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绝非是危言耸听,有生物学家统计,进入二十一世纪,绿孔雀作为大巨珍禽,在全球范围内仅仅剩下5000只左右,而且极有可能在十至二十年内在地球上消失!
2018年秋黄满地时,绿孔雀濒危预警的消息同时冲击着两个野生动物学者的心房。一位是西南林学院的生物学教授韩联宪,另一位是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的研究员杨晓君。
他们两人虽在两个单位工作,但工作的内容却很相似,都是以野生动物保护为核心。而且,都对鸟类深感兴趣,对绿孔雀进行了多年的跟踪研究。因为两人都是云南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班子成员,协会活动经常聚到一起,所以不只是同行,还成了朋友。不同的一点是,韩联宪得从事教学,工作主战场在三尺讲台,外出调研考察的机会,相对于杨晓君要少些,对面上绿孔雀真实的生存状态了解也要少些。
韩联宪研究绿孔雀也有三十来年了。但绿孔雀怕人,栖息地很隐蔽,只要一有动静就逃得无踪。所以,到现在绿孔雀在他眼里还是很神秘。追踪绿孔雀也几十次了,并没近距离见到过绿孔雀。2002年,当他闻知地处保山市怒江边的一个林场发现了绿孔雀,向校领导请了假就赶去了,跟着向导一身汗一身泥,爬了好些山,过了好些谷,终于见到了远处树上的绿孔雀,也听到绿孔雀的怪异的鸣叫声,可惜,还没接近,还没看清,就被绿孔雀发现,绿孔雀离开了树,向谷底滑翔而去,没能追上,赶路千里,只落得一场空。因为找不到原生的绿孔雀,他了解的绿孔雀的方式,除了文字资料,就是照片,而那些照片,大都是国外杂志刊登。不能了解绿孔雀,要相保护绿孔雀真的太难了。
韩联宪想着绿孔雀有可能在他有生之年就消失,心里阵阵难受。他忍不住给杨晓君拨通了电话,把自己的担心和焦虑讲了出来。
杨晓君好像没有他悲观,杨晓君说:“国外的绿孔雀很少没被发现,好像销声匿迹了。弄不好,也许真会玩完。中国绿孔雀可是国宝,林业部门早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再加上像我们这样的科研机构尽一切可能配合,或许不仅不会灭种,种群和数量还会扩增。时机合适,我们一起到楚雄的双柏县到哀牢山上看一看那里的绿孔雀,你就可能放心了。”
韩联宪说:“我心里急啊。我总对学生说,物种灭绝在我们这个时代,是我们的罪过。绿孔雀是国宝,没了,没人问我的责,我的自责也让我难安啊。你可别为安慰我而哄我。”
楊晓君说:“在昆明野生动物研究所,保护绿孔雀就是我的主要工作职责。我哪敢哄你。”
杨晓君是研究绿孔雀资深专业人士之一。
1996年,所里组织了对云南境内的绿孔雀进行实地调查。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杨晓君和队友们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查访了很多群众报告的绿孔雀栖息地。在普洱市的景谷县热带丛里总算第一次见到了绿孔雀。
那次调查的结果,是令人担忧的。蒙自、金平、绿春三个县的绿孔雀已经绝迹了。其他地方有报告记录的绿孔雀栖息地,有不少也消失了。绿孔雀濒危的情景,让他有撕心裂肺的痛感。
那次调研结束,所里总结,大家得到的唯一安慰是楚雄州报告,双柏县哀牢山中红河水系的绿汁江畔发现的绿孔雀有280只。这一数字,相当于中国绿孔雀的一半。因为没有照片、录像,只有观察文字说明,也许难以精准统计,但楚雄州的绿孔雀栖息地不降反增是事实,种群数确实大量存在也是事实。而更让杨晓君高兴的是楚雄州的林业部门对绿孔雀重视的程度高于其他地市。这也许是一个好的信号,也许楚雄州地界的绿孔雀会得到更好的保护。但愿是这样。有幸的是,杨晓君的这个愿望,后来成真了。
2005年初,传来了好消息:楚雄州为保护绿孔雀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在双柏县哀牢山下的嘉镇划定自然保护区,设立了恐龙河自然保护区管理所,配备了3个事业编人员从事管护工作。从这时起,国宝绿孔雀总算有专门的机构专职的人员来监护管理了。杨晓君觉得自己的愿望成了现实。
