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左脚舞之风韵,滋润浸渍的共和沃土之上,有新筑之園林式风情小镇“彝和园”。栖居于这美丽园林,宛如置身锦绣中。团结和谐、开拓奋进的各族人民,眼角眉梢间荡漾着的都是笑靥盈盈,洋溢着步入小康幸福生活的喜悦。
这座新世纪崛起的园林,进园的大门上,“文明 ?和谐”的门楣题字彰显着彝和园古老而又现代的风韵,承载着中国“彝族左脚舞故乡”悠久的历史,把彝族的传统文化,镶入每一块柱石、方砖、瓦当,以及一幢楼、一座桥、一泓碧水,青石板的街道,飞檐翘角的亭,粉墙黛瓦的房舍,精雕细琢,古朴雅致。幽深的茅州府衙大门对面,铺展开建筑风格别具一格的古戏台。古装的戏台建在湖水之上,在水一方,古韵悠然。寻常日子里,每当灯火斓珊的夜晚,群众性唱左脚调跳左脚舞、彝剧花灯歌舞表演以及各种民族文化主题活动,无论秋冬与春夏,丝竹弦乐之声不绝于耳;尤其是一年一度的三月会上,来自县内外四面八方的各族各届群众,如潮水般汇集在茅州府衙前宽敞的彝族文化广场上。欢欣喜悦的人们,穿着花枝招展的服装,弹着团团的龙头八方弦子,手拉着手肩并着肩跳起团团的舞蹈,跺脚、抬腿、甩脚、合脚,忽而甩手闪腰,忽而蹉脚对脚,“狗撵羊”“八脚穿花”……舞步粗旷奔放;《高山头上茶花开》《阿哥阿妹跳脚来》《哪呢等?小康路上等》……歌调一曲又一曲,舞圈一圈又一圈,男人们龙头弦子上和女子们黑色头帕上点缀着的七彩绒球也随着歌调舞步而跳跃。彝绣大赛、左脚舞大赛、猜拳大赛、爬油杆大赛以及各种彝弦制作、油腐乳制作、铜炊锅制作、力石酒酿制等非遗传承展演,也在这里次第登场。一时间,彝海踏歌的韵律,宛若天籁,飘渺空灵,欢快激越,歌声舞韵此起彼伏。弦音响铮铮,歌调颤悠悠,激情飞扬温馨又浪漫,欢乐如潮涌,把寂寞、困顿、忧烦踩在脚下,让回肠荡气的歌声,融化劳累与迷茫,让流光溢彩的霓虹,闪耀美好与幸福。
左脚舞城彝和园,园林之中花团锦蔟,一个个矗立的奇石,镶嵌在一片片茵茵的碧草间。潺潺的小溪流淌着一个个传说故事:凤屯雅苑、天台望月、军屯故事、共和传说……亭台楼阁、花木扶疏,小桥流水、碧波荡漾……一幅幅优美的画卷,在丽日阳晖下,次第舒展开来;静谧的葫芦海,闪烁着粼粼的波光。伫立定远桥上,远眺迤南的福禄桥上人来车往,倒映碧水之中的五孔桥洞宛若玉带,辉映如画;四顾园中,放眼眺望古色古香的建筑,曲桥倒映、垂柳依依,辉映着钟灵毓秀的风情小镇。四合院、五天井、转角楼,景观亭、食天乐、和缘居……缤纷多彩的彝族彩绘、彝族图腾彰显出古镇特有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一幢幢鳞次栉比的瓦舍,构筑起一座民族歌舞城。草木葳蕤,鲜花蔟拥,葱郁的绿意渐次延伸,醉人的芬芳暗香弥漫,静好的岁月于无声处,古意悠然的美景魅力四溢。
风情彝寨,万种风情。共和胜景,和顺共和。和缘佳苑,佳苑和园。踯躅在宽敞的青石板大街上,看那长街短巷里店铺林立,三月风情街、六月火把街、彝绣一条街、匠人一条街、特色饮食街,园中建筑物的墙画上彩绘有牟定化佛山、白马山、庆丰湖、文庙大成门、江坡大石门等“牟定八景”,街两旁悬挂着牌匾、旗幡、楹联,点缀着和顺吉祥的大红灯笼,驻足凝视,就恍似走进了明清古镇,青石板铺成的街道两旁,明清式建筑呈现出深厚素朴的古意,透出浓厚的彝乡风韵;园里店铺林立,客栈、绣店、民间工艺店数不胜数,一缕缕暖暖的阳光洒进雕花的精致木格子花窗,斑驳柔和的光影透出古朴深邃的韵味。彝弦工艺店传扬着阵阵琴音,彝族刺绣坊民族服饰琳琅满目,浓浓的彝乡风情,散发出浓郁的彝风彝韵,呈现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彝和园文化旅游小镇,现已形成集传统左脚舞、牟定腐乳、彝族刺绣、彝族民俗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交融,休闲、人居、旅游、餐饮、营销特色为一体的小镇。彝绣一条街仅彝绣商家就有数十户,绣娘多达上百人,彝绣产业快速发展,彝绣产品从原有的彝族传统服饰已发展到鞋帽、挎包、车内饰品、工艺礼品等上百种产品,线上线下营销的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深圳、昆明以及省内外各地,彝绣年产值达1500多万元,带动了全县6000多名妇女就业和增收,助推了全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徜徉在彝和园中,一步一景,景随步移,醇厚隽永的彝山风情和多姿多彩的美好景致在此汇聚。蕴涵着秀美朴素的意韵,彰显着生态人文的美,无处不漫溢着和谐的春潮。这中国“彝族左脚舞的故乡”悄然崛起的特色旅游小镇彝和园,现已是国家三A级旅游景区。传统而又现代的彝和园,是滇中崛起的一座文化园、山水园、风情园。各族人民在这乐土诗意栖居,共享盛世的欢乐。
责任编辑:余继聪
赞(0)
最新评论