为:海派话剧的提法具有泛义性和不确定性,“人们无法具体说明它是由某一人或几人所创立。而且,它还可以在音乐、绘画、雕塑、书法、舞蹈乃至在建筑、美食、服装等领域,同样可以冠上它的名号”。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丁盛谈道:“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海派话劇的概念在各种文章中不断被提及,但关于这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始终没有形成一个共识。”
郑州师范学院副教授尹诗谈到城市文化中海派话剧的流变:“海派,业已成为一个长盛不衰且历久弥新的地域文化招牌。”“海派话剧正提示我们正视城市文学、市民文学的现代意义,市民性作为海派文化的基调底色,激荡了海派文化的异样多姿。”上海艺术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吴丹妮谈到方言在话剧中使用,不只使得语言丰富、更具人物特色,“可以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地域品格”,进而达成与观众的文化共鸣和情感共振的效果。
上海现代人剧社总监张余先生也是上海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和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副会长,谈到上海民营话剧40年的情况:上海“这座中西交汇的国际化都市成为话剧发展的最重要的城市与艺术土壤”。当今上海又率先提出“打造演艺新空间的概念,非剧场的演出场所依托于创意园区、商务楼宇、商业中心、仓库厂房、酒店游轮、酒吧咖啡厅等构筑演出场地”。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室副主任古川先生谈道:一个有历史的剧院重要的是传承话剧工作者的生命特质与艺术视野。“让戏剧点亮人们的美好生活,看见自己、他人和世界”。话剧成为了“上海这座城市生活的一种时尚文化,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是一种习惯”。
对上海话剧从高维俯瞰和抵近观察会看到其历史和当下的不同景象,既是文化引领和艺术创新,也是对当下都市现实生活的映照。借用杨绛先生所言比喻:“望远处的是风景,看近处的才是人生”。
作者 ?原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