2013年,为让绿孔雀得到更好保护,楚雄州把恐龙河自然保护区管理所升格为管理局。行政事业编制增加了10倍,精选了一批学历高的年轻干部到管理局工作。聘请了140名当地农民做巡护员,管理森林,监测保护绿孔雀。
杨晓君很快获知,恐龙河自然保护区由所升格为局,皆是为了保护绿孔雀,楚雄州政府有一个意愿就是利用现有的绿孔雀优势资源,打造中国的绿孔雀之乡。虽然楚雄州要成为绿孔雀之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杨晓君还是被其魄力感动了。
2014年6月,昆明动物研究所再次对中国绿孔雀进行了调研。情况不乐观。五年间,云南的绿孔雀公布点,已经由34个县、市,减少到了11个县、市。而绿孔雀栖息地仅剩下14个。更为让人担心的是这14个栖息点,还不稳定,有的随时都可能消失。在这种情况下,恐龙河自然保护区的绿孔雀就成了中国绿孔雀的保护并增扩的最大希望。
2014年7月,恐龙河自然保护区列入了云南省省级小种群物种拯救——双柏恐龙河州级自然保护区绿孔雀保护项目。此项目确定了恐龙河自然保护区在拯救中国绿孔雀行动中的地位。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大学、西南林学院,省林业局、省环保局成为楚雄州绿孔雀保护的联盟单位,共同实施对楚雄绿孔雀的科研和保护。
2014年的秋季,昆明动物所派出专业技术人员抵达恐龙河自然保护区,与管理局人员对绿孔雀保护的科研工作进行商讨,并指导管理局安装大批红外线照相机,对绿孔雀进行监测拍摄。从那个时候起,绿孔雀的栖息地,出没的河岸、林地,村边觅食点,人工供水点,人工供食点,以及绿孔雀可能出现的其他场所,都有了视屏监测,并有了机会拍摄照片和录制视屏。
从此开始,中国绿孔雀有了大量的纪实照片、录像。
保护区内不仅绿孔雀生活稳定,而且生存环境显著改善。种群数在明显增加,总量增加也从影像上就能查验出来。单蘑江湾一个绿孔雀种群就有成鸟29只,雏鸟27只。杨晓君第一次目睹时,激动得差点叫出声。
2021年,云南境内怒江流域、澜沧江流域的绿孔雀栖息地已经很难再发现绿孔雀了。中国境内的绿孔雀似乎只存在红河流域,而在这一区域内,又以恐龙河自然保护区和双柏县境内的绿汁江为最具代表性的核心区域。此时,中国的绿孔雀数量已经不足500只。拯救中国绿孔雀,比拯救滇金丝猴和藏羚羊还紧迫了。
2021年10月9日,云南省政府新闻发布,绿孔雀种群已经由2017年不足500只,恢复到550只到600只。而增量都来自楚雄的双柏县。为把楚雄建成中国绿孔雀之乡,楚雄不遗余力。绿孔雀保护区内,单是退耕还林就达2.4万亩;除了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绿孔雀保护制度,坚持不懈地宣传野生动物,特别的绿孔雀的保护,提高爱护保护意识,还科学规划,在绿孔雀栖息地附近建立了人工水源地、食源地,让绿孔雀的生存条件得到极大优化……绿孔雀实现了与人的和谐相处。绿孔雀得到最好的爱护。
2022年4月25日,楚雄州人民政府宣布楚雄正式成为“中国·楚雄绿孔雀之乡”。杨丽萍应邀参加了启动仪式,而杨晓君和韩联宪不仅参加了启动仪式,还参加随后举办的中国绿孔雀保护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这个会上,杨晓君宣布,他率领的科研团队,经历两年的科研实践,突破了重大难题。人工孵化出的绿孔雀,今后人工生产和饲养绿孔雀已经扫清障碍。楚雄将成为人工繁殖绿孔雀的试验区核心区,绿孔雀不仅不会在中国消亡,还有可能像蓝孔雀那样遍地开花。
韩联宪真乐了。想不到经历千年沧桑的绿孔雀从北方流落南方,最终的归宿在云南的楚雄,在这儿绿孔雀会壮大,会有一个真正的牢不可破的温暖的家。
责任编辑:张永祥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