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杜鹃花
李开慧
惯历硝烟战火燎,南疆怒放报春潮。
云岚润洗心灵净,皮甲威穿骨气豪。
不占肥园争媚宠,堪居瘦岭亮风骚。
逢春自涌英雄血,风采照人境界高。
被《云南诗词》选登的这首《英雄杜鹃花》一在学会诗群发表,便引起了热烈反响,诗友们好评如潮。我首次拜读后即致信与开慧诗友交流学习心得。此后又多次学习,每次均有不忍释手之感。这首咏物抒情诗中的精品之所以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可圈可点的地方确乎不少,但依我看,它的艺术亮点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用比追求神似
《英雄杜鹃花》的第一个艺术亮点,是人性美与花性美融合得自然无隙,生活的真实美与诗歌的艺术美完美统一。一方面,诗人对英雄的品质有着深刻而与时俱进的认识。英雄出于平凡而归于平凡。试看现今疫下那些奋勇逆行的白衣战士们,有谁曾经想过自己要成为英雄?疫情暴发前和疫情结束后,这些人上班白衣一袭,下班平民一个,茫茫人海中,他们与其他人还会有什么不同?据我所知,他们中好些人在冠状肺炎患者的病床前,还产生过无法挽救生命的无奈和缺少高招早点解除病人疾苦的愧疚。平凡之心,由此可见一斑。诗人对英雄品性的认识高于常见,对英雄出于平凡,正常环境中坚守平凡,而危难时刻不顾生死挺身担当的品质特点概括得很精准很到位。另一方面,诗人对杜鹃花的外观形象、生长习性及内在品性有过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思索与感悟。所以能用诗人的慧眼去发现杜鹃花与英雄在本质特征上的契合点,顺手移花接人。故而,诗人笔下的杜鹃花“堪居瘦岭”,“不占肥园”,“逢春自涌英雄血。”格律工整的八句诗语天衣无缝地把花性美人性美诗情画意美融为一体,交相辉映,让人为之倾倒。
由此可见,艺术思维须深入体物察人才会有独到的发现,用比喻表情达意才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如果思维的触角停留于搜罗事物之间的表层联系,那么,用比喻就会比虎缺虎威,比龙失龙性。长此以往,还会导致艺术思维能力萎缩。
二、一材多用,别有洞天
作者两次写杜鹃花,各出彩章。我们写作诗文,常常苦于题材(子题材而非母题材)贫乏。其实,近水识水性,近山知鸟音。每个人已经拥有的生活积累与思想感情的沉淀都是艺术开发的“金矿”。同一座山,远看侧观,自成岭峰。如何重视并充分发掘自己有的生活资源以供笔用?开慧诗友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这个范例好就好在它(同一作者两次写杜鹃花)有一种科学的思想方法来指导诗歌创作,能全面地辩证地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同一种事物,写出内容不同的诗歌作品。诗,当然不能成为分行排列的政论或者思想评论,也不能成为某种哲学观点的诗句演绎。然而,如果诗人在用形象思维的方法进行诗歌创作的过程中能够自觉地以科学的思想方法为指导,全面地辩证地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去观照自己所历所见之人情、景物和世事,则创作之天地将会更加广阔,思想境界和创作方法将会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其实,学会中的另一些诗友也已经颇有这方面的才华。光从“九九党庆”诗歌专题创作的情况看,一些诗作就折射出這种思想的闪光。马洪贵诗友另辟蹊径,取材精小,以石漠治理题材入诗,用石漠治理的硕果表现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治理山河创造历史的丰功伟绩,是用唯物史观指导形象思维写出的好诗。黄子胜诗友写暑热,赞扬其催化万物欣欣向荣之强大力量,内容不落俗套,是以祸福相依利害相生的辩证思维体察时令统摄诗境的新声。如果诗友们思想僵化,视觉单一,党庆诗歌创作怎么能出现题材拓展,内容新鲜,形式多样,风格各异之繁荣局面?
三、结构严谨,章圆意畅
有如春天之河川,波澜不惊,水畅其道。诗人熟练驾驭起承转合而不流于“八股”。首联起题开章,布局全篇。出句暗点诗题,简笔勾勒,矗起英雄特征,让我想起《阿房宫赋》的开头四句,以气势取胜,亮人眼目。对句用点式的方法将所写之景定于“南疆”。如果将这两句的内容调换位置,即使让平仄符合格律,艺术效果也会打折扣。颔联紧扣英雄特征,具体描绘杜鹃花之威武外形及洁净心灵,承得天衣无缝。颈联宕开一笔,描写杜鹃花之英雄品格,内容不但与上联有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紧密内在联系,而且有着由个别到一般,由部分到整体的拓展。所描写的杜鹃花英雄品格可以概括战争年代和和平建设时期所有英雄人物共同之品质特点。转得顺理成章并且有深度和广度,但又不牵强附会,生拉活扯。尾联集前面三联之内容及所蓄之气势,发出赞美杜鹃花之最强音。合章收笔,干净利落,有玉振金鸣之清声,无溅笔之泥水。
起承转合,既是写作诗文的常用结构形式,实质上也是写作诗文的思路问题。《英雄杜鹃花》的成功经验说明,思路清晰则章圆意畅。思想深刻能够把握所写事物之间方方面面的内在本质联系,才能做到从容运笔,收放自如。起则如盖,覆罩全篇;承则如柱,撑盖接梁;转则如梁,纵横有归;合则如门,闭章矗体。
艺术追求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相信李开慧诗友一定能继续充分开发自己的创作潜力,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流传。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