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上高村记忆(三首)

时间:2023/11/9 作者: 星星·散文诗 热度: 9294
郑德宏

剃头匠郑玉清——怀念祖父

像一个悠游卒,飘忽于上高桥一带。

  剃头匠郑玉清,手中舞动着青光——那兵器,

  与死亡失之毫厘,它取走的是人头上腐败的

  枯枝和落叶。民国38年,剃头匠郑玉清,

  背着一个黑亮的木箱子,顺着立新渠,

  向东边,飘移。那箱子里装的不是碎银,

  而是贫穷,和贫穷里捱过一家五口人的营生。

  现在,他要去立新渠最东边的湘沟湾,

  为教书先生吴继峰剃一个标准的“中分”,再到高峰渠,

  把张屠夫顶上的油腻和杂草,清除;然后折回

  上高桥,买一颗麻糖和一包葵花子。他已经看到了,

  家里的三个孩子——我的父亲与两个姑姑,

  眼里飘出的火焰。这时,有风在泡桐树叶上

  走动,仿佛剃头匠郑玉清手中的剪子

  咔嚓咔嚓发出的响声……

  整个夏天,他的脚步就轻快起来。

立新渠

立新渠——一条小溪,抑或一条河流

  它的两岸,居住着庄稼、牲畜和上高村人民。

  处长江南,洞庭湖西;长2.5公里,宽15米,东西向。

  立新渠的乳汁,经上高桥挤入3000亩良田的嘴巴。

  夺走过母亲的儿女,

  也被儿女们认作母亲。

  立新渠,河水清澈。常年泡在水里的男人,

  让女人时不时迷失方向。

  1981年,我和国炎在河里扎猛子

  小莲坐在岸上看,风吹乱她的头发,小莲咯咯咯地笑。

1982,瑞雪兆丰年图

1982,大雪

  祖母抱着炉火,望着门外的雪

  出神。她的脸庞,

  安详,柔和,仿佛

  只有这雪,

  才能与她内心的干净媲美。

  我们在禾场堆雪人,打雪仗

  ——雪碉堡、雪坦克、通红的小手、呼出的热气、惊飞的麻雀……

  瑞雪兆丰年。

  真实的场景是:屋后,一行脚印

  通向菜地。一个女人,刨着白菜顶着的雪。

  她撅起的肥大的屁股——朝着天空的生育的图腾。

  更远处,白皑皑的田野上,

  父亲晃悠着。这个歇不住的男人

  晌午时分回来,

  手里提着一只野兔。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