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时光里的抒情

时间:2023/11/9 作者: 西部 热度: 13898
郭晓亮

  夏天里的事

  1

  一只蜻蜓,缓缓地落在草叶上

  在它双翅静止的瞬间

  风向由西转向南,驱散了地面上的尘埃

  眺望里,有雨云,天际,日影的清澈

  一波一波天空的浩荡,明媚

  犹如突然降临的圣境,令人目不暇接

  地平线尽头,群山的影子

  在光亮里渐次复现

  恍若一个天真少年,信手

  在画布上涂抹出的夏日静态的平面

  你为此惊喜不已,久久沉浸于

  目光所及的风景中

  并且开始遐想,六月绿藤一样

  攀过小暑天的寻常日子

  生活多么像最初被召唤回来的那个样子啊

  2

  夏天就此展开,隐隐约约的人语、花香、虫鸣

  当你靠近斜阳脸被映得红润时

  流水的画面扑面而来,你看到的是

  水磨沟的一方山水,静止的树荫

  亭台、庙宇,卷轴一样徐徐展现

  画面上树影婆娑,一只手张开五指

  抓住酒杯,伸向纳兰酒庄的半山

  引领汩汩流淌的山泉,落入一场诗歌的晚宴

  瞧:久未谋面的诗人们就在眼前

  你能感受到,在此刻

  矜持和隐喻都是多余的

  而谈笑间的酒红,像涟漪

  一圈一圈散开,漫过即兴的杯盘、桌椅

  把连绵起伏的意象,引向清泉寺

  托付给天空的钟声

  3

  于是,烈日下挥汗奔走的芒种天

  出现在远端的那个星期五

  一个空荡荡的下午

  有白色的粉尘从半空落下来

  伴随密集的阳光,落在一个男人的头发、

  肩上

  男人在打喷嚏,眼角涌出泪水

  他所在的街区,一支异族送葬的队伍

  向南行进,人们的表情

  像铅一样沉在令人窒息的空气里

  男人喃喃自语,久久徘徊在街头

  用专注的目光,将队伍送达另一个路口

  队伍消失了,乌鲁木齐的六月

  暑气尽现,一只在垃圾堆里扒食的流浪狗

  骨瘦如柴,它在那里气喘吁吁地游荡着

  仿佛已经耗尽了全部的气力

  男人这时转身走进和平北路的一条小巷

  他在那里望见了山西大寺

  用绿色琉璃瓦镶嵌的半月形尖屋顶

  4

  那是记忆中的一天,一连串的叹息

  伴着数也数不清的梦境

  在正午时分变幻成刺目的红色和黄色

  老榆树止步不前的繁茂

  对诵经者而言,是另一种启示

  在他半亮半哑的嗓子里

  残留着一个夏天的影子,一个

  恍恍惚惚的七月,高烧的街区

  长长的车流、尾随的警笛

  日历上存留的曾经发生的一切——

  当沿街的大厦生起一片热风

  吹过老人、孩子的面庞

  夏季的城市在你看来,就像冲过海滩后

  又搁浅在沙岸上的一只船,总是摆脱不了

  艰难的挣扎,以至于在一天的每个时间里

  你都在搜寻你所处的方位、天气指数

  以及生活的可信度,总之个人的体验

  已经构成了你命运的一部分

  现在门前的一小片天空里,燕子在飞

  它们看起来比空气更轻,比风更透明

  也比它们自己更渺小

  它们飞啊飞,一群又一群

  在仲夏日落与日出之间

  飞出熙熙攘攘的星空

  飞出像思绪那样清晰的一个夜晚

  完整地虚构出夏天里的那些人和事

  5

  早睡的鸽子收回了贪婪的眼神

  时间再次回到你身上

  月亮在耳边谈起麦穗和麦浪

  呼呼酣梦的大田浮现在你身前

  从故乡延伸的写作,是一种慢性病患

  终生缠伴着你,而且已无药可医

  直到有一天,你老得不能再老了

  丢下笔或键盘,向字和词缴械投降

  像个彻底的失败者

  终场离席,或许才可回归

  初始的自我、原本的生活

  也就是说,在六月里

  在每个熟悉的事物中

  你就是我远在夏天的那个替身

