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当代》文学拉力赛”2022年第四站读者来信选登

时间:2023/11/9 作者: 当代 热度: 20689
本刊已增设网络渠道选登读者留言。本刊微信公众号(ID:dangdaizazhi)将定期组织线上评刊,推动新媒体与纸刊的互动阅读。留言一经采用,均有稿酬及赠刊。我们期待读者鲜活、中肯、丰富多元的短评。

读者:刘杰

我推荐长篇小说《亲爱的蜂蜜》为本期冠军作品。作者自然而又巧妙地把活泼可爱的成蜂蜜全方位地置于熊漠北和崔莲一生活定位和情感抉择的底色之中,让一段看似简单的都市爱情故事平添了刷新认知的丰富内涵,迸发出穿越时空的神奇魔力。作者对小主人公成蜂蜜的刻画尤见功力,无论是童言无忌的表达,还是稚气满满的感知,都细腻生动,字字传神,真实得令人震撼,最终高精度击中了读者心灵深处至柔至软的靶标,大面积收获了作品内外善的有机融合和爱的互动升华。

读者:南天

笛安的长篇小说《亲爱的蜂蜜》描写一对中年情侣,分别经历过失败的婚姻之后相识,通过女主角崔莲一的女儿蜂蜜跟男主角大熊之间的相处,两名成年人都慢慢回顾了自己失败婚姻的过往,认识到一段难得感情需要珍惜,逐渐对对方产生信任,最后终于修成正果。作品对女孩蜂蜜的成长过程描写细致入微,她极富特征的语言表达和肢体动作,对自己亲生父亲和未来继父的取舍矛盾,跟母亲和母亲男友之间的相处细节等,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一口气一天内读完,很有意义。

读者:党奥

《亲爱的蜂蜜》原本是一段极普通的都市男女之间的情感故事,却因为蜂蜜而不同——孩童特有的感知世界的方式,使大熊的过往从记忆的闸门不由自主地倾泻,这些故事都是建立在现代社会里一个大人和一个孩子之间的友谊基础之上发展的。作者笛安在相对简短的篇幅里,用较为老到的写作技法把一个人回忆里的半生娓娓道来,又不显得枯燥,实属难得。

读者:陈开宇

《亲爱的蜂蜜》中,“我”(大熊)与崔莲一交往的同时,随着崔莲一女儿蜂蜜的加入,普通的爱情故事逐渐偏向“我”(大熊)与蜂蜜之间忘年交好的这条线。从刚开始相识后的排斥到逐渐成为信任的知心朋友,在这个过程中,让人读出了婚姻之外的童稚、童真与童趣。在蜂蜜单纯的认知世界里,没有大人感到的纷杂与困惑,有的只是简洁和率真——怀念童年!

读者:朱文昌

《亲爱的蜂蜜》当属本期冠军。作品把一个大人和孩子的友谊故事写得真切细腻,心理旁白感知在韵律般的语言空间中流动。馨怡的表述增强了作品的生命力。

读者:袁昕

我最喜欢《亲爱的蜂蜜》,仿若看到当代都市高楼大厦下毛茸茸的绿草坪一角,触感温暖柔软,甚至能闻到阳光的气味。全篇充盈着基于尊重的儿童视角,主角在孩童身上回溯童年,在一次次“冲突”中逐渐与“水龙头上的泡沫”和解,紧绷的内在也尝试着松弛下来,烦恼的人生大事都变得轻盈,也让读者得到沉浸式疗愈。

读者:陈谊军

推荐《智能时代》作为冠军作品。智能时代到底是便捷了社会和个人,还是为个人隐私打开更多的“天窗”?在智能时代下,人性到底是呈现了更多丑陋与复杂,还是透露了些许无奈和悲凉?我们不能拒绝这个时代的进步,也不可能置身于智能时代之外。唯一能够做的,用《智能时代》的角度以及类似的思考,打量我们的未来和内心。

读者:任雪姣

我推荐王昕朋的《北京旮旯》为本期冠军。作者讲述了张四这个来京务工的农村青年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灵活的头脑和诚实厚道的可贵品质,一步步获得群众的认可和尊重,最终融入北京这个繁华大都市的感人故事。同时,也折射出了北京这个正在经历着深化改革的城市的精神脉络和发展轨迹。全文以生动细腻的描写再现了“北京旮旯”,这个浓缩着大世界小社会的生存形态,其中的人情冷暖代表着北京普通市民阶层的行为与主张。而张四的生活则折射出农民工真实的生存现状、心理和生活的变化。从之前的破旧工棚到后来的整洁房屋,从之前的满足温饱到后来的多有结余,从之前的孤身一人到后来的娶妻生子,张四在北京完成了自己人生的精彩蜕变。

读者:胡其伟

心中的冠军作品是《北京旮旯》:作者着力于描写北京大都市的角落,为小人物立传。大都市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千千万万张四这样的农民工的付出,现实中他们与所在城市有很多冲突。几十年前我也曾是这支大军中的一员,这部作品读起来非常亲切。勤劳又善良的张四,不仅让我们感动,也值得我们学习。

读者:李凌

近日阅读了王昕朋的《北京旮旯》,引发了一些感触。我作为一名出生于北京,并成长于北京的地道本地人,从最初生活中外地人寥寥无几,到现在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外地同事和朋友,我们共同建设着北京这个超级大都市。微信里的朋友圈越来越庞大,它能瞬间把所有人的生活展示在我们的眼前。小关是我熟识的一家餐厅的服务员,2022年的第一场雪,我和老朋友从太庙拍雪景回来,到了北新桥的兰溪,也因此结识了内蒙古女孩小关。五月看到小关的朋友圈,她在餐厅不能堂食歇业的日子里,走上街头去做社区志愿者,还去参加了无偿献血。看到她的发文,我感慨万分,人和人的境界真是云泥之别,她写到“终于完成了心愿”。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位服务行业的外地年轻人的所为打动了我也感化了我。感谢这位无私奉献的小姑娘,以慈悲心做一个利他主义者,向小关致敬!向千千万万,共同生活在北京的外地建设者致敬,感谢你们背井离乡,把一颗热忱的心和充沛的精力交付与这座城市。愿每一位辛苦谋生的异乡人,都能安居乐业,实现自己人生的目标!

读者:陈军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读了《勃拉姆斯的克拉拉的舒曼》后,脑海中刹那间冒出《上邪》的句子。克拉拉和舒曼的爱情故事被冯八飞先生叙述得叶落花黄,荡气回肠。勃拉姆斯在恩师舒曼离世后,两年都住在克拉拉家,不顾流言地帮她照顾八个孩子。尽管舒曼已经不在了,即使是“如画像一样英俊”的勃拉姆斯也无法使克拉拉移情别恋。而勃拉姆斯则用离开克拉拉来作一次爱情的证明,可爱情并没有因为离开而消失。他只能把自己对克拉拉的爱从心底流泻到五线谱上,凭《德意志安魂曲》和四部交响曲走进了世界音乐史。这,就是爱情的伟大力量。盼望读到此文下篇。

读者:伊国华

我推荐刘琳的《此有高才筑华堂》。作家刘琳以北京人艺话剧为切入口,讲述了博物馆的故事。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研究、展演中华传统历史文化的公共场所,尤其是典藏的文物沉淀着中华民族深层的精神追求,更是讲述中国故事、解读中华文明的璀璨名片,成为向公众提供宣传教育和欣赏渠道的文化教育社会公共机构。作家通过历史与故事让话剧更加“鲜活”起来,达到了“让文物说话”的效果。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