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的下午,坐在
蒲松龄故居那眼孤独的
水井边。现代的
紫藤凉廊下有蚂蚁
不停地穿行。
马上就要端午了,气温
变幻如先生笔下的《画皮》,
其中诡异的成分
被一口水井验证着:
浅浅的水面上,晃动着
人世漫长的脸。
如果真有真理,
那先生的孤独就是有价值的。
如果没有,
就让他继续汉语的孤独。
聊斋手记之五:夏天
在这个夏天的后半段,
某种记忆,像狐狸一样
缠绕着我。我过分
纵容了自己的想象,
并深溺其中。
傍晚,乌鸦凌乱的飞行轨迹,
恰似真理的不可捉摸性。
当我苦读《聊斋》,试图
领悟先生四百九十一种形而上学
其中的一种。
仿佛即將来临的秋天
是危险的。这些,先生
早已觉察到。当他
以志异的勇气,写下
这部疑虑之书,晦暗之书。
它所表达的是:
用遗忘,对抗遗忘。
它其次想表达的是:
没有谁的名字能在石碑上不朽,
除了自由的人性。
聊斋手记之十三:存在
我一次次来到他
生与死的地方。哀悼
并顿悟。
在我这个年龄,他
已写就志异之书,
参透了生死。而我
依然浑噩,堕落不堪。
四十岁以后,他开始
为存在苦恼。每到夜晚,
他看见的是十八层地狱,
牛头、马面和阎罗殿。
而白昼更令他叹息。一个
科举的王朝,官道盛大
而崎岖,如乌云蔽日。
这两者的中间,是欲望的
市井,运河底部秘密的骨殖。
我看到的是不存在的
另一面。一个自称“异史氏”
的稻草人。三百年了,
他一直在引诱并驱赶着
鲁中丘陵上空诱人的乌鸦。
夜晚星空中,
那早已沦丧的道和德。
聊斋手记之十六:叙述
直到晚年,先生才成为
受到市井恩宠的那一类人。
彼时,体内妄自菲薄
的力量已如炊烟般散尽。
在邻里的瓜棚豆架下,
回望志异的一生。
从一开始,他就没有
要求自己是对的。先生
只是礼遇了一个形而上的世界。
他只想看清楚更高层次的
人性尊严。当两个
不同的世界正面接触,
先生洞察了其中隐秘的
界限。他用深渊般的
眼神告诉我们:
道德感弱的一方,依然
是给他恩宠的市井。
聊斋手记之十八:生活
层层叠叠的紫藤花中间,
有一个被词语端着的影子
和另一个乞求被人性
原谅的影子,两者
隐秘、连贯,从不拒绝。
世人津津乐道于他
荒诞的仕举经历,却
忽视了每天清晨太阳把
第一束光投向蒲家庄
平静的水面。
我确信,他内心的
炼金术之所以曲折而繁琐,
仅仅是因为他中了
沉滞生活的蛊。
我更确信,疲倦和痛苦
是生活的特权,而白日梦
是这特权的拐杖。其中
晦暗的力量铸成千古文章。
作者简介:马累,原名张东,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于山东淄博。参加第27届“青春诗会”。出版诗集两部。主要作品有《鲁中平原》《黄河记》等。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