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具有修志的优良传统,从古至今源远流长。《越绝书》、《华阳国志》、《大明一统志》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志书。志书是一个地方之信史,具有“存史、资政、教化”的意义。这一点在《典籍里的中国<越绝书>》中也有很好的体现。如何才能很好地发挥地方志的作用呢,《典籍里的中国<越绝书>》对我们也有所启示。
作为记载历史的志书,真实是它的生命。如果不真实,道听途说、胡编乱造,这样的志书没有任何作用和意义。《越绝书》号称地方志之始祖,是一本奇书。出土的清华简与之相印证,证明越绝书所记事件的真实性。可以想象,当年《越绝书》的历代编修者为了考证史实,付出巨大的艰辛和努力。作为现代的一名史志工作者,我们要充分认识史志事业的重要性,端正编史修志的态度,秉笔直书,严格取舍,务求真实。只有这样才能编修出一本好的志书,成就一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样的史志才能像《越绝书》一样流传下去。
当前,各地方正在编修党史。按照二十年修志的计划第三轮修志也即将开始。我们要增强作为史志工作者的自豪感和荣誉感,真实准确记录地方党史、地方历史。史志是用来阅读和查阅的,要让史志起到应有的共用。史志编修部门和史志工作者要积极宣传史志及其作用,向领导和相关部门赠送地方史志书籍,让他们了解当地历史发展脉络和具有的发展优势,便于他们准确把握地情,因地制宜、审时度势推动当地发展。要协同宣传、文旅等部门,做好红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普查,摸清家底。积极争取,通过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打造出党史、地方志具有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历史教育基地,夯实“以文化人”的基础,通过参观见学、实地研学等方式,更好发挥教化育人作用。
早年修志时曾写一首《七律·修志(新韵)》,反映了修志的艰辛和对编修地方志工作的热爱。“提笔轻松下笔难,悠悠往事浩如烟。删留认辨勘真伪,轻重斟酌取简繁。皓首朝朝还暮暮,焦心月月复年年,眼中常有子长泪,无韵离骚万古传。”在此录之,以为自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