  那个在长长短短的诗行中

  与我同呼吸,共命运

  活过百次、千次的另一个我

  6

  时光流转,夏季的早晨

  一位长者进入你的视线

  他在述说年轻时有别于今天的一段岁月

  伊犁河南岸

  布谷鸟叫过一遍又一遍

  八个牛录,河谷的阳光

  土城头扎眼的蓝,加上

  沙枣树上沙沙响的银灰

  便是星火般遥远的1946年——

  延安、莫斯科、伊宁、察布查尔

  西行的电波,犹如徐徐吹过的夏风

  在旧时代的页面上写下一段文字、一片风景

  一个个远景里的主人公

  那是曾经的一切啊,九十四岁的父亲

  话音时断时续,满头的白发

  像他刚刚写的诗句,一行一行排列在往事中

  清晰可读,历历在目,让你感受着

  同样的夏天,同样的活生生的人们

  同样的以自由為名的交流和写作

  同样的不可复制的个体体验

  7

  月菊、紫露草、油葵、野兰花和长在树丛里

  的杂草

  全都沾满七月的暑气,人的影子

  散乱地投射在大地上,你看见的一天

  快过日历上的每一天

  快得像露水,像飞萤

  8

  除了取景,描写夏天

  还需要不同的视角、维度

  世界的同在恰好佐证了

  诸多事件发生的同时性

  因此,一首诗隐含的客观性也应归功于所

  处的岁月

  它除了包含日常生活、自然风情以及人的

  所思所想

  还应当包括各种动荡的世态和困境

  由此伸延,无论距离是否遥远

  你诗句的外延才可穿透时间和空间,去触及

  世界的另一个角落——此刻的南海

  抑或非洲、中东的某个夏日现场

  无处不在的天灾、人祸、血淋淋的画面

  陡然间,使你的语言在“现实”的阴影下

  少了一点抒情,添加了几分痛苦、悲悯

  并且获得了某种自治的启示,相对于以往

  它们多了不断转换的细节

  这细节在我看来,就是韧性和一丝光亮

  现在,它们以自行的方式

  正穿过诗行之间分布的疆土、海域

  像一滴海水那样,暗含了

  远景中最明亮和最黑暗的一部分

  9

  小暑。大暑。碎步相伴的雨天

  风热恋的是鸽群抛下的一大片屋顶

  棋局般密布的楼厦,如此高大、林立

  阻隔了你诗意迂回的那条路径

  同时也在警示写作:适度的节制是必要的

  而关于夏天的这首诗写到这里

  你似乎,也已经穷尽了所有

  谷雨时节

  1

  滑过掌纹的雨珠细密,清亮

  带着顺流而下的阳光一路向西

  把白云里的静物,一件件还原给

  新的山川大地,使舒展在你眼前的一页稿纸

  突然拥有了辉映的春天

  2

  一只,两只,桑树上开始看见绿鸟

  沐浴在清風中的一把阳伞

  向往人影空荡的四月天

  而手艺人带来的南方口音

  是另一种问候,带给你母语之外的惊喜

  3

  小窗里探出早起的倦意

  可以想象,在你睫毛上跳跃的这个早晨

  多么不同寻常,多么像微信点赞的一个新词

  生活和时代,加速朝对方演变

  越来越清晰的,却是它们留在原地的空白

  4

  天气日见清明,在“雨生百谷”的第六个节气

  迎来飒飒作响的工作日和农事

  经过风、暖阳耕耘的苜蓿地

  有英年的风范

  绿莹莹的,凸显出盎然的未来

  5

  沙漠以北,雨水浸湿旷野

  嘤鸣的麦苗蹀躞僻壤,漫不经心地

  蹒跚出又一片良田

  然后在数次破晓的鸡鸣声中

  迎接北疆四月还乡的畜群

  6

  仅仅是一次短暂的陈述,而不是定义

  轮回的纯粹逻辑,像活在无声处的涟漪

  帮助我们找回远方的暖意

  在美好的谷雨时节

  被春光催生的万物,就是一部祖国之书

  于迫近的现实,唤回渐逝的梦寐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