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亥姆寺看桃花

时间:2023/11/9 作者: 星星·散文诗 热度: 22166
蒲永天(甘肃)

  春天悄然到来,天气转暖,周围写作的朋友们早就待不住了,开始吆喝着外出。哪里有花开,哪里就有我们的脚步。亥姆寺的桃花开了,是否有兴趣去看看?我立即痛快地答应朋友:去!

  亥姆寺在邻县的一个小山上,离我们临洮县城不远。几年前去过一次,和三五朋友带着孩子满怀兴致而去,可到达时发现满山桃花大多已开败了,只有稀稀拉拉的一些还悬在枝头,好像特意等待着我们这群热心人。我们来迟了,但一群写作者挤在残花前,三三两两合影拍照,顿添热闹,乐在其中。我们中年龄大的已过花甲,年龄小的刚过而立之年,还夹杂着一些懵懂小孩,却也打成一片,呼来唤去,嬉戏打闹,没有隔阂,互相欣赏,彼此友好。那年,那桃花败落的小山上,一群写作者有如一群鸟雀振翅聒噪、简单快乐。

  亥姆寺历史悠久。那次看罢寺前桃花,众人嚷着要去寺后探幽。于是,大家扶老携幼,沿着寺后一条狭窄的小路向前探寻,只见半空悬崖压在头顶,脚下便是不知深浅的山涧。峰回路转,忽在悬崖之下,出现一片开阔地,但见古松耸立,灌木丛生,杂草茂盛,期间赫然出现了亥姆寺依稀可辨的旧址。大人小孩便莫名地欢呼雀跃,徘徊旧址,不忍离去。

  如今再去,像赴桃花之约一般,有种了却心愿的感觉。我们呼朋引伴地出行,很是叫人期盼。终于,我们出发了,但仅有五个人,我和妻子、女儿一辆车,安生和举民一辆车,向亥姆寺出发。一路上安静极了,一切事物都还在沉睡,我们隐隐担心桃花未开。通向亥姆寺的路两边的桃花还蜷缩在暗红色的花苞中,不见绽放的模样。

  安生的车在前面,开得极快,七拐八扭后,早不见踪影了。我们将车停在亥姆寺前的空地上,四处张望,不见桃花开放,也不见安生他们。走下新修陡峭台阶,才见他们迎面上来。举民说那边有棵桃树开得正好。大家又涌过去看,那棵老桃树树干从中间开裂,枝条横斜、交错,其上朵朵桃花灼灼绽放。你可以想象老树开花那动人的场景,如同从地面上蹿起的火焰,照亮我们,温暖我们。

  站在高处,我感慨万千。这真是宿命一般的差错,一次来迟了,一次来早了。此刻,眼前的亥姆寺正沉浸梦幻之中,静待满山暗红色的花蕾,豁然爆裂开来。再访桃花而不遇。好在看花的那份心情依然美好,依然强烈。我想,那一树老桃花对于写作者就是最好的遇见,何必漫山遍野。

  返回时,我们沿途邂逅几株半开的桃树,一路停停走走,一路慢慢下山。而安生和举民早就一路奔下山去。他们显然有些未尽兴,索性丢下我们不管,直接返回了。我觉得带着孩子出来,呼吸一下异地的空气,看看亥姆寺以及那些开放的未开放的桃花,在心间留些许期待,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正是这样,多少年来,身居小城的一群写作者,追着季节,追着时间,东奔西走,看洮河,访岳麓,走秦长城,探马家窑……在陇中大地上,我们乐此不疲。我们舍远而就近,陇中山水紧贴心灵,用心书写,发现秘密,这大约就是一群写作者最大愿望了。这就是诗歌,就在我们一次次奔向桃花杏花梨花之约途中,就在我们无止尽的奔赴之间。

  写这篇短文时离再访亥姆寺桃花又过去了几天,听说安生、举民心有不甘,又去亥姆寺看桃花了。这次,一定是满山的无尽的灿烂。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