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谈儿童戏剧对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作用

时间:2023/11/9 作者: 上海艺术评论 热度: 14724
夏永强 周密

  戏剧在适应新一代少年儿童的文化心理和精神需求的同时,还肩负着引领、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塑造美好心灵和高尚品德的社会责任。儿童戏剧工作者的未来,还需不断拓宽题材领域,丰富作品的思想内涵,滋养少年儿童的精神世界。

  1946年,中华民族尚处于饥寒交迫与战乱之中,面对数以百万计战灾儿童,宋庆龄在开办儿童福利站的同时,决心创办一个专门为儿童演出的剧团。她认为,物质的贫困固然可怕,精神的枯萎更为可悲。她要用戏剧之火点燃儿童的想象力,给儿童以精神食粮,通过儿童剧团,着手缔造未来的事业。1947年4月10日,中国第一个专为儿童演出的剧团在上海宣告成立了。一晃74年过去了,儿艺始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宋庆龄的办院方针,用戏剧培养下一代,提高他们的素质,给予他们娱乐,点燃他们的想象力。翻开《宋庆龄儿童教育和儿童工作》,宋庆龄早在1948年1月12日就指出:“参加儿童剧团的孩子们可以得到两方面的益处,他们有了有益的活动,又学会舞台管理和表演才能。这种在戏剧、歌唱和舞蹈中的集体合作,使儿童学会如何在一起工作和懂得艺术的价值。”而在1980年,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背景下,宋庆龄又亲笔致信儿艺,信中写道:“希望你们创作演出一些戏,它们能感动犯罪的少年儿童去邪归正,使得有不良习惯(如吸烟饮酒,终日游玩等)的少年儿童受到教育,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使得大多数的少年儿童从中汲取思想品德方面的营养。”儿艺70多年的实践为宋庆龄提出的人的素质将在儿童剧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儿童剧是戏剧艺术的一部分,有着与各种成人戏剧相同的艺术规律,承担着艺术陶冶、道德教育、娱乐等多种功能,对儿童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与价值,尤其是审美和德育价值。2001年3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观看儿童剧《马兰花》时指出:“优秀的儿童戏剧是少年儿童进行文化艺术素质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儿童戏剧工作者一定要加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广大少年儿童提供更多更好的作品,培养少年儿童高尚的情操,树立远大的理想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少年儿童是儿童剧的主要受众,而他们正处于生理、心理迅速发育但又尚未完全成熟的人生特殊阶段,儿童戏剧对他们在思想道德建设上起到了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引导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情理交融,直通少年儿童心灵的“暖房”

  我们常说,德育育人,最好是一种无痕教育,而戏剧是直通少年儿童心灵的“暖房”,优秀的儿童剧以丰富的思想内涵,滋养着少年儿童的精神世界,帮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树立高尚的品格。当然,儿童剧的影响力是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它通过戏剧的情境、人物行为的选择、伦理价值的判断使孩子产生心理认同。儿艺近年来创排的儿童剧《那山有片粉色的云》中,主角阿鲁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有正义感的“孩子王”,并且有了为家庭扛起生活重担的决心。“爸爸死了,妈妈走了,姐姐丢了,爷爷没了,好像我就是包谷地里锄掉的野草,哪儿都不好。我不是小可怜,不是小坏蛋!我要证明我自己!”来自阿鲁内心的呼喊,让我们看到一个带着韧劲的“男子汉”,他不是“坏孩子”, 他的骨血里流淌着“富人有壮牛,穷人有壮志”的可贵品质。同样,在儿童剧《悲惨世界》中,主创团队想传达给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所需要具备的品格—诚实与坦荡。剧中法庭审判的高潮部分,作为市长的冉阿让完全可以置身事外,让“替罪羊”来代替他受罚,永无后顾之忧。可是他站了出来,在法庭上坦承自己才是真正的冉阿让,把“诚实与坦荡”表达到了极致。革命历史题材儿童剧《孩子剧团》是一部浸润着爱国主义情怀的剧作,编剧杜邨没有把战争的残酷直白地暴露在舞台上,而是着重刻画了七个出身不同,年龄不一的孩子,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逐渐成长的过程。他们用稚嫩的歌声和表演,播撒抗日爱国的种子,照亮了后辈的理想,点燃精神火炬,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奋勇拼搏。所以说,儿童剧以艺术形象的特殊感染力,对少年儿童思想意识的行程,情感、意志和理想的培养都能产生深远的影响,在纯洁幼小的心灵上种下优良品质的种子。

