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父亲的帽子

时间:2023/11/9 作者: 江南诗 热度: 13482
父亲站在家门前的银桦树下

  冲我挥手

  树冠巨大的浓荫

  就要下起一场绿雨

  从古老的安宁河谷中

  吹来一阵风

  母亲和我眨了眨眼

  睁开眼晴的时候

  父亲已挑选好各种帽子

  渔夫帽、礼帽、大阳帽

  不同盈缺的月亮

  从他头顶升起落下

  夜色将他的眸子

  渐渐包裹,看不分明

  父亲就这样戴着帽子

  穿行于大街小巷

  身影变得越来越小

  仿佛走进了帽子

  空心的深处

  门前的树冠不再落雨

  也不常有鸟从雨中飞出

  有一天风突然掀走了

  父亲的帽子

  醒目的银发在空中

  跃动翻飞

  那一瞬,仿佛新生的父亲

  重返人间

  (选自本刊2017年第5期“江南风度”栏目)

  卢辉品读:

  若單从修辞学的角度来看待莫卧儿的《父亲的帽子》,其中“喻体”的暗与明的运用是显而易见的。不过,这首诗最打动我的则是父亲重返人间的一系列“对称点”:其一是父亲“冲我挥手”与“树冠巨大的浓荫”的对称点;其二是父亲“渔夫帽、礼帽、太阳帽”与“不同盈缺的月亮”对称点;其三是父亲“带着帽子”与“走进了帽子”对称点;其四是父亲“醒目的银发在空中”与“新生的父亲”对称点。很显然,一首怀念诗,有一个个“对称点”,我们就能把诗歌的雏形、情绪的扩张、感情的境像、节奏的铿镪,以及于我们心灵所激发的影响等等,都聚集在这个“点”上。这时,我们把《父亲的帽子》的内容或意旨,把不同的幻象、各种的情绪、智识的效力都植入到这个点上,我们心灵的顺从感,意绪的理解度均会被推到“入境”的份上。所以说,在形式与内容之间,在修辞与意义之间,在诗与诗境之间,其实就是寻找一个诗意与力量相等的对称点。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