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诗家荐评

时间:2023/11/9 作者: 中华诗词 热度: 10839
王书豪

  太平山观瀑

  飞流落碧晴,石转紫烟生。

  惊鸟携云翥,回风奔树明。

  且由山作主,何悔夜兼程。

  漫漫红尘路,滔滔诉不平。

  侯孝琼点评:诗以“观瀑”为题,首联即从

  瀑布之大观人手。飞流所倚,晴空一碧;惊湍直

  下,击石生烟:亦鲜明,亦朦胧,何等境界!颔

  联以鸟惊、风回,写瀑流气势。携云、奔树,鸟

  和风都有了情韵。三联转,飞泉凭高就下,是山

  势使然,故云“山作主”;日夜兼程,不舍昼

  夜,是流水之特性,故云“何悔于心”。“不平

  则鸣”,飞瀑滔滔,正是“不平”所致。“红尘

  路”绾合物理与人情,含蕴无限。

  王崇庆

  鹊桥仙·风信子的蓝色花梦

  春雷才动。春风才送。叹尔芳心难

  控。抽生花干急匆匆,欲弹曲、梅花三

  弄? 猩红不用。鹅黄不共。做个蓝

  蓝花梦。容华淡伫暗香浓,应是那,东君

  栽种?

  侯孝琼点评:风信子晚春始花,花色或红

  或紫,而此风信竟先春而放,欲与梅花共荣,

  故有上片之问。下片采用排除法,拈出“蓝蓝

  花梦”。蓝,是开阔、浪漫之色,它预示着美

  好前景。

  当前圆梦之说播于人口,植于人心。此借风

  信开蓝色花言之,是颂圣不留痕者。

  又《鹊桥仙》开篇两个四字句多不入韵,此

  依辛弃疾《鹊桥仙·山行书所见》词上下片各四

  仄韵。又于唯一不押韵的第五句,设同一韵部的

  平声字,形成一种平仄韵通叶,句句押韵的格

  局。与追梦明朗、欢快的内涵一等相称。

  熊东遨

  庐山石门涧过慧远祖师讲经堂同

  星汉亚平盛元迎建

  闻经几度梦柴桑,次日随缘过讲堂。

  百变峰俱真面目,千寻瀑是旧文章。

  无心涉世愚何碍,有井观天小不妨。

  忽见空山动佳气,两三飞乌入青苍。

  侯孝琼点评:万壑因晴阴而各呈殊态,虽百

  变而真面目不变。瀑流飞泻,此水虽非前时之

  水,而必遵凭高就下之旧规。愚亦无碍,此愚为

  智者之愚;小也不妨,此小是见大之小。“芥子

  纳于须弥,海水纳于毛孔”(《华严策林》),

  小中正可见大。结末“忽见”千山佳气,归鸟入

  林,是开悟之言。陶渊明《饮酒》之五“山气口

  夕佳,飞鸟相与还“是末联所本。

  诗写“过高僧讲经堂“,直写得慧命圆融,

  天机谐畅。

  曾渊如

  原上草

  万类惟侬贱,轮回度劫灰。

  有根亲瘠壤,无意斗芳菲。

  但得牛羊壮,不嫌雨露微。

  此躯甘寸磔,只为报春晖。

  候孝琼点评:题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

  别》“离离原上草”来。虽同以“原上草”为

  题,却互有侧重。此诗首联即预作铺垫:万类之

  中,唯草为贱;却经难历劫,岁有荣枯而此志不

  移。以下连用遮表对,从有、无两面对比鲜明地

  表达心迹:根亲瘠壤,无意争春;但有刍牧之

  忱,岂较雨露之恩!末结以春晖寸草,唯愿粉身

  相报。俯仰情深,此心耿耿,令人感佩无尽。

  即物即人,咏物正当如此。

  楼之剑

  鹧鸪天·闻友所买鹦鹉

  破笼而走,戏题

  买得鹦哥伴晚闲,阳台从此认春

  山。常催舞影来诗里,要让啼声到枕边。

  推米粟,破机关。逍遥返我旧家

  园。阑珊灯火惊回首,君在牢笼我在天。

  候孝琼点评:鹦鹉破笼,换位云天。居高瞰

  下,扰扰红尘,芸芸人众,蜂衙蜗角,何尝不在

  牢笼之中,只浑然未觉耳!

  鹦鹉脱笼本细事,虽曰:“戏题”,实大文

  童。

  蔡世平

  生查子·空山鸟语

  空山鸟语时,人若山中鸟。才嚼白

  云香,又啄黄花小。 鸟语别山时,人

  与山俱老。细听此山音,夜夜相思调。

  候孝琼点评:词抒写了一次听琴的情感历

  程。丝弦初奏,人即随旋律而“化”为空山一

  鸟。才品尝闲静生香之白云,又咀嚼黄花之柔

  细。嚼、啄二字,形象地说明词人对音乐的品鉴

  之深。下片写鸟语别山,一曲终了的艺术效果。

  “老”字妙。山如何老?它指鉴赏者在品味音乐

  中历经欢乐、悲愁、追求、失落等复杂情绪后的

  沧桑感。它引发沉思,走向成熟。并将夜夜萦

  怀,不绝于心。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