  至真至善至美,提升少年儿童审美品格

  科学研究证明,一个人身上存在多种潜能,而这些潜能的开发有赖于教育。而教育需从少年儿童时期开始进行,因为儿童心理成长的轨迹,是从表象和造型的形象思维向着抽象的和概念的罗辑思维發展的。儿童戏剧是少年儿童成长中的美育剂,担负着提升少年儿童审美品格的作用。“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马兰花》不仅是任德耀的经典力作,更是中国儿童剧史上迄今为止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远的佳作。这出美好而不朽的经典之作之所以成为几代人的童年记忆,离不开它对孩子的美育教育。它是一首歌颂善与美的赞歌,善良勤劳美丽的小兰,自私贪婪的小兰,凶残、卑鄙的老猫,这些经过了提炼和创造的艺术形象激发了孩子们纯真的爱与恨。剧院今年创排的世界文学经典卡通版儿童剧《巴黎圣母院》简化了原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淡化了涉及到情欲、宗教的内涵,通过一个美妙有趣、明白易懂的童话故事,让孩子们懂得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些观念不是说教式的灌输,而是提炼了原著中忠奸善恶、美丑正邪的精神元素,把人物化身为各种动物,通过动物的活动和表演来吸引少儿观众,提升他们的正义感和辨别美丑的能力。儿艺最新创排的《东方小故事》以三个短小精湛的故事(《晏子使楚》《孔融让梨》《三尺巷》)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传统美德展现在舞台上。机智勇敢,不卑不亢的晏婴、以诚信为本,尊老爱幼的孔融以及化干戈为玉帛,懂得宽容谦让的傅老爷孙老太太,这些被刻画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将机智勇敢、诚实守信、恭谦礼让等可贵的品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孩子。

  艺教结合,于无声中培育综合素质

  儿童戏剧是一种与儿童精神世界最容易契合的综合性艺术,除了是艺术学科,也是一种工具学科,可以整合其他学习领域,特别是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运作,营造一个开放式、互动式和引导式的学习环境,不仅能发展学生的智力,还可以延伸到学生自我发展、独立人格的培养,构建一种全面的人文素质教育。多年来,儿艺除了不断创作演出好的舞台作品奉献给孩子们以外,也积极开展戏剧教育,助力建设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和良好情操。剧院与龙华烈士纪念馆合作,举办了13届“龙华魂上海市中小学生课本剧汇演”,使少年儿童在社会实践和活动中体验、理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及为人民利益无私奉献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剧院长期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送戏到学校的演出活动,将《孩子剧团》《兔子和枪》《小熊包子》等优秀剧目送水到田头,惠及数以万计的少年儿童。浦东南路小学龙阳校区的德育教导钱炜老师曾这样评价儿艺的戏剧进校园演出:“儿艺的戏剧进校园传统项目,在长久的运作中,德育效果非常明显。伴随着台上的演出,巨大的德育熏陶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其实也就是德育的最大精髓所在,能够从心里面去感知。”

  去年10月,由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打造的话剧《师者之路》在马兰花剧场试首演,该剧结合人民教师的崇高品质,根据获得“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的于漪老师先进事迹创作,历时三年精心打磨,讲述了草根教师丁涟投身教育60年的师者之路。剧中11位小演员全部来自于马兰花少儿艺术团,这是儿艺在艺教结合领域的又一次重要尝试。其实戏剧教育绝不仅仅是戏剧本身而已,它的意义在于从情商、心理和人格的塑造等多方面综合来塑造和影响学生,并且发挥他们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种自发的探索学习精神比被动的学习来得要宝贵。

  戏剧在适应新一代少年儿童的文化心理和精神需求的同时,还肩负着引领、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塑造美好心灵和高尚品德的社会责任。儿艺院长、艺术总监蔡金萍说:“艺术教育要达到‘润物无声、育人无形的效果,要和时代精神对接,给少年儿童情感和心灵的冲击,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发挥思想道德建设的作用。”儿童戏剧工作者的未来,还需不断拓宽题材领域,丰富作品的思想内涵,滋养少年儿童的精神世界。

  夏永强? 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

  周密? 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儿童剧》杂志责任编辑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